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灵芝 麻向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2-08 09:07:2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8日讯(特约记者 胡灵芝 通讯员 麻向阳)丝路起航,戏海扬帆。12月7日,在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暨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辰河高腔《彩楼记》应邀参加本届优秀剧目展演,与中国各地优秀剧团以及来自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的艺术院团跨越山海,戏聚南宁。这是该县第二次闪亮在国际舞台展示辰河高腔艺术魅力。
“扶案南窗东望,万家桃李开放……”在轻脆的鼓点和高亢的唢呐声中,辰河高腔《彩楼记》徐徐拉开序幕,把全场观众带入辰河高腔的世界里。叹窑、彩楼、逐婿、落窑、送米、评雪、报禄、游街、团圆,在一折更比一折精彩的戏曲里,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彩楼记》又名《破窑记》,源于元杂剧及明传奇《吕蒙正风雪破窑记》,讲述的是吕蒙正贫居寒窑,刘相之女翠屏彩楼抛球招婿,球中蒙正,刘父不允,被逐出府,夫妻落店完婚,刘父又禁各店收留,夫妻俩同回寒窑,后吕中状元,以宫花报喜,荣归时游街游寺,夫荣妻贵。该剧曾获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一等剧本奖、一等演员奖、一等乐师奖,曾随湖南省艺术代表团赴京汇报演出。
“第一次观赏到辰河高腔,唱腔表演俱佳,让我和孩子享受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视听盛宴,非常难得。”来自南宁市西乡塘区的谢先生父子对辰河高腔呈现出来的艺术美大为赞叹。
泸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盘瓠文化的发祥地、屈原的流放地、文学大师沈从文的笔耕地,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辰河高腔表演原始粗犷,豪放明快,唱腔婉转悠扬,有高、低、昆、弹四种声腔,是湖南省地方戏曲大戏剧种之一,流行于沅水流域,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98年泸溪辰河高腔应邀赴法国、西班牙演出,赢得了“东方戏曲艺术瑰宝”“东方戏曲的活化石”的美誉。
“让辰河高腔走向世界。”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泸溪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辰河高腔《彩楼记》参加本次戏剧周优秀剧目展演是该县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对于宣传展示泸溪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泸溪县将勇担使命、扎根人民、守正创新,在更高起点和更高水平上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辰河高腔登上国际舞台,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
据悉,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暨第十届中国—东盟戏剧周是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已纳入到文化和旅游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系列活动。
责编:李寒露
一审:莫成
二审:李寒露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