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4-01 09:20:40
文/李汉军
我本是一理工男,参加工作三十多年,从未干过舞文弄墨的工作。近些年来,有点时间就看看书,主要是缘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一。学习之后,也感收获不少。
最近学习了一些诗词,涉及到关于“老去”的话题,归结起来,我感觉古人有三种境界。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境遇,有对生命老去的感叹,但又何尝不失为一种随遇而安呢。元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咏苍髯》:“青丝白发一瞬间,年华老去向谁言。春风若有怜香意,可否许我再少年?”诗中表达的更多的是对年轻的眷恋,对老去的无奈。或许,诗人还有一些想做的东西,因尚未完成而遗憾吧。曹操的《龟虽寿》显然又是一种境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豪情壮志,溢于言表,告诉我们:只要干劲在,年龄不是问题!
2021年的“五一”节,我参加工作时的老单位:湘潭市整流器厂的同事们,在华都为我们四对同年进厂的大学生举办结婚三十年的集体庆典,女儿从南京赶回湘潭,代表孩子们讲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句就是“要好好努力,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是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的倡导,激励着一代代清华学子发愤图强、报效祖国。
我的一位领导给我讲过一个观点:“一个人在工作岗位的黄金时间其实是很有限的,一定要珍惜好这个平台,多做点事,少留点遗憾。”我很认同。现在党中央提出: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啥也不说了,只争朝夕吧!
(作者系湘潭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编:胡孟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