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9-14 10:10:14
聂沛
“走走走,看戏去,去晚了可就占不到好座位了!”9月13日,刚吃过晚饭,衡阳市石鼓区角山镇利民村村民曹春凤,拉着家人赶场子追星。
当晚,衡阳湘剧“送戏曲进万村”惠民演出在角山镇火热上演。
“手引金针绣嫁妆,半是喜来半是羞……”台上,衡阳湘剧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衡阳湘剧公司”)青年演员刘娜正在表演《柜中缘》选段。她唱做俱佳,表演谐趣,洋溢着亲切活泼的生活气息。
刘娜
刘娜,今年29岁,衡阳县井头镇人。她12岁开始学湘剧,师从湘剧名家王阳娟。如今年纪轻轻已是衡阳湘剧公司的“台柱子”。
今年5月底,刘娜凭借精湛的表演,在“湘戏新角”2023全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中获得“十佳新角”称号,是近30年来衡阳湘剧演员取得的最好成绩。9月8日,全省“十佳新角”联袂登上央视11频道《青春戏苑》C位强档节目,刘娜代表衡阳湘剧作了4分27秒的精彩表演。
小身体有大能量
对戏曲最初的印象,刘娜说,村里有人过生日请来的戏班子,是外公摇头晃脑眯着眼、陶醉哼唱的小调。听得多了,刘娜也学会了一些身段动作,有时还会披上床单充当戏服,给家人唱上几句。
“那时候只觉得戏曲演员的衣服好看,唱腔婉转动听。”刘娜说。
也许是因为这份对戏曲纯粹、懵懂的爱,12岁时,刘娜被家人送到衡阳艺术学校学习衡阳湘剧。
“刘娜悟性高,一点就透,又肯刻苦去学,是个好苗子。”班主任介绍,在衡阳艺校学习的4年时间,刘娜坚持每天至少训练14个小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6岁进入衡阳湘剧团后,刘娜没有选择“躺平”,依旧刻苦训练。
她说自己的唱功不好,便找剧团的乐队老师请教,每天跟着吊嗓子、练唱功;想在戏曲表演上有更多的可能和突破,就每天在网上看戏曲名角的表演视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扒着学,一句词一句词学着唱。
“别看刘娜瘦瘦小小的,但她对衡阳湘剧的那份劲头非常足。”搭档刘斌介绍,刘娜的戏服加头饰将近有10斤,戏服夏天闷热,冬天又不保暖,但从没听刘娜抱怨过。
从“懵懂新人”快速成长为“老戏骨”,不仅有刘娜自身的努力,更有衡阳湘剧公司的帮助和支持。
衡阳湘剧公司十分注重培养像刘娜一样的青年演员,定期安排青年演员外出进修学习,鼓励青年演员多参与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代练,进一步增强戏曲表演水平。每年年底,还会举办青年演员考核,激励他们精业务、强本领。
10天啃下硬骨头《思凡》
梨园行当里有句话:“男怕《夜奔》,女怕《思凡》”。
《夜奔》和《思凡》分别是昆曲中武生和旦角最难演的戏。《思凡》讲述的是小尼姑色空年幼多病,被父母送入仙桃庵寄活。色空不耐拜佛念经的寂寞生涯,私自逃出尼庵。全剧一人到底,身段繁重,姿态多变。前半剧以唱腔细腻及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主,后半剧则着重在身段功夫,非常考验演员的唱、演功力。
5月11日晚,2023全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复赛落幕,刘娜以小组第一的好成绩冲击决赛。决赛于22日晚举行,需要演员在十天时间内排演一出新戏参赛。刘娜选择的新戏便是《思凡》。
刘娜在2023全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决赛上表演《思凡》
“其实之前有在其他比赛中表演过《思凡》,但是当时用的是昆腔,而这次要用湘剧高腔,二者的唱法、身段完全不一样。加上《思凡》是师父的看家戏,要上台表演好它,我压力非常大。”刘娜介绍,因为扮演的是一个小姑娘,要将那份天真、稚嫩、懵懂拿捏得刚刚好。就拿眼睛来说,太大了显得凶,太小了又太媚。
为了这份“刚刚好”,刘娜从早上8时练到晚上10时,王阳娟更是特地赶来手把手教学,从圆场、念白到手指、佛珠,再小的微表情也不错过。
巨大的体能消耗,让刘娜10天暴瘦了10斤。决赛结束后,脱下10斤的戏服,刘娜仅有82斤。
传承弘扬衡阳湘剧
不仅要唱好衡阳湘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衡阳湘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娜身上还有份沉甸甸的责任:传承弘扬衡阳湘剧。
2019年以来,刘娜积极参加“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活动,到人民路小学、都司街华耀小学免费为孩子们上衡阳湘剧表演课,教他们衡阳湘剧的基本动作和简单唱段。
“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它、爱上它。”刘娜说。
刘娜(右一)在人民路小学教孩子们表演衡阳湘剧
为大力传承衡阳戏曲文化,近年来,衡阳市更是为湘剧团、祁剧团、衡州花鼓戏剧团、歌舞剧团等四大剧团每年提供100万元的创作经费,衡阳文化艺术中心特设立大剧院、小剧院,为戏曲工作者在内的文艺工作者提供排练、演出场地,衡阳市文旅广体局加大对基层院团的扶持力度,加强坚持以“出人出戏出精品”的工作导向,大力培养青年人才,为文艺工作者外出学习、比赛提供多重支持。
还举办精品化、项目化、特色化系列戏曲演出,开展“周末百姓剧场”“广场旬旬演、社区周周乐”“戏曲进景区”“非遗三进”等系列戏曲主题文旅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了“白天观景、晚上看戏”的独特旅游体验。深挖传统文化与场馆优势,积极探索“戏曲+美食+茶饮+文创”模式,助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特色文化品牌,为“文旅兴城”发展战略注入新活力,从而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热”起来、“亮”起来。
责编:聂沛
一审:聂沛
二审:徐德荣
三审:李茁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