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领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调研丨慈利,如何实现旅游差异化发展

宁奎,上官智慧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9-21 01:01:23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奎 上官智慧

【核心提示】

慈利县地处张家界东部、武陵山脉东部边沿、澧水中游,有“金慈银澧”“湘西门户”“张家界东大门”之称。

慈利县城 慈利县委宣传部供图

依托良好的绿色生态资源、红色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慈利县在张家界山水旅游中寻求差异化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峡谷”“温泉”为核心的知名旅游品牌和“一带两区多点”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先后获得“省旅游强县”“省旅游扶贫示范县”“全国休闲旅游度假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多张旅游名片。

今年上半年,慈利县旅游接待人数398.0132万人次,同比增长165.98%;旅游收入39.8599亿元,同比增长142.54%。

【经验剖析】

旅游产品要更新,经营模式要创新

万米高空鸟瞰,张家界宛如一只舞动的蝴蝶。

慈利,就是蝴蝶右边的一只翅膀。

五雷仙山 杨年春 摄

作为张家界旅游重要一极,慈利有着不可比拟的山水资源——五雷山、星德山、云朝山,山山险峻;澧水、溇水、索水,水水清亮;万福温泉、江垭温泉、宜冲桥温泉,泉泉温馨。

“转一天足矣,没什么可逛的”,面对如此丰富的旅游形态,游客曾一度如此抱怨。

为何?

“面对不断迭代的旅游业态,各景区市场思维跟不上,守着资源过日子,缺乏新理念的带动。”慈利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思忠告诉记者,虽然处于湖南旅游龙头这个大市场,理念的落后,会导致基础设施、产品创新、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全方位滞后,“几乎全县旅游板块,都面临山水资源再度盘活的问题。”

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 向韬 摄

第一个杀出重围的,是张家界大峡谷景区。

依靠创下十个“世界之最”的玻璃桥,大峡谷一度成为全国旅游热点。但几年之后,热点降温,市场发展遭遇瓶颈。“守着现有资源过日子,不现实。”景区相关负责人罗克文说,想了很多招数,但效果不明显,“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拥抱市场,开发新产品上。”

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蹦极成为第一个打开局面的旅游产品。距大峡谷谷底近300米的高差,一跃成为世界最高商业蹦极项目。不少人远赴千里,只为来这青山绿水中尖叫一跳。

慈利大峡谷景区,游客正在体验飞拉达。向韬 摄

紧接着,玻璃滑道、高空滑索、彩虹湖游船、爱享飞VR、雕塑电梯、攀岩、飞拉达等项目陆续开放,大峡谷景区再度火热。今年暑期接待游客76.22万人,同比增长67.55%。

通过现代科技,制造南方难得一见的冰雪世界。慈利冰雪旅游已成为张家界旅游的又一张独特名片。

身体微倾,疾驰而下。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的张家界冰雪世界,体验了一把滑雪之乐。

冰雪世界滑雪场,小游客正在体验滑雪  向韬 摄

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张家界冰雪世界,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可同时容纳1000人进行滑雪滑冰等雪上娱乐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初级滑雪道及高台跳雪、单板公园雪道的滑雪者,网红雪圈、雪地坦克、雪地单车、雪地碰碰球等人气雪上游乐项目,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产品要更新,经营模式也要创新。

万福温泉、五雷山、地缝景区曾都是独立景区,地理位置不相邻,产品类型不同,市场理念更是不一样。3个景区在经营上面临种种困境。

万福温泉 杨年春 摄

“对此,3家景区成立了一个营销团队,对产品设计、旅游营销、线路规划等进行统一谋划。未来,3家景区还计划成立一个集团公司,进行全面管理。”万福温泉度假村总经理卓军平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强化景区间的联合运营,县里计划在万福温泉和五雷山景区之间修建一条7.8公里的快速道。

一泉一山一谷抱团发展,已逐步走出不温不火状态,越来越多来张家界旅游的团队与自驾游游客,均将其纳入行程的重要目的地。

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彰显文化价值

有着百年历史的溪口老街,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曾是一处商业重镇。

6月4日,慈利县溪口镇樟树村,村口依旧挺拔的“红军树” 向韬 摄 

繁华远去,这里落寞了很长一段时间。

随着旅游发展,一群群游客到来,老街重拾往日荣光。

9月28日,首届慈利乡村文化旅游节将在这里举办,民间传统文体活动挑战赛、“为红军亮盏灯,为家人祈愿”活动、长龙月饼宴等文化活动,将再现传统乡村集市的热闹。

板板龙灯 杨年春 摄

红军整编的故事,代代相传;艰苦奋斗的精神,历久弥新;五雷山上的钟声,悠久绵长;汉戏悠扬的唱腔,余音绕梁……厚重的历史让慈利沉淀为一方文化沃土,也给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如何让镌刻着厚重文化印记的这座湘西北县城,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慈利县抢抓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张家界举办机遇,加快文化旅游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彰显地域文化价值。

“起灯咯……”9月19日,龙潭河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板龙灯展演现场,随着浑厚的号令,百米长龙顿时起舞,锣鼓、唢呐、龙步号子响起,鞭炮齐鸣。

这一流传百年的文化遗产,今年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亮相,全国人民领略了板板龙灯的盛世之舞。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慈利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着力开发“传统武术+传统医药+温泉”新产品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品,打造“非遗养生之旅”“非遗研学之旅”“非遗体验之旅”等新业态,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万福温泉 慈利宣传部供图

岩泊渡红薯粉丝、洞溪七姊妹剁辣椒、牧羊冲甑蒸茶、麦酱、老棚古法造纸等,以传统工艺制作的原生态产品投入旅游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累计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

