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昭山丨一座既具古典美,又有现代美的山

记者 彭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0-01 08:04:53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婷

千里湘江浩浩荡荡,顺流而下,在长株潭“绿心”中央、湘潭市以北20公里处,围着一座山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这条弧线,被称为“微笑曲线”。这座山,就是昭山。

昭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海拔185米,已有近3000年历史,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词300多篇、书画100多幅。

昭山还是一座“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高达92%。山内有百年古树24棵、国家级保护植物14种、国家级保护动物8种。

国庆长假期间,您不妨到昭山寻幽访古、登高揽胜,尽情领略历史人文自然之美。

昭山的美,是一种古典美

北宋著名画家米芾在昭山游览时,被这里秀美的风光深深吸引,趁兴画了一幅昭山朝晖图,命名为《山市晴岚》。随着画作广泛传阅,昭山名声大噪,成为古“潇湘八景”之一。

昭山的美,是一种古典美。

9月30日,记者前往登山,脚下的古蹬道蜿蜒曲折,一端伸向湘江,一端伸向山顶。“这是我省保存最完整的古道,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昭山风景名胜区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古蹬道,一条通往山顶的主要道路,在昭山掩映下显得格外幽静。道路共1947级,全长1314米,由5300多块花岗岩铺成,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

史书记载,当时昭山商贾云集,山中香火鼎盛,慕名前来者众多,但上山极为不便。湘潭宋氏倡导,组织潭、善二邑捐资修建这条通道,贯穿昭山的前山和后山。

沿古蹬道拾级而上,到达山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千年寺庙——昭山古寺。古寺始建于唐代,寺宇碧瓦丹墙,瑰丽精巧,是历代湖湘名刹,也是四方信众参禅祈福圣地。这里一年四季香火缭绕,钟磬之声不绝于耳,与山前滔滔湘水,山后凫凫炊烟相映成趣。

2017年,落架大修后的昭山古寺依山就势,逐台迭起。寺庙内两条廊道、钟(鼓)楼对称分布,古碑、古砖等文物在文化长廊整齐陈列。

从昭山古寺往里走,一棵高大挺拔的银杏引起了记者注意。树上的红丝带迎风飘扬,与片片绿叶相映成趣。

“瞧,它还有‘身份证’呢!”6岁的小游客何雨涵指着树上挂着的“湖南省古树名木保护牌”对记者说。原来,这是一棵树龄907年的古银杏。昭山风景名胜区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银杏树高26米,冠幅直径20米,被游客形象地称为“擎天一柱”。

相传,此树三度枯萎又三度复苏,后经培植,如今已郁郁葱葱、亭亭如盖。昭山耸立江边,古树耸翠山巅。古寺和古树相互辉映,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昭山的美,是一种现代美

登高远眺,视野开阔。记者站在昭山古寺前坪,既能俯瞰湘江,又能遥望兴马洲,还能看到跨江而过的沪昆高铁。

昭山的美,多了一种现代美。

今天的昭山,与昭山城市海景水上乐园、盘龙大观园等景区一道,构成了16.17平方公里的湘潭昭山旅游度假区,全域位于岳塘经开区范围内。该度假区去年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正朝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迈进。每到周末及节假日,大批长株潭游客慕名前来。

据了解,昭山年均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家住长沙市天心区的90后姑娘唐芯冉就是这座山的“铁杆粉丝”。“每年要‘打卡’20多次,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很熟悉。”唐芯冉说。虽住长沙,但昭山却是她离她更近的一座山。就在几天前,她发了一条朋友圈:“夏天,我在岳麓山看日出;秋天,我在昭山赏日落。”收获大波点赞。唐芯冉表示,今年,岳麓山的日出火了,相信有一天,昭山的日落也会“火出圈”。

如何抢抓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新机遇,吸引更多周边游客来昭山?

岳塘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昭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打造了昭山古寺祈福、老街庙会等专题旅游文化活动,策划了昭山旅游度假区两日游精品旅游专线。同时,与邻近的天心区、石峰区“牵手”,统一制作景点地图和旅游指南,为游客提供便利。如今,文旅产业已成为支撑岳塘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地处‘绿心’的昭山,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这片土地。”该负责人表示,岳塘经开区制定《昭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21-2035)》,分三个层次进行保护。一级保护区为核心景区,是严格禁止建设范围;二级保护区为严格限制建设范围;三级保护区为控制建设范围。

(刊载于湖南日报10月3日02版)

责编:彭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