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河 覃雨田 湖南日报 2023-12-08 07:27:15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孟河 通讯员 覃雨田
12月7日,记者驱车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一路向北,驶入与浪头河并行的酒鬼酒大道,两边层峦叠嶂,满目葱茏,一座古色古香的门楼映入眼帘。走进酒鬼酒生态文化产业园,生产车间、酒库、绿树等错落有致,在幽美的山谷中自然延伸,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酒香。
12月4日,酒鬼酒生态文化产业园酿酒一车间。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孟河 摄
酒鬼酒生态文化产业园,是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和酒业基地,是中国馥郁香白酒的核心产区。
走进酿酒一车间,一排直径1.85米、高0.5米,盛满高粱的蒸粮甑冒着热气,粮食在高温蒸煮中,变得圆润饱满。一束束光射进窗户,柔光与烟雾交错,宛若仙境。
“整粒泡粮、清蒸三次润拌、五重增香、移位双轮发酵、清烧六类取酒。”讲解员向游客讲述酒鬼酒馥郁香型核心工艺密码。
馥郁香,是什么香?
“粮为酒之肉,同样是粮食作物,不同地域的土壤、气候、水源,酿出来酒也各不相同、且各有特点。酒鬼酒,精选高粱、糯米、小麦、大米、玉米多粮酿制,形成前浓、中清、后酱的馥郁香特点。”湘西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酒鬼酒酿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酒鬼酒第五代酿酒师余冰说。
虽从前几代师傅那里传承了酿酒的技艺,但在2005年前,酒鬼酒独特的香型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表达名称。
在近千次试验中,余冰和同事探索出馥郁香型这一白酒工艺。2005年,15位白酒专家共同鉴定,确认酒鬼酒为中国唯一的馥郁香型白酒。馥郁香即浓香、清香、酱香三合一,一口三香,还包含了春泥香、果香、花香等九大韵味,因此馥郁香也被称为“三香九韵”。
2021年3月9日,《馥郁香型白酒》国家标准颁布,2022年4月1日《馥郁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至此,馥郁香型白酒正式列为中国白酒十一大国标香型之一。
白酒,怎么酿?
窖池内,几位车间工人站在窖池底部,往四壁上糊泥,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长枪短炮,拍摄不停。
“窖池是把粮食变成酒的关键地方,窖泥有专人培养。”讲解员解释,窖泥由黄土、猕猴桃、苹果、糟醅、骨粉等多种物质混合翻打,大概发酵6至9个月,就可以糊在窖池四壁。然后把粮食填进窖池,糖化发酵50天左右,挖出粮食进行蒸馏,得到的就是白酒。
酿酒,需要什么环境?
“湘西,是一个有天时地利的酿酒宝地。”讲解员娓娓道来,湘西州在湖南西部,武陵、雪峰两大山脉和云贵高原环绕,是沅水、澧水中上游及其支流汇聚地;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处于北纬30°的“中国黄金酿酒带”,在当地的山脉、水系、温度、湿度,以及自然生态的共同影响下,酿造出独具特色的美酒。
接过陶碗,抿一口酒,漫过舌尖、滑过喉头,酒体下沉,酒香缓缓升起,在口腔与鼻腔逐渐盘旋、发散。
白酒,怎样储藏?
行至地下酒库,凉意袭来,墙壁上连接着转酒管道,整齐摆放着金兰坛、合意坛、志道坛等500多个油棕色陶坛,每坛酒都挂着一个“身份证”吊牌,包括生产班组等具体信息,确保追根溯源。“这里常年恒温,可加速白酒自然老熟。”讲解员说。
走出酒库,一排排玉兰、香樟、松树林立,道路绿意融融,馨香馥郁。
为助力湘西州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公司积极打造酿酒原粮基地。今年9月9日,保靖县吕洞山上1000亩云雾高粱成熟开镰,海拔873米的排捧苗寨,颗颗饱满的红穗高粱,连片成海。
该公司还在泸溪县马王溪村打造陶瓷生产基地,不断完善酒业产业链。2022年,湘西州酒业产业链实现工业产值59.69亿元,同比增长30.9%。
责编:莫成
一审:莫成
二审:李寒露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