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1 12:11:21
问道殷勤日无闲
——刘泽荣《问道》首发暨学术讨论会致辞
文/张楚务
刘泽荣(别署江南一痕)是我的乡友,同是行伍出身,小我两岁,生活,成长历程我们有许多相似之处。长身体时吃不饱饭,上学时近十年动乱停课“闹革命”,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后又碰上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地方各级部门对转业干部的态度存在偏见,军转干部在地方工作是极艰难的,转业军人能在地方站住脚,混下来并有所成绩,全靠其在部队养成的那种敢打敢拼的精神,锲而不舍的学习态度和服从大局的博大情怀。
情苦虑深莫计较,问道殷勤日无闲。经过数十年的艰辛探索与实錢,年近七十的泽荣兄终于在他钟情的书法篆刻艺术问道途中有所收获。
《问道.印人创作背后的文心思维》(简称《问道》)这本大型文集,今天终于与大家见面了。《问道》记载了泽荣兄四十几年于书法篆刻艺术学习、创作、研究、批评、成长的过程。所载的书法篆刻作品、文章都极具思想高度与精神内涵,体现了一种文化的力量。
《问道》分四个类别: 第一部分是“我印我说”。刻印情动形言,取会风骚,借助想象,联想,夸张的美学精神追求形神兼备的境界,泽荣兄做了成功的探索。
2018年10月,湖南省九歌书画院组织艺术家到洪江古商城采风写生,泽荣兄是其中一员,其间的一场笔会安排在古商城“青楼”举行。室内琴瑟袅袅,翰墨飘香,窗外古商城笼罩在烟雨之中,泽荣兄挥刀创作了一方“烟雨洪江”印作。此时情和境,洪江的历史与当下在其胸中搅拌,碰撞,融合,凝聚,化为一股激情,一种冲动,一种心电图式的身体脉象,一挥而就。节奏、比例、对称、和谐、生动多样的形式美展现眼前,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第二部分“艺途足音”,是作者为众多艺术大家的刻印、酬唱交往的故事。记人记事,谈印谈情,可谓中国印坛一段传记史。如他同中国楹联大家余德泉先生往来,并为其刻“余德泉印”“学而不厌”印,余老得到这两方印作后旋即赋诗赞扬,并书写相赠。为中国书坛大家沈鹏、周而复、刘江、周俊杰、王超尘、颜家龙、张锡良、姜寿田等一百多位刻印,与部分官、商大佬交往直接扩大了视野。
第三部分是“思游八荒”。收录作者十八篇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书画篆刻理论文章。其中,有大部分文章在中国书画报、书法艺术报、艺术中国等专业刋物上发表。展现了泽荣兄在篆刻书法学习创作中,勤于钻研,善于思考的开拓精神与创新智慧,是他综合知识的长期积淀所至。文章观点新颖,论据充分,给人以思想启发。如关于"形意篆书”的创作理念,“意向齐派篆刻”的探讨,“无主题书写观”的提出,李立“飞白篆”书法探奥等等,都具有很高的学术前瞻性和学术价值。这在湖南,乃至于全国书法篆刻家中均属少见。
第四部分是“诗文抒怀”。记述自己,家人,学生,军旅生涯,洞庭印社创建及游历诗草,这部分篇幅不多,但却是一个艺术家的人文情怀,学养的高地。
我平时很少见到泽荣兄写诗,在《问道》中的几首诗还真让我刷新认知,真情感动。诗的平仄、音韵和情感都有一流的表达。尤其是在诗的写作形式上他有自己的“自家法”--即古诗新韵。在长期的写诗探索之中,他认为格律诗虽好,但在当代文化语境之下,声韵已发生了翻天翻覆地的变化,古韵在现代生活中使用极少了,严重影响了诗境的个性表达。因此,用现代汉语言拼音四声押韵比较顺畅,且简单易学。所以,在他的诗中,很多的是“押韵不合辙,对偶不对仗。”。在诗的格式上他以古诗的七言、五言为主,在遣词造句上更加灵活自由。文言文“有日无闲”是励志篇,生逢盛世,不负韶华,表达一种“悬梁刺股”之决心;“有容乃大”“我的青春枪做主”等都展示了其立志高远,宽容大度,才情横溢,意志刚强的男子汉形象…
当然,此道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刻苦学习,努力创作实践和社会化生活历练的由技入道。没有坚实的、娴熟的技的锤炼,就无望道的踪影,甚至无法感受道的存在。问道殷勤,有日无闲。便是他工作,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
泽荣兄成功践行了九歌书画院“专家治院,学术立院”的宗旨,他是画院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责编:陈诗雅
一审:陈诗雅
二审:文治凯
三审:杨桂清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