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颖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2-17 09:10:32
魏颖
橘子洲自古为湖湘名胜,以盛产南橘而得名。每到秋天,橘子洲的橘树便挂满金黄灿灿,如小灯笼般的橘子,让人不禁联想到屈原的《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屈原以橘树比德,赞美心忧家国,金石不渝,绝不随波逐流的品格。时至今日,虽然我们无从考证屈原生前是否来过橘子洲,但橘树的品格显然是屈原人格的写照,也在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心口相传中成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网站)
橘子洲不仅有秀丽的自然之美,更有深厚的人文之美,洲上的文化古迹很多,几乎一砖一石都有典故。在其梅园内有个渡学楼,渡学楼前有个朱张渡亭,就是历史上享负盛名的“朱张会讲”的遗址。乾道三年(1167年),著名理学家朱熹携弟子来到长沙,与张栻会友、讲学,和诗酬唱,并展开学术辩论,连续两个多月。附近的学者闻风而至,前来听讲,一时盛况空前,成为湖湘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朱熹和张栻曾联句赋诗纪念了这次影响深远的学术交流活动:“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因为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仅一江之隔,朱熹与张栻常取道橘子洲,往返于清风峡口的岳麓书院与妙高峰下的城南书院,后人为纪念朱张二人“渡人讲学”的美德,就将当时涉江而过的渡口称为“朱张渡”,东岸名“文津”,西岸为“道岸”。
站在朱张渡亭,可以眺望湘江对岸古色古香的文津古渡牌坊,以及斜对岸巍然矗立的杜甫江阁,俯首则见江水碧波荡漾,源源不绝,不由想到朱熹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橘子洲畔的湘江,不正是湖湘文化的源头活水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固然,橘子洲不是高山,湘江也非大海,但此洲此水的确是荟萃了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有史料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行舟橘子洲畔,留下了“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的佳句。著名诗人骆宾王、宋之问、张说、张九龄、孟浩然、韩愈、柳宗元、元稹、辛弃疾、齐己等也曾到此流连,抒发思古之情和现世不忿,留下了璀璨诗篇;橘子洲还是北宋画家宋迪笔下意境深远、风光无限的画卷,画卷所描绘的大雪纷飞的黄昏,橘子洲银装素裹,江天浑然一色,令橘子洲的“江天暮雪”成为经典的“潇湘八景”之一。
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固然为橘子洲添光溢彩,而真正让橘子洲闻名于世的,还是三湘四水的湖南人——近代以来,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蔡锷、毛泽东、彭德怀、刘少奇等都是从橘子洲走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以及舍我其谁的担当,在风云际会中做出了经天纬地的事业,他们不仅改造了近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而且改变了近现代中国的格局。
走过《沁园春·长沙》新诗词碑,穿过桃园、梅园、竹园,便可见橘子洲的主题雕塑——毛泽东青年艺术头像。这座雕塑面向广阔的湘江,长发飘逸,面目俊朗,眼神深邃,透露出主宰中华民族命运沉浮的魄力和自信。雕塑高32米,象征毛泽东写《沁园春·长沙》时值32岁;长83米,象征着毛泽东波澜壮阔的83载人生;塑像的胸体以“山体”形象被展示,不仅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岸风姿和人格,同时也寓意了他是从韶山走出来的。
站在雕像前,与“毛泽东”的目光交接对视,时空仿佛穿越到20世纪初,似乎看到橘子洲上活跃着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领头的一位身穿长衫,英姿勃发,带浓重的湘潭口音,这位青年就是毛泽东。他的朋友中,有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他们多次搏击风浪,横渡湘江,来到橘子洲头纵谈国事,激昂文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恍惚中,这群热闹的年轻人逐渐散了,奔向五湖四海。时光流转到1925年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工作,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此刻的毛泽东,不仅被国民党反动派通缉,而且面临不为党内一些同志所理解的困境,他茕茕独立,环顾橘子洲头“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景色,联想到青年时代在湖南一师求学,和同学们畅游湘江,浪遏飞舟,不由心潮澎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一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振聋发聩、石破天惊,成为一代伟人救国济世的呐喊和预言。
在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前,很多游客争先恐后地与其合影,却忽略了在这座巨型雕塑后面还矗立了一组“谁主沉浮”的五人塑像群,所雕塑的五位人物分别是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何叔衡、肖三,他们都是新民学会的创始人。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功绩。
伫立在橘子洲头的望江亭前,极目远望,不仅可以深切体验“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气势,还可眺望湘江对岸车水马龙、高楼鳞次栉比的景象,不禁联想到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掌故,毛泽东与周恩来一起到湖南视察,驱车至橘子洲头,目睹舟来舟往的江景,毛泽东即兴出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周恩来才思敏捷地想到湘江对岸的天心阁,脱口对出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两位伟人珠联璧合的联对,一时传为佳话。
橘子洲,坐落在湘江之滨,如同一艘东方巨轮,它不仅是长沙的地标名片,而且是沟通和传播湖湘文化的桥梁。千百年来湖湘岁月的悲欢,湖湘人文的脉络,就在这一洲一水上滋生、繁衍。继往开来,橘子洲还将承载厚重的湖湘文化,引领时代浪潮,驶向更为广阔、灿烂的明天……
(作者系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周小雷
责编:李玉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