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之名变迁史

  《文萃报》   2023-11-09 09:53:54

“长沙”二字,可追溯至《逸周书》中“长沙鳖”的记载,说的是西周时的事。这只“长沙鳖”引发了一个弑君惨案,但同时又演绎出了一则“让贤”美谈和一个“染指”的典故,以及“食指大动”和“染指于鼎”两个成语。不过长沙历史上也叫过别的名字,比如京剧《镇潭州》所提到的“潭州”,就是长沙从隋朝至明朝初年曾使用过的名字。不过今天的长沙人对于潭州已经很陌生了,提起“潭”,总想到湘潭。潭州是如何消失在历史舞台的呢?这笔账要算在朱元璋头上。

给长沙改名叫潭州的,是隋文帝杨坚,时间是开皇九年。这一年南陈灭亡,南北统一。南朝大部分时期,长沙城里挤了州、郡、县三级官署,即湘州、长沙郡、临湘县,这个临湘也是长沙的曾用名,但和今天岳阳的临湘没有渊源。杨坚大刀阔斧,把原来的三级行政区划砍成两级,取消了郡的建制,长沙郡于是消失。不过长沙之名仍存,因为杨坚同时把临湘县改成了长沙县。在长沙县之上,还保留了州的建制,但不再叫湘州,而是改名为潭州。潭州得名,来自今天长沙、湘潭交界处的昭潭,这是昭山之下、湘江之中的一个深潭。

从隋朝至明朝初年的783年间,潭州的建制曾几度遭遇挑战。五代时期,马殷割据湖南,以长沙为国都,改潭州为长沙府。府和州一样,都是县以上的行政区划,但早期府的数量较少,地位也比州高。这是长沙府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但很快又改回潭州。至元十四年,元朝攻下潭州不久,把潭州升格为潭州路。天历二年,元文宗因为登基前曾在长沙停留的缘故,取“天子临幸”之意,把潭州路改名为天临路。

▲潮宗街,长沙最长、最古 老的麻石板路

因为元朝的行政区划实在太过复杂,朱元璋对此进行了简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便是大量设府。唐宋时是州比府多,到明清时就完全翻转过来了。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把天临路改为潭州府,又一次恢复了潭州的提法。不过这也是潭州之名最后一次出现在长沙历史上,因为八年之后的洪武五年,朱元璋把潭州府改名为长沙府。“长沙”二字,作为县以上行政区划的名字已经消失多年,朱元璋又把它捡了回来,可以说是一次复名。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和三千多年前的古人一样自称“长沙人”,朱元璋有一份功劳。 

《文萃报》2961期综合《长沙晚报》、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罗嘉凌

一审:罗嘉凌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