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0-07 00:32:27
作者:胡键 【湘籍学者,湖南道县人,现任上海政法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年初五,去江苏太仓浏河古镇。但这个被视为千年的古镇吸引我的不是其千年的历史,而是其历史上出了一位著名的女科学家——吴健雄。
当然,古镇有千年的荣耀。北宋时期,范仲淹就在这里开凿澛漕治理水患。所以,小镇中有范公亭,亭下有范公井,这都是为了纪念这位治水有功的先贤而建造的。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韩世忠、梁红玉夫妇也在这里累土扎寨抵抗金兵。土累犹在,豪气犹存,但物是人非,经千年风雨洗涤后仅存在这里村民的记忆深处了。
1405年,郑和就从这里下西洋,因而这个小镇也从此以浓墨被记录在中华史册之中。有的人把郑和下西洋与“一带一路”联系起来,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经贸关系。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牵强。史学界迄今为止都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存在着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朱棣(永乐)1403年夺权登基,派太监尹庆寻访南洋,到达马六甲,因拜里迷苏剌受暹罗侵扰之苦而寻求大明的保护。1405年,拜里迷苏剌派代表朝拜大明,大明册封其为马六甲国王,令郑和下西洋。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史·郑和传》认为:“成帝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从这两种观点来看,一种是为了“遣使敷宣教化于海外诸藩国,导以教义,变其夷习”,另一种是为了寻找被推翻的惠帝,同时彰显中华帝国的强大。不管是哪一种观点,都与海上丝绸之路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与丝绸之路有关,为什么郑和七下西洋后所有档案和航海日记却又全部销毁?说明这里面隐藏着宫廷的秘密。根据宫廷记载,销毁档案和所有航海日记的原因是:“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两,军民死伤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于国家何益……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无哉?”据统计,从洪武到成化的100年间,大明共生产白银3000万两。郑和下西洋一共的预算是700万两,截止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客死印度时已经花费了600万两。从这一点来看,郑和下西洋也与倡导贸易往来的海上丝绸之路没有任何关系,而纯粹是厚出薄入的形象工程,根本就不是正常的贸易往来。
鉴于此,我对这种历史真的不感兴趣。反倒是这个小镇竟然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女性科学家吴健雄而深深地吸引了我。
吴健雄,我在读岳南的《南渡北归》时就知道这个名字,但当时并不知道她的出生地竟然是浏河,离我居住的嘉定只有30公里。在《南渡北归》中,吴健雄首先是胡适的学生,但作者没有详细讲二者的关系。作者对吴健雄有非常高的评价,在介绍吴健雄的时候,他在其名前用了诸如“胡适早年中国公学的学生、二战期间美国‘曼哈顿计划’的参与者、普林斯顿研究院200多年来第一位女性研究员兼教授、杨振宁与李政道‘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实验证明者、‘全世界最前列的女性实验物理学家’”等一长串的头衔。每一个头衔都足以震撼当时的人们。
实际上,胡适与吴健雄的关系始于《新青年》杂志,吴健雄在杂志上读到了胡适的文章,对其非常仰慕。1923年,吴健雄考入苏州市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胡适受邀常来学校演讲,从此吴健雄就成为“胡粉”了,胡适在这里的好多演讲是校长指定吴健雄整理出来的。1929年,吴健雄从师范毕业,获得了保送到南京中央大学读书的资格。但是,吴健雄听到胡适在中国公学担任校长并兼文理学院院长的消息,产生了师从胡适的想法。于是,她决定去中国公学读书,这样可以直接得到胡适的教诲。不久,吴健雄如愿以偿成了中国公学数理学系的一名学生。
