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大祥区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乡村因“数字”更美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7-31 09:16:05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昌小英

通讯员 曾翔 胡晓建

“智慧”种植,坐在办公室刷刷手机,就能对蔬菜、花卉的长势了如指掌;“智慧”治理,大数据、网格化帮助事务处理快速有序;“智能”教学,AI智能课、城乡互动课堂,让农村孩子学有所乐、学有所成……邵阳市大祥区,“数字”正在改变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0年10月,大祥区先试先行数字乡村建设,实现数字强农、数字治村、数字惠民,建设成效明显。鉴于邵阳市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中统筹组织有力,大祥区数字乡村建设在2022年全国终期验收中取得全省第1名、全国第59名的成绩。 

智慧农业富民强村

“传感器检测到土壤钾含量偏低,要施肥了。”7月25日,大祥区城南街道台上村,邵阳市花博园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欧阳看,在办公室里翻着手机,利用微信小程序“智慧云”系统了解花卉绿植的长势及花园灌溉、施肥、温度等指标,并线上完成浇灌、施肥。

“我们全园都运用智慧灌溉系统开展数字化种植,实现精细化管理,减少60%管护人员,同面积灌溉比以前节水70%,作物成活率提高30%。”欧阳看说。

台上村曾属于省级贫困村,依托数字建设,该村引进9家农业企业,建成电商直播中心,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电商”的发展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到8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3.5万元。

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大祥区做强“智慧农业”,投入专项资金打造数字田园综合体1个,引导区内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入资金1.9亿元,建设智慧农业生产设施,全区建成智慧农庄5个、智能保鲜冷库30家、智能大棚6个;找准果蔬、花卉农产品发展定位,打造“宝庆朝天椒”等6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建成数字经济产业园、跨境电商平台及50个益农社,47个电商服务站,形成农产品电商销售体系。

智能化农业生产经营手段释放数字红利,去年,该区农产品电商营销额达3.24亿元,全区新增农业产值48.8亿元。

数字赋能城乡治理“一张网”

大祥区城北街道西外街社区居民刘登,是“大数据”给了他第二次生命。7月22日下午,刘登干完农活沿河边小路回家,走到桂花桥下,因中暑体力不支晕厥倒地。

“有人靠近危险水域!”此时,河边的防溺水系统摄像头监测到刘登的情况,系统自动向区域网格员唐哲伟和大数据中心报警。唐哲伟马上赶往现场查看,指挥中心调度员也通过大屏幕实时查看救援现场,并在平台上呼叫120急救车,采集刘登个人信息,提前通过系统帮刘登在医院挂号建档。因发现、救治及时,刘登当晚平安回家。

2020年以来,大祥区依托覆盖全区各领域的监控系统,开发建设数字乡村大数据中心,采集30余万人、13万栋房屋信息,打通33个部门信息数据壁垒,串联全区14个乡镇街道、98个村(社区)数据资源,构建起区、乡、村、组四级联动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实现城乡治理“一张网”。同时,建立全域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将全区划分为629个网格居民群,11万村(居)民入群,第一时间推送惠民政策、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反馈的难题,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向村里反映问题,很快就有人回复。”板桥乡龙头村村民张勇介绍,半个月前,他发现村组道路有一处路基塌陷,拍照发到村组微信群,网格员姚城看到后立即回复收到,并将问题上报给乡里,乡干部与交通部门协调,问题及时解决。

去年来,该区大数据平台交换数据16.4亿余次,网格化管理平台解决问题5281件、化解各类矛盾5300余起,全区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8%。

AI为农村学生打开知识新世界

暑假期间,大祥区雨溪中学学生孙诗慧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人工智能暑期夏令营,免费学习编程。教师杨淑红介绍,在该班学习的学生,35%与孙诗慧一样,来自农村学校。

教室里,孙诗慧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她自己搭建校园安全模型系统编程。“通过编程,能让摄像头具有人脸识别、黑暗补光、超声波检测遮挡等功能。”孙诗慧表示,AI教学新奇有趣,她乐在其中。

2022年以来,大祥区全面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落地,培训师资队伍,在全区41所义务教育学校100%开设人工智能编程课。建成31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实现城乡智慧教学“一体化”,1万余名学生受益。

为提升农村教育数字化水平,该区建成千兆光纤组网的全区教育城域网、总出口带宽达2.5G,建好农村学校互动分课堂27个,实现农村教师电脑“人人通”、班级触控一体机“班班通”、录播设备“校校通”。

“数字元素融入乡村生活的各个场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祥区委书记王俊表示,该区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弥补城乡数字鸿沟,激发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责编:达庆玙

一审:达庆玙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