周倜 2022-08-30 20:12:5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朱璠
绿茵场上,足球小子“足下生风”;舞蹈教室里,可爱少女翩翩起舞;音乐排练室内,小小少年放声高歌……8月29日,开学第一天,长沙市砂子塘新世界小学的“三点半”课后服务又恢复了昔日的活力,校园里生机勃勃。
自2020年春季开启课后服务至今,长沙市砂子塘新世界小学已将“三点半”时光打造成一张耀眼的名片。
扩大“参与度”,满足不同孩子发展需求
“今年我想学着打篮球”“上学期我的绘画水平进步了不少,新学期接着加油”“这个学期我还想参与烘焙课”……8月29日,谈及新学期的新愿望,该校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
积极参与学校的“三点半”课后服务,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共识”。每到这个时段,他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充电”、发展特长。
“我们始终认为,课后服务不是简单的‘课后看护’,其课程建设要立足‘五育并进’,凸显陶冶心性,更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得到较为专业的培养,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该校校长徐静给出自己的理解。
本着“安全看护为首,作业巩固为先,兴趣发展为主,活动育人为优”的宗旨,该校“三点半”课程主要分为基础性课程(作业辅导)和自主性课程(真美社团)。其中,作业辅导以班级为单位,在本班教室;社团课程则是学生根据需求,在综合教室混班走班学习,已涵盖羽毛球、足球、击剑、舞蹈、合唱、国画、烘焙、英语达人秀、阅读进阶、小记者、非遗等近30余个特色课程。
如何兼顾学生学业与兴趣,学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据悉,学校“三点半”课程主要分为“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及延时时间”。前者主要安排课业辅导,落实教师答疑辅导等,后者则主要安排特长发展或体育锻炼。
“反响很好,效果也显著!”徐静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中有92%以上可以完成作业,艺体课程占“三点半”课后服务课时量50%以上,极大满足了孩子们不出校园就能选择丰富艺术训练的需求。
提升“美誉度”,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
“老师经常会在微信群里为我们讲解课后服务的内容,同时也对家长该如何做好配合提供指导,十分受益!”在该校三年级学生家长张明看来,落实“双减”下的“三点半”课后服务,家长也必须使出一臂之力。
通过家长会、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进行宣传讲解;发放“学校课后服务告家长书”,开设阳光服务“三点半”专线……该校采取多种办法,更好地引导家长了解课后服务“为什么做、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怎么管、怎么评”等系列问题。“只有家长充分了解了学校课程与政策,才能与教师更好地配合,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徐静说。
课后服务的“主战场”在校园,因此,加大对学校工作的管理,必不可少。
早在2020年拟定“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方案时,该校就明确了清晰思路。两年来,学校三次修订“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完善“三点半”课后服务经费发放制度,把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在日常工作中,该校不仅制定详细的课后服务方案,完善考评制度,更每天由值日行政和年级行政进行“双考核”巡查。教学部门每周进行课后服务课时数核对,及时公示每位教师服务工作量。此外,每月坚持对学生、家长发放满意度测评问卷,及时反馈三点半课堂的优点与不足,及时改进,以此严把课后服务质量关。
“课后服务实施得好,则皆大欢喜、多方受益;反之就有可能怨声载道、难以推进。所以,在实施当中,需要不断反思与修正。”徐静表示,将持续深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在严防变相补课、避免学生疲惫、控制教师负担、用好社会资源等方面不断探索,推动“三点半”时光更有效助力孩子成长。
(一审:周倜;二审:刘文韬;三审:杨又华)
责编:5362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