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湘大,那一道美丽的人文风景:刘建平《秀山集》序

  湘潭大学   2022-10-11 11:01:41

题记:

刘建平教授17岁入湘大,扎根湘大四十余年。毕业后由老师而教授,由中层入校级领导岗位,笔耕不辍,为湘大留下许多具有珍贵的历史意义的文字。吾爱其文字,竭力撺掇,遂有《秀山集》。集子编成,又嘱我作序。我等一介草民,诚惶诚恐,连说作序不敢,写点学习心得体会可也。书成,昨天下午接电话,去校办公楼取书,相谈甚欢。建平教授说起故乡衡山,说在湘大即可以望到故乡,然后兴致勃勃带我到六楼的露台,指点何为南岳衡山,还有湘潭的昌山、晓霞山、乌石峰、仙女山……兴致勃勃,如数家珍。我说,有点可惜的是,有湘大面前的这些建筑挡着,视野有些受限。

他马上说:那我们换个地方。开车去最西的工程训练中心(出版大楼),登五楼,临窗远眺,四面青山尽收眼底。西南云气来衡岳,衡山亦更如在目前矣。然后,他又叫来边上物理实验室正在攻读的学子,来来来,一起来看看衡山,看看湘潭的山水,听我讲讲湘大的故事……夕阳下,光影摇曳,言语滔滔。此情此景,也许多年后想起来,犹栩栩而有余味矣!

我的湘大,那 一道美丽的人文风景

云波

湘江经衡阳、衡山、株洲,绕湘潭到长沙,一路蜿蜒北去。

湘潭有涓水,古称兴乐江,又名白果河、易俗河,发源于双峰(旧为湘乡)昌山,经衡山西北,入湘潭,经青山桥、花石、排头,至河口入湘江。

南岳有七十二峰,回雁为首,祝融为巅,岳麓为尾,其中七十一峰即湘潭之仙女山。

建平教授生于衡山,曾居南岳庙,中学就读于岳云中学(现衡山一中),1980年,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湘潭大学历史系,从此扎根湘大。

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建平教授的先祖,清代曾为岳麓书院山长的旷敏本为岳麓书院讲堂撰联: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 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建平教授追摹祖先之风,自号衡云湘水。衡山巍巍,湘水长长,故乡与母校,就此串起了他整个的人生。

建平教授自述,1979年高中毕业时,曾在南岳庙学过画,当过油漆工,参与过修缮古建筑。而就读的岳云中学,古木参天,溪水长流,周边群山环抱,风景绝佳,且历史悠久,文脉深厚,宋代即有文定书院,乃胡安国之子胡宏所建,与湘潭之碧泉书院遥相呼应。上大学后,钟情于历史地理学,毕业从教,研旅游文化与管理,撰《现代导游学》《导游学研究》《湖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育人研究》等,后走上校级领导岗位,仍孜孜于人文地理,考衡山地理风物,览湘潭人文风景,溯湘大历史渊源。作为主管宣传与学工的副校长,多次主持湘大校史、校庆文集之编撰,如今又撰《秀山集》,将故乡衡山与母校湘大之山水人文娓娓道来,所谓万事皆有因缘,信然。

读《秀山集》,首先让人佩服的,是作者历史学的专业素养,使其无论是写故乡,还是湘大和湘潭,在历史考据上所下的细致功夫。观《人文荟萃乌石岭》,杨氏三兄妹杨度、杨庄、杨钧,还有著名的诗僧八指头陀等,“诗家画匠多汇聚,人文荟萃天下名”,让人顿时对湘潭历史文化的深厚有了更多的体验。而李腾芳、梁焕奎、黎锦明、周谷城、刘夫生、毛禹居等,这些历史与曾经的现实中的人物,他们的行迹,与湘潭大学的关连,被作者细细耙梳,顿时如在目前。而湘大建校所在地,那些曾经的老地名:青山、月塘、梦冲塘、太平庵、泉水冲、青草冲、檀木冲、红旗茶场、鸭婆塘、饭米塘、井里、鹅公塘、戴公塘、羊牯塘……作者一一指认,位于学校何处,一种历史的现场感扑面而来,让人对湘大的地理文化之源有了深切的体会。

