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9-28 09:59:37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谢扬烁 通讯员 何冠俭 黄义亮 田建新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9月26日,汝城县沙洲芙蓉学校,在教师李亚东带领下,学生们纵情抒发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是汝城县教育系统革新思政教育方式,推动思政教育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汝城县教育局以创建“‘思政·立德教育’巡讲”、多形式开展思政活动等方式,确保思政教育在汝城县落地生根。
“巡讲”让思政活起来
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一门关键课程。为扩大思政课堂的影响力,发挥思政课堂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汝城县教育局推动“思政·立德教育”巡讲小组成立,选取县内知名、有经验的思政教师加入小组,在学校内巡讲思政课。
“相比于传统思政课堂,巡讲形式更有感染力和影响力,不仅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社会效应也是出奇的好。”今年,在全县中小学生思政教育巡讲工作座谈会上,汝城县第七中学党支部书记黄房生的发言,引起全场共鸣。
黄房生的每次演讲总能在现场引发阵阵掌声,深受广大师生欢迎,他也成为了被竞相邀请的巡讲专家。“原本,我一学期只计划讲4场,后来应各校强烈邀请,相继到马桥学校、井坡学校、县四中等地宣讲了15场。”黄房生说。
在不断的巡讲中,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也不断提升。
▲学生在思政课上集体宣誓
在汝城县第一中学,作为汝城县“思政·立德教育”巡讲小组的一员,校长叶优良的思政课也很受学生欢迎。9月26日,叶优良以“做个有情人”为主题,结合钟南山院士的抗疫故事,再辅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形态,整堂思政课活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思政课应当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和老师共同思考,不然一切都是空谈。”叶优良说,他的课堂善用正能量故事作为切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更易于接受,也提高了思政课堂效率。
“这种思政教学很容易接受,让我们感觉听思政课是一种享受。”学生黄婧薇说,自己的父母在医院工作,他们曾在彻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校长讲的内容十分接地气,也让自己明白了父母工作的不易。
多形式开展思政活动
“孩子们,咱们沙洲村内有一座桥梁,就是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现在这座桥名叫红军桥。”9月26日,沙洲芙蓉学校教师李亚东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们讲述发生在这片沃土的红色历史。
精彩的课堂演绎,背后是汝城县对本土红色文化的深入挖掘。李亚东告诉记者,基于本土红色故事进行红色文化宣讲更有难度。“在之前,关于汝城县的红色故事并没有系统的文字资料。”
为此,汝城县选录了25个有代表性的红色人物故事,编印了汝城县中小学红色教育读本《血脉》3万册,免费发到各中小学校作为循环教材使用。
做活“红色文章”的传承,是汝城县教育局推动思政课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汝城县教育局充分利用“半条被子”发源地、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群等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
9月26日下午,在沙洲村“半条被子”景区里,伴随着清脆的童声,红军如何夜宿徐解秀老人家,又如何剪给老人半条被子……众多红色故事从一名小女孩口中娓娓道来。这名负责向游人宣讲的讲解员,正是来自沙洲芙蓉学校的学生朱子优。
“随着‘半条被子’陈列馆被认定为红色教育基地,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孩子们对本土红色文化的兴趣与喜爱,朱子优就是其中一员。”李亚东告诉记者,为推动“半条被子”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学校还专门组织孩子们实地参观“半条被子”陈列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发生在家门口的红色事迹。
“对我来说,每一次讲解,都是一次新的成长。”朱子优说,“半条被子”陈列馆建成后,自己报名参加了“小小讲解员”选拔,凭借在学校学习的红色故事,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半条被子”陈列馆的“小小讲解员”。
“目前已经创建了6个县级红色教育基地,1个市级红色教育基地。接下来,我们将积极申报创建省级红色教育基地。”汝城县教育局局长欧阳伟立说,除了创建红色教育基地外,汝城县还印发了《关于组织我县中小学生赴沙洲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的建议》,精心选择研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了以“观好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动。同时,要求各校着力做到用好红色教材,讲好红色故事,出好红色专栏,培好红色小讲解员,观好红色基地,让师生熟知红色文化,培养爱国情操,确保思政教育不流形式、不走过场。
责编:陈洁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