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3-02 10:47:4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陈中化
时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在西莲茶业有限公司的基地里,村民们正抢抓时机,移栽“西莲1号”茶苗,栽好的小茶苗一行行整齐排列,绿绿的充满生机,赋予了初春新的希望。
在西莲茶业有限公司罗子岭茶叶基地里,20多名村民们正挥锄铲土,忙着拉线、刨沟、打窝、栽苗、盖土、压紧,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为提高茶苗的存活率,西莲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怀廷现场给村民们传授茶苗移栽技术。西莲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怀廷说:“我们公司今年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计划新栽种‘西莲1号’110亩,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提升茶叶品质,茶园投产后,每亩产值比同类其他品种产值增加30%。”
“西莲1号”是由西莲茶业公司和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联合选育研发的优质茶树品种,目前已获得湖南省品种认证和品种权利证。由于大叶种的品种特性,其加工的白茶、红茶滋味醇和、花香浓郁,产品特色鲜明,是加工桑植白茶的优秀品种,对提升桑植白茶品质、增强桑植白茶特色与差异性有重要作用。
“经检测,结果显示‘西莲1号’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分别为44.61%和32.25%,高于常规的茶品种,除此之外,还具有耐泡度高的显著特征,茶叶至少可连续冲泡8次,市场反响非常好。”唐怀廷告诉记者,湖南茶叶研究所正在对“西莲1号”产品成分及价值进行进一步研究,该品种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推广潜力,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专家为产品定价3万元一斤。
“‘西莲1号’耐寒性强,免疫力高,适应范围广,移栽成活率高。”湖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刘振告诉记者。罗子岭茶叶基地本是一片荒坡地,土壤贫瘠多砂石,不适宜种庄稼。唐怀廷根据品种特性,通过流转土地,开垦荒坡地改种茶树苗,周边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资金,还可以在基地里务工赚钱,等到茶园投产后,还可以通过采茶赚钱,昔日的荒山成为如今的“金山”。
“我家就住在基地旁边,年纪大了,不符合外面的招工标准,在这里做工离家近还不累,等茶叶开采后还能采茶挣钱。”74岁的吴冬翠告诉记者,她在基地里务工每天能得到110元收入,每年可获得采茶收入7000多元。
“西莲1号”是在桑植县西莲选育出来的初生代,所以品种命名为“西莲1号”。1991年,村民在采摘茶叶时发现从“西莲1号”母株上采的茶叶与其它的茶叶不一样,芽头粗壮、叶大而厚、颜色绿且毫多,西莲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唐兴次便有意识地对该株茶树进行培育,后经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研究,发现该品种为三倍体茶树品种,是全省范围内发现的第一株三倍体茶树品种,是国家级茶树良种。2007年至2009年,西莲茶业有限公司通过培育新建“西莲1号”基地30亩,现作为茶苗培育的母本园,既要边采摘做实验,又要留枝条做发展,现共有苗圃基地6亩,每年可育茶苗60万株。
经过两代人的精心培育,和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专家的指导,西莲茶业有限公司积累了成熟的茶苗培育和移栽技术。近年来,公司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目前该公司已建“西莲1号”基地230亩。
“下一步,公司计划通过免费提供茶苗的方式,发动周边群众栽种‘西莲1号’,发展‘西莲1号’茶叶基地600亩以上,依托我们桑植本土优质品种的优势,为‘桑植白茶’品牌成为全国甚至全球一线品牌贡献一份力量。”西莲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怀廷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发家致富,助推“桑植白茶”发展。
(一审:上官智慧 二审:宁奎 三审:廖声田)
责编:上官智慧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