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丨芦塘:美丽屋场“细梳妆” 乡村振兴“入画来”

王 茜 刘友琼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2-08 08:57:02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3年12月8日19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长沙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面向市民、面向农民“两个面向”的工作理念,串点连线成片全域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推动建设乡村向运营乡村转变,以生态之“和”,塑田园之美;以文化之“和”,育乡风之美;以城乡关系之“和”,启生活之美,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沙模式。

12月8日起,《湖南日报》将推出“和美乡村变形计”系列,我们聚焦8个典型村庄,将那些深藏在田野里的美丽故事,讲给您听。

王 茜 刘友琼

漫步在永安镇芦塘村湾里屋场的村道上,庭院大方雅致、路面宽阔整洁,在初冬的阳光照映下格外惬意。这条村道,是芦塘村美丽屋场建设的一个缩影。

乡贤自主建设美丽屋场

芦塘村村主任罗玄介绍道:“2013年,在外经商积累了一定经济实力的钟统明、于春林、于拥军3位乡贤带头捐资60余万元,带动村民、企业捐资300多万元,先后对2公里村道进行拓宽,修筑水泥路基,表面摊铺沥青,开启了湾里屋场的建设热潮。”

像湾里屋场这样建设资金全由村民自筹的,在浏阳市还是首例。这也是芦塘村“自发组织、自主设计、自我筹资、自行建设、自觉管理”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生动写照。

现在,越来越多的乡贤投入到芦塘村的建设中。

由多位乡贤发起组建湾塘盘古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在湾里屋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社邀请“能人”于建起担任负责人。据介绍,合作社从2016年开始筹备,从全国各地收集了800多个老种子,引入社会资本投入2200万,购买集体土地使用权12.9亩,流转土地10余亩,打造了“中华老种子博物馆”。

如今,芦塘村充分利用“老种子”品牌优势,采用“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IP。目前,实践基地第一期已开设运营实体,设有老种子博物馆、老种子博览园、勤劳种子农耕园、智慧种子实验室、健康种子拓展园、德育种子讲习所6大场景,可同时容纳1000多名学生开展农事实操、农耕趣味体验。

鸟瞰芦塘。

乡规民约打破治理围墙

在芦塘村村民家门口,粘贴的132个字的村规民约“三字经”引人注目,这是村支两委充分尊重村民主体地位,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共同拟定的。

“小村规”撬动乡村“大治理”,村民们积极参与到屋场建设中,村民们的主人翁精神得到充分彰显:湾里屋场的党员、群众自发成立了党员先锋岗、义务巡防队、义务清扫队等志愿者组织,自愿参与到屋场管理的方方面面。

广场舞爱好者胡桂兰坚持11年组织广场舞队,自编自导,免费提供茶水、照明。

文艺爱好者于芝林利用自家房屋打造湾里屋场“幸福歌厅”,还免费提供茶水、零食。

体育爱好者于春林贡献出自家庭院,村民共筹共建,打造了村民健身广场。

发展越来越好的家乡,吸引了部分村民回乡创业。

芦塘村民在跳广场舞。

老钟家,利用闲置的建筑空间资源,以民国风情庭院为载体,回归“老屋”的精神需求,打造了往日时光风情民宿,为游客提供充满当地特色的住宿服务。

周大姐,在自己家里做起了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的萝卜、干菜等传统特色小吃,一年收入10万元左右。

老种子私橱部落,利用老种子博览园种植的绿色无公害蔬菜提供特色餐饮,同时楼上有7间住房,生意十分红火。

不仅仅是产业兴、农民富,在芦塘村,很明显的感受还有生态美。

据了解,芦塘村村“两委”开展“围墙革命”,挨家挨户走访,听取大家对围墙改造的意见建议,并拿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和效果图,村民主动配合,共拆除围墙55处,实现围墙“降高透绿”,那些“养在深闺”中的树木花草成了村民共享的“绿色福利”。

近年来,芦塘村先后获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湖南省文明村、湖南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长沙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长沙市示范化“五化”党支部等荣誉。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芦塘村立足本地实际,励精求治、富民强村的累累硕果。

(本文图片由长沙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张福芳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