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尚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0-10 20:50:4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尚武
(陶优生在田间观察试种新材料抗高温性能。通讯员 摄)
国庆过后,天气转凉,大雁南飞。陶优生也收拾行囊,即将“飞”往海南陵水,开展水稻南繁工作。
作为年轻一代杂交水稻育种专家,陶优生一年的“候鸟”轨迹是这样的:每年10月底至来年4月初,在海南基地南繁育种;4月中旬至10月,会在云南保山与长沙之间来回“飞”,参与近万个育种材料的播种、插秧、优化改造、田间管理等。
“候鸟”之路是如此艰辛。3岁的女儿见到他,如同陌生人一样,不敢亲近。但每当带着希望的种子回归,能为种子“芯片”攻关尽一分力,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陶优生说,干了这一行,就要牢记袁隆平院士的话,做一粒好种子。
板凳坐得十年冷——选育的“津S”不育系表现良好
2013年,陶优生从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进入金健种业科研团队,在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王建龙带领下,开展杂交水稻育种工作。
“刚开始时,对候鸟式的育种有些不适应。”陶优生说,海南陵水属热带地区,蚊虫叮咬令人难受,插秧的时候会碰到蛇,还有又粗又长吸血的蚂蟥。与泥土为伴,天天在田间观看、对照、记录、筛选,有时想找个人说说话都难。春节假期,也要和种子相守,生活十分单调。
慢慢地,陶优生终于适应了育种工作。在海南这个“天然温室”,水稻冬季也能生长,一年可繁育二到三代水稻,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从2015年起,陶优生主要担当两系不育系的选育工作。
“杂交水稻高产与优质不矛盾。”围绕这一课题,金健种业科研团队开展杂交稻优质化难题攻关。王建龙提出,培育高档优质杂交稻,不仅父本要优质材料,母本同样要优质材料。
按照这一技术路线,陶优生和团队其他成员精心筛选,以“深08S”为母本、“Y58S/桃农1B”作父本,培育出高产优质中稻两系不育系“津S”。
通过在南方中稻区多点试验,“津S”组合表现突出:单季亩产逾700公斤,米质达到国家二等优质米标准,抗倒伏、抗白叶枯病。
2019年,“津S”通过湖南省鉴定,其组合进入国家区试。今年底,“津S”系列品种可望通过国家审定,在南方中稻区大面积推广。
功夫不负苦心人——杂交稻低镉品种选育获突破
(陶优生在基地观测低镉品种“安两优2号”。通讯员 摄)
7月中旬以来,长沙无有效降雨。10月9日,陶优生来到长沙县路口镇基地,观测育种新成果“津两优1122”的抗高温性能。
“津两优1122”稻穗低垂、谷粒饱满。陶优生站在田埂上,看穗长、计粒数,结实率达8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在南方缺水地区作中稻栽培前景广阔。
试验田里,栽种了近万个水稻育种材料。大大小小的田块,插上不同牌子,有的材料仅试种了几十蔸。
“近万个材料,有多少个可能成功?”陶优生说,不会太高。杂交稻育种要经得起打击,往往付出数年艰辛,换来的却是失败。从全国平均数据来看,1000个育种材料,有一两个成功都算幸运。
尽管如此,陶优生是幸运的。他所在的金健种业科研团队取得累累硕果:选育出优质杂交稻“桃优香占”“泰优553”“华浙优261”,已连续三届获得国家优质稻评选金奖。
在低镉品种选育方面,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培育出早稻“中安早7号”、中稻“安优2号”、晚稻“安两优2号”与“清莲丝苗”等,在全国率先实现早、中、晚低镉水稻品种配套。以“安两优2号”为代表的4个低镉品种进入国家级镉低积累水稻品种审定试验续试。
今年,“安两优2号”在全省34个县市区试验示范面积接近2万亩。经第三方取样检测,该品种每公斤稻谷镉含量为0.05毫克,远低于每公斤0.2毫克的国家标准。
“作为年轻人,从事杂交稻育种,我感到十分幸运。”陶优生说,在王建龙教授带领下,他和队友们围绕杂交水稻高产、优质努力攻关,把青春融入国家战略,这是何等的幸运!
(一审:周月桂 二审:李志林 三审:邓梅辉)
责编:彭雅惠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