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 2022-08-28 10:27:28
苗鼓表演动作丰富,生动活泼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田华
说起打猴儿鼓,时节海眼睛快速左右转动,肩膀有节奏上下耸动,样子像极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如果他面前有一面鼓,似乎下一秒就要酣畅淋漓地打上一场。
8月24日上午10点半,吉首市德夯风景名胜区,景区的第一场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时节海却不慌不忙“偷起了懒”。他说,要给年轻人多点机会。
时节海算得上是景区艺术团的“老人”,他从19岁进入艺术团,至今已经有17个年头。17年间,德夯的公路从水泥路变成柏油路,停车场、观光车等基础设施也日渐完善,特别是矮寨大桥通车,张吉怀高铁开通,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在时节海心中,德夯很美,云雾萦绕时就像仙境一样。
可能是因为有“仙气”的滋养,所以很难在36岁的时节海脸上看到岁月的痕迹。特别是一头黑发配上厚厚的齐刘海,再加上活泼外向爱闹腾的性格,不仅让他有几分青春永在的感觉,也让德夯有了些许无惧时光的意味。
时节海从小与苗鼓结缘。他家祖辈以制作苗鼓为生,所在的矮寨镇人人爱苗鼓,德夯村苗鼓文化更是浓厚。20世纪80年代,德夯村就开始发展旅游业,他们组建苗鼓队,开展苗鼓表演,将苗鼓打造成了德夯的文化品牌,获得了“天下鼓乡”的美誉。
对于苗族人而言,苗鼓早已经融入了血液。苗族长期居于西南山区,在与外来势力的争斗和反抗封建朝廷压迫的过程中,苗族人以苗鼓为号,号召与激励民众。苗鼓不仅蕴含了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更是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苗族的精神象征。
苗鼓声中长大的时节海活泼好动,中学时加入舞蹈队,唱歌、跳舞等技能学了不少。14岁那年,民间艺人石惠云来矮寨开班收徒,传授苗鼓技艺,时节海就加入了苗鼓队。没想到,拿起鼓槌的时节海就再没有放下。
回想第一次上台表演苗鼓,时节海说:“就在矮寨镇,不记得是什么活动,只记得很多人。”他偏过头来,坦诚地说,“紧张啊,怕打不好。”随即又笑着说:“现在不怕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城市我都去打过鼓,最远的还去过俄罗斯。现在去哪里打都不会紧张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时节海说:“我开始打苗鼓时,就是练基本功。”他从犁田、挖土、种地、插秧等生产劳动动作,推磨、洗菜等日常生活动作,以及武功拳术和动物动作中学习,将武术、舞蹈等动作融入苗鼓,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14岁学习苗鼓,19岁进德夯风景名胜区艺术团,现在的他已经是第三代猴儿鼓王,国家级非遗项目湘西苗族鼓舞州级传承人。用时节海的话说——苗鼓已经成为他的生命。
时节海拿出手机,找出了他获得“鼓王”时的视频。视频中,他扮成一只灵猴,从鼓后一跃而出,试探着敲起苗鼓,起初是害怕,后来是欣喜,最后越来越激昂澎湃,面部表情也随着鼓点不断变化,似乎真的是一只闯入人间的调皮野猴子。
这几年,短视频平台兴起,时节海也把自己打鼓的视频放在网上,获得了十几万粉丝的关注。除了打鼓,他还把矮寨的景色、苗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拍成短视频,在网上讲起了苗族的故事。
“很多粉丝在平台私信我,要来看我打苗鼓,要我给他们当导游。” 时节海说,他现在又学了上刀山、下火海等巫傩绝技,既要在艺术团表演,又要忙着拍摄各种宣传片,忙得不亦乐乎。
“再过些年,退休了,就去各个村子住上十天半个月,给想学苗鼓的乡亲传授苗鼓。”忙碌之余,时节海对如何传承自己最热爱的苗鼓技艺,也有着长远考虑与规划。
责编:莫成
来源:团结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