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3-09-04 13:24:36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彭世明
“育人要用心用情,教书要尽心尽力。”这是娄底市双峰县城东学校教师朱素琴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从教26年间,她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当班主任,教初中数学、历史等课程,用心血和汗水培育出一茬又一茬优秀学生。
常启“充电模式”,为爱储能
为练好教书育人本领,朱素琴一直开启“充电模式”。1997年8月,中专毕业的她步入教坛,在甘棠镇最偏远的山区学校——桃林中学、赛田中学一待就是8年,后又调至青树镇中心中学任教,为乡村教育奉献了10余年最美好的青春。后来她又转战城南学校、永丰中学、城东学校等地,这些日子里,她在认真教好书的同时,从未间断给自己补充“能量”。她参加自考,获取了中文专科文凭,后又通过函授获得数学本科学历。她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挤时间阅读大量中外教育专家的论著,每年的读书笔记就达10余万字。她始终坚持参加国省市县组织的现场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及校本研修,完成计算机信息技术2.0培训,被评为优秀学员。仅近5年继续教育学分就达622分。
当好“慈母益友”,以爱育人
最能展现朱素琴爱心的是10来年的班主任工作,她坚持每天早晨第一个到教室,下午放学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当发现学生情绪有异常时,她总是耐心细致地询问并和他们一起找到解决的办法;学生生病时,她总是无微不至地予以关怀;就算学生们犯了错误,她也不是粗暴地教训一顿了事,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明白:老师是真正关心他、爱护他的。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她对学生给予真爱,学生回报她的是信任和依赖,有了心事学生会找她倾诉,班上有不良苗头学生总是第一时间向她报告,有难处总会找她解决,有快乐总和她一起分享。
很多家长和学生对职高有偏见,为了消除家长的顾虑,初三学生职高报考后,她晚上和周末挤时间多次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作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披星戴月成了常事。城南学校中8班学生黄丽的家长对女儿读职高思想不通,她“三顾茅庐”,有天晚上不小心掉入了她家的毛厕,看着沾满污秽、臭气熏天的衣裤,朱素琴当时连死的心都有了,但看到因我而哭成一团的学生和家长时,她装作若无其事。家长很不好意思地对她说:“朱老师,以后就不麻烦你来了,我一定送我女儿去职业中专。”
她的学生把她当成了慈母、益友,很少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她所带的班级正能量足,凝聚力强,学风浓,学生学业成绩好。
在城南学校,她所带的中21班综合实践汇报《走近曾国藩》获学校一等奖,中41班的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让我们爱上篮球吧》获学校一等奖。中8班广播操跑操比赛、歌唱比赛获得年级第一名。
在永丰中学,她所带的135班七年级田径运动会总分、文明班级总分、广播操、跑操比赛的均获年级第一名,《花木兰》获学校第一届读书节汇报演出一等奖。
力促“全面开花”,因爱更美
“用爱浇灌每一位孩子,让他们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是朱素琴孜孜以求的目标。
她潜心钻研课程标准,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常规工作精益求精,力求教学方法切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匠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心授课,并用PPT辅助教学;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积极开展培优辅差工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扣“双减”向课堂要质量,以“小组合作”模式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创建高效课堂。摒弃题海战术,实行分层作业。坚持写好每堂课的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提升。利用下课或自习课,对成绩相对落后的“潜能学生”进行辅导,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经常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通过家访共商教育方法,力促学生健康成长。
天道酬勤,历年来,她所任教的科目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永丰中学,她所带的中8班7人考入双峰一中;中17班有11人上双峰一中分数线,其中一名学生还考上了双峰一中和森班。
朱素琴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教育新闻,有10余篇新闻报道在《中国教育报》《科教新报》、湖南教育网等权威媒体发表。撰写的论文在《湖南教育》《娄底教育》等杂志上公开发表,获省市奖励的论文有数十篇。她还参与省级课题研究,多次上公开课、示范课,辅导青年教师参与各种竞赛屡屡获奖。
2020年春季,疫情形势严峻,朱素琴在家里架起“空中课堂”,实施线上教学,落实“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要求,有效完成录课、线上讲解、线上作业批改等系列工作, 学生不但学业没有落下,还强化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因工作出色,朱素琴获得了县骨干教师、双峰县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近5年年度考核3年为优秀。
责编:刘芬
一审:刘芬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