建平教授曾说,我写的那些关于湘大的文字,如《湘大,那一抹乡愁》《湘大八记》,让他读后感受良多:“那充满感情,带着乡愁,隽永流畅的文字激发我久存的记忆”。

然后,我据实相告:“其实,关于湘大的历史、地理,很多都是从你的文字中了解到的”。

确实,《秀山集》就是一部关于湘大的生动的历史、地理导读、导游之书。

另一方面,《秀山集》关于故乡、关于湘大的文字,又是深情脉脉,有“温度”的。作者写《我爱湘大山和水》,说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勾起他美好的回忆。写《湘大植树的回忆》,无论是秀山游憩亭下方的松林,还是图书馆的茂林修竹,还有北山水塔下的樱花林,公管楼庭院的塔松,都有他们辛勤劳动的汗水。令人惊讶的是,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植下的,如今已然长成的树,许多居然都还记得。作者写二田的一棵泡桐:“每年春天,这棵泡桐树便开满绚丽的蓝白色的花。每次远远经过,我都要给她深情的一眸”。

原来,这片土地上的一切,一草一木总关情啊!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学校乃培养人才之地,那些辛勤耕耘的老师们,又何尝不是“种树者”。作者写历史系的老先生易祖洛、韩长耕、廖海廷、易漫白等,写中文系的姜书阁、羊春秋,还有跟湘大有种种关联,来湘大上过课、讲过学的国内著名学者如周谷城、夏鼐、叶嘉莹等,因为像他们一样的许许多多的“育人者”,才使湘大的学子们卓然成长,成了国家栋梁。

《秀山集》有一篇《易祖洛先生的诗文》,其中写到一个场景:

有一次,我们又到他的宿舍问学,他给我说:“建平,请你去打一瓶小酒来!”我拿着他的酒瓶到南苑一栋就打了一瓶香喷喷的米酒,2角钱。回到他的宿舍,他说:“谢谢啦!现在请你们坐下!我给你们讲《诗经》《楚辞》。”他细细地吸了一口酒,就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来。

此情此景,想想就很温馨、很诱人啊!易祖洛先生给湘潭大学留下不少联语:

滋兰树蕙,游艺依仁。

兰蕙百亩,萧韶九成。

众星拱北,成均在南。

濂溪开宋学,韶乐奏南音。

这其中就蕴含了湘大的人文风景、传统、品格。易先生当年政治遭难,还没解放,就被当时湘大的领导请来,使他由此对湘大充满感激之情。

“不拘一格容多士,自有千秋压众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此成就了湘大之“大”。

易祖洛先生还给中文系的姜书阁教授松涛馆撰联:

苔痕一径,松风满楼。

漫天花雨传心法,镇日松风伴读书。建平教授说,经常会看到那些老先生们健步的身影:“太阳照在他们身上,留下了长长的背影,那是一道美丽的人文风景。”

(当年的秀山,如今已亭亭如盖矣)

湘大有南阳村、东坡村,松涛村、北斗村。南阳有高卧,东坡自悠然,松涛声入耳,北斗星满天,想想就很令人神往啊!

如今,西边新区之“西华”,也已有焕然气象,哪一天,那些“黄土地”也许就亭亭如盖矣。

建平教授17岁入湘大,居湘大四十余载,从学子到老师,从中层干部走上校级领导岗位,角色不断在变,不变的是那颗爱校之“初心”。湘大校友、中南大学孟泽教授在为我的散文集《南山南北山北》作的序中说:

童年的故乡,少年的母校,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依恋所在,是意义之源,是灵魂的泊归之所。

是啊,故乡,母校,就是我们有着最深的依恋的“精神之家”。而那些关于故乡、关于湘大的文字,就构成了最动人的“乡愁”,哪怕我们将终老于斯。

建平教授在《人生书旅》一文中说:“读书,是我人生至高无上的享受;教书,是我人生乐此不疲的志趣;写书,是我人生梦寐以求的追求。”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有事业可为,有书、有亲人相伴,有文字可倾谈、可传情,足矣!

秀山,是湘大的一座山。湘大还有慧山、泉山,琴湖边有新命名的龙山。建平教授说,《秀山集》之后,还可以有《慧山集》《泉山集》《龙山集》……山高水长,让我们且行且期待!

(《秀山集》,刘建平著,湘潭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

责编:胡孟婷

来源:湘潭大学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