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三届“寻找湖湘最美丝路青年”获奖集体展播1|擦亮“建筑湘军”金字品牌 展现“湖湘儿女”青春担当——湖南安装蒙古国额尔登特电厂改造项目团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2-16 17:26:19

编者按:

12月15日,湖南省第三届“寻找湖湘最美丝路青年”个人、集体获奖名单出炉。经过组织推荐、资格审查、综合评审、组织考察、公示等环节,最终,谢妍乔等23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等13个集体获此殊荣。

今年7月以来,团省委、省委外事办、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卫健委、省国资委、省工商联、省侨联、省青联共同开展第三届“寻找湖湘最美丝路青年”活动。为宣传我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近期团省委将在新湖南客户端对本次获奖个人、集体进行展播,敬请关注。

本期为大家带来:擦亮“建筑湘军”金字品牌 展现“湖湘儿女”青春担当——湖南安装蒙古国额尔登特电厂改造项目团队


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湖南安装)是湖南建投集团旗下骨干企业,业务覆盖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蒙古国额尔登特电厂改造项目2018年在中蒙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下签署单独贷款协议,于2019年8月开工建设,2021年9月并网发电。该项目管理团队由21名技术骨干和业务能手构成,40周岁及以下青年人数占比85%。项目团队充分发扬湖南安装六十多年积淀的技术优势和工匠精神,以“技术人”的严谨严格和“年轻人”的闯劲干劲,擦亮了“建筑湘军”的金字品牌,展现出“湖湘儿女”的青春担当。

△2021-2022年度第一批湖南省优质工程

△额尔登特电厂赠送的“古蒙古马鞍”荣誉证书

△蒙古国能源部授予的“能源功勋”荣誉证书

坚定技术自信 全部采用 中国标准

额尔登特电厂由前苏联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设,蒙古国电力技术标准仍然延用前苏联的电力标准。为推广在国内已广泛运用、更加先进的成熟技术和标准,项目管理团队先后2次邀请共计30名蒙方领导和工程师到中国设备制造厂和电厂实地考察,通过大量文件和项目案例举证,获取蒙方认同,实现了项目的设计、采购、土建、安装、调试等完全由“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中国建造”,全部采用中国标准。

△项目管理团队集体照

△项目管理团队工作照

奋战极寒天气 注重团队协同作战

在蒙古国,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度,白天气温也低至零下二三十度。

为应对极寒天气,确保工程进度,项目部给工人们发放了防寒保暖棉袄、暖宝宝、发热背心、羊绒手套等物资,并把暖气引入了工作面。项目管理团队坚守施工现场一线,在极寒的环境下,协调各专业有序配合,团队成员中甚至有人因长时间户外工作被冻到面瘫。最终实现了在第一个冬季封闭了主厂房,为冬季期间室内安装施工提供条件,为最终按期交付打下基础。

△70赴蒙“将士”到达项目驻地

△项目部代表集团和公司向蒙古国各机构捐赠防疫物资

克服 疫情 困难 荣获蒙方能源功勋

2020年初,受蒙古国政府防疫政策影响,中蒙边境封锁、客运口岸关闭,项目属地疫情失控,当地民众新冠感染率高达20%。但工程工期紧、任务重不容停歇,项目部顶住巨大压力,坚持防疫生产两手抓,通过接种中国疫苗、开展核酸检测,推行全封闭式管理和青年团队“两班倒”等方式,确保了施工现场“零感染”。

凭借出色的表现,在项目竣工投产仪式上,蒙古国能源部部长亲自授予项目团队中3名青年骨干蒙古国能源领域最高荣誉“能源功勋”荣誉证书和奖章。

△竣工典礼上项目经理向业主交钥匙

△竣工典礼上业主赠予项目部“马头琴”裱框

诠释奉献精神 践行国企责任担当

2021年9月,项目建设结束,但因中蒙直航中断,项目部100余人被迫滞留现场,有些人自项目开工已经两三年未曾回家。项目管理团队多方寻找回国途径,决定优先让工人兄弟通过中转第三国的方式回国,而项目管理人员则全部留守到2022年1月底,成为最后一批回国人员。

疫情期间,项目管理团队还向蒙古国累计捐赠3万只医用口罩及200套防护服等,体现出湖南安装优秀的企业精神和社会担当,铸就了中蒙在能源设施领域合作的闪亮丰碑。

(一审:胡旻 二审:喻志科 三审:熊佳斌)

责编:胡旻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