文旅融合,并非简单的“1+1”,而是相互“成就”。文化给旅游赋能,旅游给文化提供变现渠道,文旅融合催生精品内容和消费热点新业态。

3个行进式实景户外剧场,近千台激光投影、灯光、雾森和互动设备,为传统山水游增添别样乐趣……2022年8月,九歌·山鬼文化旅游景区一开园,便一炮打响。

演出以屈原的《楚辞》中《九歌·山鬼》篇章作为故事主线,融合湘西神话及土家族、苗族的传说故事,将慈利自然资源与传统文化、高新科技相结合,将迷幻光影与武陵山水虚实结合,神话元素和民俗风情巧妙交融。九歌·山鬼文化旅游景区面世,弥补了慈利县文化演艺市场的空白,带给游客更多的旅游选择、更好的旅游体验。

推进“旅游+”,拓宽旅游业态“基本盘”

9月20日,慈利县溪口镇樟树村,前来采摘水果的自驾车络绎不绝。秋天,村里的葡萄、梨子都会迎来热销。

慈利县溪口镇樟树村,游客在体验“丛林穿越”低空网项目 向韬 摄

在这里,游客可瞻仰“红军树”、苏维埃政府旧址,聆听感人的红色故事;钻进葡萄架下,品累累硕果,分享种植技术;来到澧水河边,看碧水荡漾,赏两岸秀色;到原生态餐厅,品尝村民自种自炒的家常小菜……

“长张高速把长沙、常德等沿线以及本地大量游客带到了村里。每逢周末与旅游旺季,村里来百把台车是常态。”村党支部书记王林元说,通过旅游带动,村民去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5万元。

旅游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慈利走出了一条全域旅游与城乡统筹、产业融合的发展道路,多功能复合型旅游产业“矩阵”逐步显现——

户外达人的”新宠“红岩岭,慈利15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杨年春

推进“旅游+农业”。利用土地富硒优势,推出全省首个县域公用品牌“硒有慈利”,将稻米、茶叶、果蔬、蜂蜜、药材等进行综合开发。全县杜仲产业年产值达10.57亿元,并取得了20多个注册商标及专利,“中国杜仲之乡”的品牌愈发闪亮,“慈利杜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推进“旅游+研学”。大峡谷景区、冰雪世界、禾田山谷等景区景点,依照自身禀赋开发研学产品。综合自然、生态、运动等要素,串珠成链推出两条研学线路,研学热度持续升温。仅冰雪世界一家,去年3月以来就累计接待3万名学生。

悬崖花开1号营地 慈利县委宣传部供图

推进“旅游+康养”。重点打造温泉康养、森林康养、农旅康养、中医药康养等系列康养产品,康养资源优势不断彰显。今年8月,一场非遗中医药康养旅游活动,为慈利县广福桥镇三王村带来2000多名游客。康养带动村里农特产品销售、住宿、餐饮。

“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服务”……众多旅游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的“基本盘”越拓越宽,“根系”越扎越深。

慈利县委书记侯铁夫表示,慈利将继续围绕以“峡谷”“温泉”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坚持张家界东部文化旅游休闲带定位,打造系列有亮点、有市场的旅游项目,为湖南“奇秀山水名片”增添慈利色彩。

【发展感言】

既要积极“蹭饭”,又要自己“做饭”

慈利县委书记 侯铁夫

县委副书记、县长 朱爱民

慈利是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张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其他几个区县,慈利旅游业名头还不够响亮,与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还不相称,慈利旅游这把火还可以烧得更红、更旺。

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山水洲城正蝶变重生  杨年春 摄

身处张家界旅游的“流量圈”,慈利大力发展旅游业,既要积极“蹭饭”,又要自己“做饭”,着力培育休闲文旅产业发展集群,打造张家界东部休闲文化旅游带。

打造休闲文旅产业高地。紧密结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充分考虑产业布局、业态植入,谋划包装县城澧水夜经济带,发展壮大万福温泉产业集群,在县城打造集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展览、教育、演艺、商业等为一体的休闲文旅产业高地,实现休闲文旅产业与县城规划布局深度融合。

打造东部康养产业增长极。充分发挥以三官寺、阳和、溪口、甘堰4个乡镇为主体的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天子山等核心景区周边的区位优势,依托三官寺境内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结合区域内玻璃桥、露营、山地赛车、户外拓展、冰雪体验、攀岩、休闲农业、沉浸式夜间游等各类旅游新业态以及星级酒店、民宿客栈高度集中的特点,重点发展极限运动、冰雪运动、康养农庄、文化民俗、高端旅居等康养项目和服务,打造东部康养产业增长极,构建串珠成链、区域联动的休闲文化旅游新格局。

打造休闲文旅产业精品线路。深度挖掘以“星火之源、峥嵘岁月、古韵红土”为载体的红色文化资源,以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渔浦书院、袁任远故居、张沈川陈列馆为核心的一大批革命教育基地,打造3条休闲文旅产业精品线路,统筹开发沉浸式演艺、街区式体验、场景式呈现、拓展式训练等一系列有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一体发展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寓教于乐的休闲文旅产业。

打造休闲文旅产业度假目的地。立足慈利县优美的山水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适宜的气候条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杜仲之乡、温泉之乡的响亮品牌,大力发展万福温泉、江垭温泉等“温泉+中医药”康养产品,建设中医药特色专科康养小镇,大幅提升万福温泉小镇作为“湖南省首批中医药康养精品线路”和“中医药康养体验基地”的知名度;整合张家界地缝——赵家垭水库的生态资源,大力建设避暑疗养基地,努力让慈利成为广大游客度假旅行的理想之地、首选之地,逐步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度假胜地。

稿件原载于《湖南日报》2023年9月21日04版

责编:向韬

一审:向韬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