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东山镇:掀起长江入河排口整治“利剑”行动高潮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9-27 14:19:5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7日讯(通讯员 黄玄峰 邹全)华容县东山镇是“长江入湘第一镇”,“绿水青山”是东山人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近年来,东山镇以“乱建、乱占、乱堆、乱采”为重点,扎实开展长江岸线专项整治“利剑”行动,一改之前砂堆如山、垃圾散落、尘土飞扬的乱象,还“绿水青山”清秀面貌,展现了“因水而兴”新担当。

“以前这里的那个水啊,吓死人,这边垃圾乱扔的,那边污水乱排的,搞得这块位置乌烟瘴气!”住在塔市驿社区的金大爷指着一处长江入河排口愤愤不平地说道。

长江入河排口污染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长江沿岸上游环保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

“后来镇党委政府,下了大力气,镇村干部撸起袖子一干就是五年,才有今天这‘绿水青山’的清秀面貌。”塔市驿社区的村干部带着满脸的自豪笑着说道。

为深入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治理,东山镇实地开展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逐一排查污水直排点、雨污混接点,因地制宜确定污水纳管方案,封堵污水直排口,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沿江8个村(社区)的生态、生活环境进行了大改造,共维修、黑化沿江道路32.7公里,完成三格式化粪池改造3000余户,同时对长江沿线1000米范围内的畜禽实行全部退养,对沿岸所有湖泊和水库禁止投肥养殖,针对周边企业违规堆放垃圾现象,由执法部门上门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压实村(社区)、企业责任,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此外,还通过集中污水处理等工程,使长江沿岸的水质得到了提升。

今年,为进一步增强长江入河排口的整治效能,东山镇开展了长江华容段入江干渠水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河口、河滨湿地建设工程,分别在战备渠入友谊渠始端、桑场渠入友谊渠末端建设2座河口型湿地,面积约为22000m²,同时在大荆湖低排渠河岸裸露、农田密集处建设2座河滨型湿地,实施面积约66000m²,通过人工湿地对战备渠、桑场渠和友谊渠水质进行净化,加强对长江华容段入江口水生态的修复和保护,推动各项环境管理措施的落实,达到提升长江华容段入江口水质,进而改善长江岸线群众生活质量的目的。

该镇分别在华洪运河、大荆湖低排渠、大荆湖排渠、友谊渠和战备渠建设河道生态护岸工程,累计长度13.2km,该工程的建设可起到均衡径流、防浪固岸、固定二氧化碳、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

针对农田退水污染,东山镇对连通长江华容段各排渍口河渠水系的某农田沟渠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沟渠改造建设,累计建设规模18.2km。东山镇政府严把建设质量关、安全关,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行业规范与设计标准,严格落实施工扬尘防控各项要求,施工过程中一并彻底清除建筑垃圾、树根、石子,切实保证栽植质量和景观绿化效果。截至目前,已按时按质完成13个长江排口整治,长江沿线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东山镇党委书记谢绍峰介绍:“开展长江入河排口整治“利剑”行动是实施‘守护好一江碧水’、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要高度重视整治工作,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筑牢长江生态安全屏障。”

责编:王相辉

一审:徐典波

二审:颜石敦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