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鸟⑤清明——代表鸟:鹰鹃

杨军 赵永贵 龚军 刘芬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4-06 08:17:13

4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为一年中的第5个节气。《岁时百问》一书对“清明”二字作如下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意谓在这段时间里,雨水较多,空气清洁,气温回升,阳光充沛。

鹰鹃常常隐藏在树林中鸣叫。李剑志 摄
鹰鹃常常隐藏在树林中鸣叫。李剑志 摄

在许多人心中,清明是惆怅和伤感的代名词,透着春天的阴冷和寂寞。人们在清明扫墓,表达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清明前后,杜鹃花开,杜鹃鸟来,这是大自然准备的凄美相遇,也给杜鹃鸟赋予了悲壮的色彩。

鹰鹃 经常穿梭于树木之间。张德松 摄
鹰鹃经常穿梭于树木之间。张德松 摄

鹰鹃,又名大鹰鹃、鹰头杜鹃、子规,属于杜鹃科杜鹃属的鸟类。它们外形似鸽,但稍细长。嘴峰稍向下曲,羽色极似苍鹰,飞行的姿势似雀鹰,经常穿梭于树木之间。虽然它从外形上可能会与鸽子、鹰等搞混淆,但是只要发出声音,你就能确定它是属于杜鹃科的鸟类了。

鹰鹃鸣声清脆响亮,声似“米贵阳”。龚军 摄
鹰鹃鸣声清脆响亮,声似“米贵阳”。龚军 摄

“米贵阳”的歌唱家。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曾写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夏季节,鹰鹃彻夜不停地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它们的鸣声清脆响亮,为三音节,声似“米贵阳”,每次开唱时嗓音还较为低沉,但是渐渐的就开始拔高了声调,显得急促起来,因此也有人称它为三声杜鹃。听过“米贵阳”的人不少,但见过鹰鹃的却不多,因为鹰鹃常常是隐藏在树林中鸣叫。

鹰鹃羽毛色泽与苍鹰相似。李剑志 摄
鹰鹃羽毛色泽与苍鹰相似。李剑志 摄

“不筑巢不孵蛋的鸟”。成语“鸠占鹊巢”里的鸠,并不是指斑鸠,一般认为成语中的“鸠”是杜鹃科的鸟类。与杜鹃科的部分鸟类一样,鹰鹃也属于巢寄生的鸟类。鸟类巢寄生,是指巢寄生鸟类将卵产在宿主巢中,让宿主替其孵化和养育后代。鹰鹃自己并不会主动建造巢穴,其外形和行为与鹰相似,在选择宿主时会先惊吓赶走宿主,再趁机产下卵,并将宿主的卵叼走一枚。常见的宿主有喜鹊、鹛类、鸫类、鸲类等鸟类,它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鹰鹃孵蛋、育雏。

策划:杨军 赵永贵

文案:龚军 刘芬

图片提供: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责编:陈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