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9-08 10:43:24
杨燕 蒲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办好学前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办好顺应人民群众需要的学前教育,既是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的题中之义。伴随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前教育需求也更加多样。在此背景下,立足现代化教育理念,依托现代化手段路径,致力现代化人才培养,以“共联、共识、共育、共管”等举措建设以幼儿园教育为主阵地、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协同共育新格局,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需要,也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共联为介,搭建家园社共育智能化的平台桥梁
共联指向家庭、幼儿园之间感情、信息、专业的互联互通,它是实现有效共育的基本条件。受时间、空间、个人规划等因素影响,让家长或社会单位时刻投入幼教一线是不现实的,但在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今天,运用现代化技术实现跨越时空的共联已然可行,而线下的面谈、家访等传统共联方式优势依然显著。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让家庭、幼儿园、社会单位等教育主体得以时刻关注幼儿发展动态,及时有效沟通,便捷参与教育与教研活动,为形成共育合力、保持共育动力、反馈共育信息创造了极大的便利。
共识为基,构筑家园社共育科学化的观念长城
现代化家、园、社教育共识包含肯定幼儿的尊严、人格与主观能动性的儿童教育理念。共识的建立是基于共联平台的政府主导、园所组织、家长参与和社会支持。政府主导建立共育协调领导机制,在制度上奠定科学共识;园所组织家长学校、家长社团、家访、园所开放日等家园社交流活动,提供教育指导服务,在实践上驱动科学共识;家长积极配合、参与活动,注重自我素养提升,坚持言传身教,在个体中体悟科学共识;社会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开展支持性服务,定期开展或合作、辅助其他主体开展教育科普、合作交流活动,在环境中渗透科学共识。共识的建立帮助家、园、社建立了一致的教育目标,极大增强育人意识,提升教育能力,促进共育合力的形成。
(2022年4月,在湖南省军区幼儿园,相关园所联合开展“衔接无缝,教育无痕”共研活动。)
共育为要,构筑家园社共育优质化的核心砥柱
现代化共育基于科学一致的教育共识,以幼儿发展需求为根本导向,家、园、社协同合作,产生“1+1+1>3”的“合力效应”。共育活动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体系化共育,即常态化开展的系统性共育活动,如幼小科学衔接系列活动等。二是随机性共育,与时令、事件等随机性因素相关的共育活动,如防溺水教育活动,暑假前夕教育部门颁布专项文件,家庭、幼儿园开展专题学习,社会单位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三是个性化共育,即以个别幼儿或家庭需求为出发点开展的共育活动,如专家教育咨询会、家长心理辅导等。不管是哪一种共育类型,家、园、社都需在协同合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整合,保障共育目标的良好达成。
共管为策,结实家园社共育民主化的管理联盟
共管指家庭、社区广泛参与到幼儿园管理中,是其他教育主体深入园所场域,开展民主管理的重要策略。现代化共管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自主性的管理理念。开放园所大门,突破主体界限,鼓励家庭、社区随时参与管理活动,树立“我园我管,既管则优”的共管意识。二是科学性的管理制度,实行专项小组扁平化管理模式,成立多个共管小组,以小组成员带动全体家长和社区人员参与。三是支持性的管理平台,家园社主体对现代技术的运用能力不断提高,可开发网络直播、AR沉浸观察等多样化共管形式,实现线上线下灵活管理。四是全面性的管理内容,一日生活保教、大型主题活动、餐饮后勤安保等动态皆是管理内容。现代化共管是深层次家、园、社共育协同融合的体系,以管理的闭环形成学前教育良好的互动,能够有效巩固共联、共识、共育的成果,促进现代化共育不断优化。
[作者单位:湖南省军区幼儿园,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一般课题“新时代家园共育现代化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XJKCJC010)]
一审:杨兴东 二审:易博文 三审:王礼生
责编:杨兴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