一次考试竟然让胡适对吴健雄特别赏识。那场考试三个小时,吴健雄只用了两个小时就第一个交了卷。胡适阅完卷后,激动地对其他两位教授说:“从未看到一个学生对清朝三百年思想史有如此透彻的见解,我给了她一百分。”从此,在胡适的有生之年里对他的这位高足一直青睐有加。
一年之后,吴健雄进入中央大学,1934年毕业。进入中央大学以后,吴健雄因曹诚英而与胡适有更多的交往。
【1923年9月,杭州,胡适与曹诚英在烟霞洞】
曹诚英是胡适二嫂同父异母的妹妹,还曾是胡适婚礼上的伴娘,比胡适小十岁,但很有才华。1923年,胡适到杭州西湖养病,与正在杭州女子师范念书、才情相近的曹诚英重逢,产生了一段深刻感情,胡适自称这段日子是“我一生最快活的日子”。曹诚英因此和父母安排成婚的丈夫离婚,还为胡适怀了孕。胡适也对妻子江冬秀提出离婚,但剽悍的江冬秀听完后直接从厨房提了把菜刀出来,大喝一声:“离婚?可以啊!我先将两个儿子杀了,再自杀!”“斯文扫地”的胡适落荒而逃,从此不敢再提离婚之事。曹诚英深受打击,打掉孩子,考入中央大学农学院,从而与吴健雄相识而成为好友。毕业后,曹诚英留在中大农学院任助教。1934年,她到康奈尔大学学习,获得遗传育种学硕士,回国后在安徽大学农学院任教授。1943年,曹诚英到复旦大学农学院,成为专职教授。1952年,因院系调整,她随复旦大学农学院的一部分来到新组建的沈阳农学院任教授,成为中国第一个农学女教授。曹诚英离开胡适后,两人始终相互牵挂,曹从此再也没有结婚,她与胡适之间的往来情况也随着曹诚英1972年的去世而化为灰烬。两人的交往在胡适的不少文章中都有记载。在中央大学期间,胡适常常去看望曹诚英,知道吴健雄也在这里时,三人经常在一起聚会。实际上,那时候的吴健雄只是胡适与曹诚英之间的“电灯泡”。由于有江冬秀的闹,胡适和曹诚英反而有些拘谨了,但胡适对吴健雄的关照却非同寻常,包括给吴健雄买书等。
【30年代初吴健雄和胡适在上海的合影】
从中央大学毕业之后,吴健雄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不久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此期间,两人关系一度亲密。胡适去中央研究院上海分院看望吴健雄时,总是要单独与吴健雄长聊。后来,《吴健雄传》作者江才健说:“学生对老师知识才情的敬佩,当然并不足以论定,吴健雄对她的适之老师,有着超乎师生之外的爱慕之情的……吴健雄的行至,虽然处处表现弟子之礼,不过以她当时的年纪和人生的经历,衡度那时的社会风气,在吴健雄纯稚热烈的少女情怀中,无疑是有着一份爱慕之情的。”这些“爱慕之情”在吴健雄写给胡适的信中也有不少表达。
1936年,吴健雄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物理学界巨擘欧内斯特·劳伦斯、塞格瑞、奥本海默等。1937年9月,胡适出使美国,第二年,胡适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这样,两人通信和见面机会更多了一些。每逢胡适从华盛顿来到美国西部,总要看看这位得意弟子;吴健雄也借暑假东游之机,探望自己老师。1939年,由塞格瑞指导吴健雄进行的实验正是研究铀原子核分裂的产物,它的一项结果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吴健雄的学位论文发表在物理学界最权威的《物理评论》上。1942年,吴健雄与袁家骝相识后结婚。1944年,吴健雄以非美籍人士参加了美国的曼哈顿计划。
【吴健雄与袁家骝】
1956年之前,吴健雄已因在β衰变方面所作过的细致精密又多种多样的实验工作而为核物理学界所熟知,同年,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在β衰变过程中宇称可能不守恒之后,吴健雄立即领导她的小组进行了一个实验,在极低温条件下用强磁场把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极化,而观察钴-60原子核β衰变放出的电子的出射方向。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电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实验结果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对称不守恒,在整个物理学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第二年1月,吴健雄的实验多次证实了杨振宁、李政道的设想,她将实验报告整理成论文,寄到了《物理评论》。