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个秋天 ——湖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纪实

奉永成     2022-11-02 21:06:1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奉永成 通讯员 肖坤林

“我来北京前,村里1000亩猕猴桃已经卖得差不多了,仅这一项全村村民人均就可增收1200元左右。”10月22日,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上,党的二十大代表、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带来了十八洞村的好消息。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吹响了全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

春去秋来,跟十八洞村一样,湖南各贫困村实现华丽蝶变。顺利脱贫后,接续奋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提出后第九个秋天,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山河锦绣、新颜焕发,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

(7月6日,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村民敲起迎宾鼓迎接远方的客人。彭璟 摄)

底线守得牢

“村里知道我妻子摔伤后,主动联系,上门帮忙。”11月1日,隆回县三阁司镇田坝村村民钱诗毫告诉来访者,他妻子摔伤后,村里立即将他一家纳入返贫监测对象,开展“一对一”帮扶。

今年,隆回县以接受挂牌督办为契机,深入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在全县探索推行“一摸、二核、三问、四看、五必纳”的“12345”工作法,把最困难的群众“筛”出来,制订帮扶措施,消除返贫风险隐患。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湖南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相继在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管理、驻村帮扶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实施方案。

对返贫对象实行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湖南在全国率先创建省级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推行监测预警信息化管理。

2021年以来,全省已识别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43万余人,并对返贫监测对象制订“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动态消除返贫监测对象的返贫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底线守得牢,乡村振兴景色新。湖南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持续开展“一市十县百镇”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及示范村创建,大力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万企兴万村”和“同心美丽乡村”建设。全省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49个。

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连续4年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2021年7月,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在湖南召开。

大力推动乡村整治。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蔚然成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建设激发乡村新活力。湖南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择污水治理和管理模式,全省重点水域基本实现“四清四无”(清江、清湖、清船、清网及无捕捞渔船、无捕捞渔民、无捕捞渔具、无捕捞生产等),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山还是那座山,很多却变成了“金山银山”。扶贫直播间、云超市等平台让老百姓的“山货”走出了深闺,苗寨老奶奶的小超市也用上了移动支付。很多村民加入合作社、办起农家乐、开上了小轿车。

(2021年9月1日,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新落成的沙洲芙蓉学校(文明瑶族乡中心小学)正式启用,陆续迎来报到的新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收入“节节高”

“就业何须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石门县星成鞋面加工厂的外墙上,张贴着一条醒目的标语。星成鞋面加工厂是当地就业帮扶车间,安排了15名脱贫群众就业,人均年收入达4万余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关键要让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湖南出台关于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指导意见,支持脱贫地区在乡村振兴征程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个指头有长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也要根据各地实际各有侧重。对发展较快的地区,湖南持续加大帮扶力度,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县;对资源禀赋薄弱地区,湖南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加快补齐短板,提升发展质量。

今年,湖南将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邵阳县、桑植县、安化县、沅陵县、溆浦县、麻阳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新化县、泸溪县、古丈县、保靖县、永顺县、龙山县等15个县确定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全省40多个部门和单位纷纷出台支持意见,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壮大立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建设等方面,对15个重点帮扶县给予大力支持,形成“1+N”政策体系,帮助15个重点帮扶县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助群众持续增收,产业和就业是两个重要抓手。

今年,湖南出台“十条举措”,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旱情影响。“十条举措”突出强化稳岗就业,走出“五个一批”的好路子,即通过深化劳务协作稳定一批、强化就近就业吸纳一批、聚焦回流人员转岗一批、关注新成长劳动力帮扶一批、落实就业政策支持一批,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就业。截至9月底,全省脱贫群众务工规模、易地搬迁务工人数均超过2020年底水平,全省脱贫群众务工总数达250.62万人。

深秋,新宁县“峎山脐橙”尚挂在枝头,订单已纷至沓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宁县大力发展脐橙产业,全县脐橙种植面积超50万亩,年产值超50亿元,脐橙成了当地脱贫群众的“致富果”。

产业兴旺,才能持续增收。湖南将脱贫产业融入全省产业大布局,紧贴市场,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立足农业资源禀赋优势,打造粮食、畜禽、蔬菜、油料、柑橘、竹木等优势特色千亿产业,规划形成12个核心产区产业集群,全省脱贫产业接续梯次发展。

产业兴旺,联农帮扶能力不断增强,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赚,收入“节节高”。

(2021年9月29日,溆浦县北斗溪镇坪溪村,特色民居与阡陌田野构成美丽乡村图景。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保障高质量

持续干旱,保靖县葫芦镇尖岩村农田、茶园“喊渴”。尖岩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组织村支两委和党员骨干组成抗旱突击队,使用抽水设备从溪流、溶洞抽水,为农田和茶园“解渴”。

今年,湖南出现“夏秋连旱”,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变身“找水达人”,带领群众寻找水源,缓解旱情。

防止因疫情、旱情影响脱贫群众收入。今年,湖南从精准监测帮扶、突出稳岗就业、深入产业帮扶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全力防范化解风险。

“十一”期间,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上百间民宿“一房难求”。坐在民宿里煮茶赏景的游客,怎么也想不到,这些极具苗族特色的民宿中,有不少是由以前的危房改造的。

“两不愁三保障”是实现脱贫的基本条件。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湖南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上巧做文章,提高保障质量。

11月1日,石门县蒙泉镇芙蓉学校漂亮的现代化校园里,回荡着朗朗读书声。去年秋天,全省101所芙蓉学校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芙蓉学校成为“芙蓉国里尽朝晖”的一道靓丽风景。

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湖南印发《关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全面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促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发展。

以往,临澧县四新岗镇青林村村民看病,要花1个多小时到县城。今年,青林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见到城里来的医生,享受城里一样的医疗服务。

为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湖南持续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成果,从源头上提高脱贫群众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开展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监测预警,对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众累计自负费用超过7000元,稳定脱贫人口、其他参保居民累计自负费用超过2万元的进行预警,经核查后,开展“一对一”帮扶,消除风险隐患。

今年,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5459万人,参保覆盖率超98%。返贫监测对象、稳定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提出后的第九个秋天,三湘大地谷物笑盈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一审:周月桂;二审:李伟锋;三审:邓梅辉)

责编:6141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