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看长沙⑮|“光明”在前

熊远帆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1-25 10:13:0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熊远帆

【名片】

光明村位于湘江新区白箬铺镇西北部,西接宁乡,东临长沙,金洲大道贯穿全村。全村42个村民小组,973户,3723人,土地总面积7.5平方公里。

光明村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贝拉小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光明碟谷·飞鸟乐园和光明松鼠谷。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特色旅游名村”等12个国家级荣誉;湖南省两型认证村庄、两型示范村庄、湖南省美丽乡村精品村庄等50多个省、市、区荣誉。

踏着冬日的暖阳,走进光明村,绿水依依、翠竹绵绵之间,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地散落,沿着平坦的自行车道一路骑行,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掩映,恍若行走在画中。

新农村建设带动村民致富

10多年前,光明村还是个偏僻的小山村,村里环境简陋,村民住的还是土坯房,村里的道路也没有硬化,狭窄而泥泞,村民几乎都靠步行外出。

那时的光明村还是长沙市的建设扶贫村,全村人都过着贫乏的乡村生活。

直到2008年,横贯光明村的金洲大道全线通车,同年,长沙市正式启动金洲大道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光明村被确立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双层机遇的叠加下,光明村开始了“逆袭”。

“村里要发展,当然得推产业。”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志伟介绍,那年,光明村成立了湖南省第一家土地经营专业合作社,采取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土地全部交给合作社进行管理,老百姓每亩有1400元的租金,成功引进21了个项目落户乡村。

这些项目包括葡萄、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户外运动等基地。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光明村开始逐渐“光明”,一些村民开始修起了了小楼房,虽然条件依然简陋,大部分生活物资还是靠肩挑来解决,但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得益于休闲农业旅游的蓬勃发展,2010年12月,光明村被评为“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这里有山有水,也有红色人文背景,有幼幼学校旧址,还是革命将领秦汉三的故里。”陈志伟介绍说。

于是,在产业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光明村开始着力于乡村旅游产业。

“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光明村的文化底蕴,我们打造了亲子、乡游、康养以及党建的大观园。”陈志伟说,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在光明村慢慢实现。

如今,光明村改造民居680多栋,拥有近20家农家乐、20余家民宿,稻田3000余亩、蔬菜园900余亩,水果园600余亩,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

乡村创客盘活沉睡的资源

粉色的小象、橙色的条纹鱼、会发光的竹子、五彩斑斓的花圃、摇曳的秋千……经过这里的游客,都会忍不住驻足停留、一探究竟。光明村一栋普通民宅的屋场前坪,来自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师生用半个月的时间,为乡村儿童打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梦幻空间,也打造了一个吸睛无数的景点。

这是光明村“乡村创客”所留下的作品,让这里成为了“网红”屋场。

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支持有志于投身乡村发展的青年乡村创客创业、创新实践,这是光明村为盘活乡村资源、增收集体经济开辟的新途径。

“全村目前可出租的房屋达380栋,已经出租的有87栋。”陈志伟介绍,旅游收租已经成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每年房屋租赁收入超200万元。出租的房屋中,大部分都是由乡村创客租赁。

“2009年骑行时路过光明村,当时就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来自娄底新化的刘斌是光明村的第一批创客。2011年,他来到光明村开始乡村创业,租下一栋闲置的民房作为主题营地的运营中心,并承租周边的山地和民房作为营地的拓展场地。如今,白露营地面积已经扩展至28亩,其中包含7栋民房,并在2020年被评为湖南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

据了解,近年来,光明村强化人才引领带动,发展一批乡村创客,引进一批返乡创业人才。截至目前,共引进120人回乡创业、就业。

乡村文旅带来金山银山

说起村里的变化,陈志伟认为正是村里“党建+”的工作模式,形成了强大凝聚力和发展合力,让这个曾经的穷乡僻壤已经蝶变为美丽乡村。

“要致富先要改变观念”。陈志伟说,村庄在发展之初以党建带群建,将发展的思路融于老百姓的思想,将发展的方向转化为老百姓主动的诉求。

“老党员带领村民投工投劳,村里的面貌一年一个样,每到周末,城里人一家老小都到村里来了。”

陈志伟介绍,三年前的光明村坝湾组被一条河渠隔开,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村民出行很不方便。如今这里搭建起了小桥,两米宽的小路拓宽到5米,移步换景,宛若来到一座小型公园。绿树掩映民居,亭台边小池内碧波荡漾、莲花朵朵,让人心胸荡涤。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党员带头出钱,群众自发捐款建成。

陈志伟说,经过几年的探索,该村党建带群建终于走出来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好路子。全村有115名党员,村里采取党员“一带三”的形式,探索出了“自我出资、自我建设、自我维护、自我探索”的美丽村落建设模式,吸引了贝拉小镇等品牌项目纷纷入驻。

阳光穿过葱郁的松林,小松鼠在粗大的松树上跳跃。走进这片松树林,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位于光明村的光明松鼠谷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松鼠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康乐园,这里拥有原生态的山、原生态的水、原生态的动物。整个园区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这片昔日的寂寞之山,在2015年开始热闹起来,每年有30多万人涌入这个小山谷。

此外,贝拉小镇、光明蝶谷·飞鸟乐园、光明松鼠谷等一连串主打亲子旅游的优质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富了百姓“腰包”,也让光明村的集体收入节节高升。2021年光明村全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17.17万元。

“依托光明村的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禀赋,我们把全村规划为山地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观光区、谷地休闲度假区和滨水生态休闲区四个区域,并以红色党建引领,农文旅产业带动,打造独具特色的儿童友好型乡村旅游。”陈志伟介绍。

近年来,光明村还分别荣获了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最美宜居村庄、全国特色旅游名村等多个国家级省、市、区级荣誉。一个宜居、乐业、乡游的美丽乡村在长沙市西郊脱颖而出。

光明村,光明在前!

一审:徐蓉

二审:熊远帆

三审:曹辉

出品/湖南日报社长沙分社 新湖南长沙频道

策划/曹辉

监制/王文隆 周小雷 滕斌

本期撰稿/熊远帆

编辑/徐蓉

责编:徐蓉1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