当时,《纽约时报》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奔往吴健雄所在的实验室。吴健雄也接到无数大学和实验机构的邀请,要她去讲述她的实验结果。但由于某些原因,吴健雄未能与杨李二人共同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很多人为她感到不公,但她本人从未做出任何回应。1958年,吴健雄晋升哥伦比亚大学正教授,同时获选为普林斯顿大学创校百年来第一位女荣誉博士,同一年她还当选为第一位华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被列入《美国科学名人录》。
1962年2月24日上午,“中央研究院”在南港蔡元培馆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选举新一届院士,胡适的几个海外学生或隔代门生都从美国赶来助阵。这其中就有袁家骝、吴健雄夫妇。吴健雄的讲话令胡适特别高兴。下午5点,胡适出席“中央研究院”举办的酒会。正是在酒会结束时,胡适突发心脏病突然倒地,吴健雄亲眼目睹恩师这一惨剧,“悲痛万分,泣不成声”。次日,吴健雄到殡仪馆瞻仰胡适遗容,“全身发抖,悲伤尤甚”,说了一段既非悼词又非告别的话。她认为胡适的个人生活是不幸的,他也是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他不满意自己的婚姻,又不敢坚决地抗争;长期来感情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也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和关怀。他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可也未能彻底摆脱儒家的影响;一生轰轰烈烈,惊涛骇浪;小岛的风光常常和他的孤独、凄惨连在一起……后人根据这段话认为,吴健雄实乃胡适的红颜知己。这大体上是客观的评价。因为,胡适不可能走出江冬秀的影响,吴健雄也并不能逾越师生的情愫。两人尽管是相互爱慕的,那也只能是“发乎情,止于礼”了。三年之后,吴健雄伉俪参观胡适纪念馆,顺便把一封她珍藏了29年的胡适写给她的信交给胡适太太江冬秀,江冬秀将其放在展馆中陈列。胡适与吴健雄这段美丽而动人的师生情画上了句号。
1972年,吴健雄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然而,人到暮年反而会更愿意说出内心的真话。关于她为何没有与杨振宁、李政道共同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一事,不仅留给他人很多疑问和好奇,也留给了吴健雄人生的最大遗憾。1988年,史坦伯格获得诺贝尔奖,1989年1月,吴健雄在回复史坦伯格的一封信时,除了恭贺史坦伯格1988年的得奖,也对于史坦伯格在信中,以及在《科学》杂志文章中对她成就的赞扬表示深受感动和极为感谢。吴健雄在信中说:“像你这样一位近代物理的伟大批评者,所给予我这样一个罕有的称赞,是比任何我所期望或重视的科学奖,还要更有价值。我的一生,全然投身于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也乐在其中。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诚然,科学研究不是为了得奖而做的,但自己的研究成果长期被忽视,对于谁来说都会感到莫大的伤害。吴健雄这样的著名科学家都有此心境,何况一般的学问之人。
1997年,吴健雄在纽约病逝,按其遗愿安葬于苏州太仓浏河,英灵终于魂归故里。当我走到吴健雄故居门口的时候,我很想进去看看故居的风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位弱女子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家。然而,吴健雄故居除了一道大门还有点原样外,里面完全没有任何当时的痕迹,已经被改造成为一所学校。由于是春节期间,不能进去看看是不是就是明德学校。但是,即便是袁家骝先生想方设法出资而办成的明德学校也不能完全抹掉历史的痕迹。走到中心北街在一处白墙上留下了非常显目的几个字:浏河留何。这个完全商业化了的古镇竟然没有给从这里走出来的世界级科学家留下任何的历史痕迹!我不得不借这几个字问:浏河,留何?
责编:张德会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