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三资”潮|南湖新区:抓“三量”活“三资” 以改革之为破发展之局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1-15 17:32:01

编者按:

激活资源、盘活资产、舞活资本!

当前,岳阳市紧紧围绕“打造三资改革的特色品牌、推出三资改革的全国模式”总目标,坚持“一切资源都有可能变资产,一切资产都有可能变资本,一切资本都有可能转变用于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的核心理念,致力打造“三资”运作改革岳阳模式,全面激发改革活力,撬动发展内生动能。

自2023年11月1日起,湖南日报社岳阳分社、新湖南岳阳频道“岳阳‘三资’潮”专栏推出系列报道,立体呈现岳阳“三资”运作改革的好声音好故事。

岳阳“三资”潮|南湖新区:抓“三量”活“三资” 以改革之为破发展之局

南湖新区位于岳阳市区以南,属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一个以文旅产业为主的新城区,区划面积56平方公里。自去年以来,通过激活资源、盘活资产、舞活资本,打造了“三资”改革的南湖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区累计盘活价值总量近15.05亿元、形成财政收入超过2.96亿元。

抓总量,激活资源。由于历史原因,南湖过去的“三资”一直没有理清,存在账实不符、权责不清、管理不顺等问题,为此,南湖新区组建专班、安排专人、聘请专家,对全区52家行政事业单位和6家区属国有企业、各类临时机构、项目指挥部的固定资产、货币资金、特许经营权以及土地、水域资源进行了全面清查范围,理清了“三资”总量。截至目前,清查该区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总资产约171亿元。

抓存量,盘活资产。南湖新区坚持“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的基本原则,结合全区文旅为主,总部、数字、康养、科教为辅的“1+4”优势产业链建设,将各类闲置资产开发整合盘活。去年以来,该区共盘活资产58项,其中租赁41项、出售2、出让3项、联营12项,各类收益达3亿元。

抓质量,舞活资本。南湖的生态环境和优质资源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是主城区最好的资本。通过市场化手段包装,以资产换资本、资本换收入,促进价值转换和提升,亮点纷呈:为闲置资产办理“新身份”。景区民房征收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又无法办理相关权证。为此,区党工委研透政策,主动上门找资规、林业等上级部门汇报,在湖南省首次试点“点状供地”模式,2015年以来已征的500余栋景区民房已逐步办理不动产权证,吸引30余家总部经济、民宿经营、旅游开发等企业主动上门洽谈,落地了湘北地区最大亲子亲水研学乐园黄梅港湿地公园;1.9万亩南湖水面也已办理权证全面盘活,建成运营南湖水上运动中心,被列为湖南省皮划艇队(静水)训练基地、国家休闲垂钓基地;5.2万亩芦苇湿地已完成测绘确权,即将办理不动产权证,广东一家生物发电企业已与我区达成初步合作,预计每年纯收益可超500万元。为闲置区域开辟“新东家”。南湖新区将沉积陈旧的“城中村”打造成文旅产业集聚的洞庭湖小镇,已成为市民周末休闲娱乐的打卡地,预计实现年营收近5亿元,创税达3000万元;仅用三个月时间,将闲置多年的龙山游客服务中心改造为岳阳市人力资源产业园,成为全国首家园林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目前已引进52家企业入驻,解决就业岗位1200余个,实现年收入20亿元,增加财税收入3000万元;盘活南湖壹中心大楼,发展总部经济,打造了全市著名的税收“亿元楼”,预计今年纳税将突破2亿元。为闲置项目注入“新动力”。南湖新区与成都大熊猫中心合作的中华大熊猫苑,自2019年建成以来因为疫情原因一直未启用,我区借力今年湖南省与日本滋贺县建交40周年友好访问之机,积极向国家部委汇报,争取到10只大熊猫正式借展,沉睡了两年多的中华大熊猫苑即将开园运营,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熊猫苑,即将引爆岳阳旅游。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承办了全国家庭帆船赛、全国休闲垂钓赛两大“国家级赛事”,实现游客接待量和营业收入同比翻倍增长,先后登榜央视1套、央视5套等国家主流媒体。

责编:王相辉

一审:周磊

二审:颜石敦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