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露锋 2023-11-09 10:06:14
文/苏露锋
云从钟山起,却入钟山去。
借问山中人,云今在何处?
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
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
这两诗充盈着佛教的空无思想,其作者并不是哪位高僧,而是北宋改革家王安石。这也并不是他偶尔为之,而只是其众多禅诗之一。从改革家到佛禅诗人,从王安石身上,似乎可以窥见古代改革派和历次改革的宿命。
王安石为了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以其惊人的胆识和意志,发动了自商鞅变法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革。“天变不足惧,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他的改革宣言,也是他的精神信仰。这时的王安石,是何等的雄健豪迈,似乎泰山都压不倒他。
改革必然打破传统,调整利益格局。王安石的改革,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引发强烈抵触。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第一次被罢相,复相仍得不到更多支持,于熙宁九年(1076)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隐于钟山。
元丰七年(1084)春季的一场重病,使王安石更加消沉,觉得几年以来所经营的半山园和附近的几百亩田产,全是一些累赘,便把半山园改作僧寺——报宁禅寺,并把在上元县境所购置的田地一律割归钟山的太平兴国寺所有。王安石一家,只是租住秦淮河畔一个小小的独院。
王安石变法,历来有争议,褒贬不一。变法过程中确实存在弊端和不足,由于用人不当、急于求成,出现了新法扰民损民的现象,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去重敛,宽农民”“国用可足,民财不匮”大相径庭,而且造就了一批政治投机分子。但是,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总是利弊并存、瑕瑜互见。衡量改革的关键,是看社会主流和历史大势。实际上,新法的一些措施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得到社会认可。比如“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让国家财政收入得到高速增长,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将兵法”让大宋军队战斗力得到大幅提高,在和西夏的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
但是,保守派司马光上台执政后,却把新法比之为毒药,不择优劣全部废除,同时还对变法派进行无差别打击。
王安石听说司马光拜相,心情变得忧惧,常常绕床终夜,不能成眠。当他闻悉废罢“市易”“方田均税和“保甲诸法”时,还能强作镇定。及知“免役法”也要废罢,恢复以前的“差役法”时,王安石愕然失声道:“亦罢至此乎?”他不解:“免役法”是真正的利民之法,为何也要废除呢?
事实上,司马光对新法的看法过于偏激,有的纯粹是为反对而反对,把新旧党争,沦为意气及权位之争,不再着重于国政民生。不只是司马光和北宋朝廷如此,古代历次改革都没有走出权斗的阴影,改革派大都下场不好。前有商鞅被车裂、吴起被箭穿,后有张居正身后被抄家。专制体制中,理念之争的实质,是权力之争、利益之争。
“免役法”的废罢和“差役法”的复行,是元祐元年(1086)春季之事,其时王安石已在病中。继此之后,从开封传来的种种消息,使他更加忧心如焚,病情日益加重。
从55岁罢相到66岁去世这11年间,王安石常与高僧相伴,读经参禅。这个时期的诗作,摆脱了早中期的功利和进取,而呈现出空灵和虚无。从闹哄哄的官场,退到平静的山林,王安石看到世界是空蒙蒙的一片。正如前面那首诗所写:心中是空旷的,从哪里来,还到哪里去,无心寻找任何东西,这里本来就无什么可寻找。
王安石不是一个普通诗人,而是有政治抱负的改革家。与其他从官场败退下来遁入空门的失意文人不同,王安石的这种淡漠心境,除来自看破官场名利的超脱,更是源于对改革理想的幻灭。
摘自《士人风骨》,北岳文艺出版社2023年版
责编:罗嘉凌
一审:罗嘉凌
二审:尹慧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