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五篇大文章”系列调研|金融“活水”奔流聚“绿”

  上海证券报   2023-12-13 07:56:23

张大伟 制图

◎记者 范子萌

“扫码、开柜、取电、换电”——耗时差不多10秒,通过ZZ换电App,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可以快速完成两轮电动车的换电,免除了困扰他们已久的里程焦虑。

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些两轮电动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便利地衔接着社会生活的“吃穿用行”。在这些向“绿”而行的身影背后,金融“活水”是关键推动。

“我们突破了传统的抵押授信模式,为ZZ集团定制了8000万元的绿色金融贷款,同时给予了支付结算、资产池等金融服务支持。”上海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刘丽涛对记者介绍。

当前,“绿色”的底色渗透至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绿色金融“活水”随之润泽至更广泛的领域。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从直接的信贷支持到投贷联动特色服务,再拓展至适用于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揽子产品服务方案等,金融机构在支持实体绿色发展方面多向发力。

金融“活水”汇聚 推动企业“向绿”发展

成立于2018年的ZZ集团,是一家为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提供两轮电动车换电服务的创新型新能源物联网科技企业。此前,在换电业务突破的关键时刻,公司急需流动性资金支持。

如何将企业科技实力的“软资产”转化为 “资金流”?刘丽涛对记者介绍,上海银行突破传统授信模式,通过企业日常收付款数据、新增电池电柜数量、新增骑手用户人数、市场份额变动情况等大数据,建立了创新风控模型,在信贷规模、利率定价等方面给予了相当力度的支持。当前,在金融“活水”支持下,ZZ换电业务发展突飞猛进,已进入全国78个城市,服务用户数量超过80万,累计服务里程超过16亿公里。

从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到高能耗产业的绿色转型探索,金融对于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的支持涉及方方面面。

在“京畿之地”河北石家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过程,正糅进更多的环保因子。“炼焦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其中涉及由湿法熄焦转变为干熄的技术运用。”浦发银行石家庄分行有关人士表示,该技术节约用水、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推进钢铁行业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金融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今年3月,浦发银行石家庄分行为河钢集团旗下邯钢华丰能源有限公司的多个绿色项目,包括干熄焦系统建设、焦炉煤气脱硫脱硝系统、酚氰废水处理站等建设提供近4亿元信贷支持,助力企业节能减排、循环发展。

绿色金融迎来发展新机遇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发力绿色金融业务面临着历史性机遇。

“绿色金融将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主阵地’,绿色金融业务将成为主流业务。”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战略客户部相关负责人称,研究显示,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需累计新增绿色投资百万亿级别,配套的绿色金融服务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多家银行已在这一领域发力,相关业务呈蓬勃增长态势。截至10月末,兴业银行集团口径的绿色融资余额为18573亿元,较年初增长2431亿元,增幅为15.06%。2021年以来,上海银行绿色贷款业务快速增长,已连续两年实现翻番。

整体来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已形成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市场等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8%,居全球首位;境内绿色债券市场余额1.98万亿元,居全球第二。

产品体系构建与服务体系完善“双管齐下”

银行在绿色金融业务的推进过程中,具体扮演哪些角色?

“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主要发挥着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的功能。”刘丽涛对记者说,一方面,商业银行是市场资源的配置者,要服务好增量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是市场价值的发现者,要服务好新型业务模式。

记者了解到,产品体系的构建与服务体系的完善,是金融机构发力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向。上述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兴业银行打造形成了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零售、绿色资管、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等在内的集团绿色金融专业产品体系,并形成了降碳、减污、扩绿、碳金融系列特色产品体系,以支持多元化、多层次的绿色金融需求。

聚焦服务创新,刘丽涛表示,上海银行将深度参与上海碳普惠体系,启动减排方法学研究,助力更多企业建立碳排放约束指标体系,并开展碳核算。

浦发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浦发银行推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3.0,打造涵盖绿色智造、绿色城镇化、绿色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汽车、碳金融的六大领域的“6+N服务体系”,持续加大绿色金融供给,完善绿色金融领域的布局,加大实体经济低碳转型支持力度。此外,浦发银行发布零碳产业园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目前已与全国多个零碳产业园开展合作,以金融力量助力园区实现零碳转型发展。

为进一步激发绿色金融需求,打开业务增量空间,金融机构正给予绿色金融业务全面的政策倾斜支持。记者自业内了解到,相关支持涉及考核评价、资源配置、授信政策、授权政策等多方面。

多方期待破题标准不统一等难题

当前,在展业过程中,绿色金融业务的推进依然面临堵点和痛点。金融机构期待相关标准进一步明确,信息披露机制进一步完善,绿色普惠业务的差异化安排及绿色债券激励机制等仍需加大力度。

“绿色金融的发展还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绿色金融项目的评价标准尚不统一、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碳排放数据缺失以及碳核算工作刚刚起步等。”浦发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刘丽涛表示,当前,金融机构在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过程中,面临碳核算等基础数据来源获取困难、碳核算方法学较复杂、可操作性有待提升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研究设立公共数据库/项目库,推动更多市场经营主体开展碳排放数据统计及披露,并进行数据共享,这样将有利于银行更加高效地获取数据开展信息披露。”

关于绿色普惠业务的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大。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绿色金融所支持的企业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而围绕小微企业开展的绿色普惠业务,发展相对较慢。对此,该负责人建议,在小微、普惠领域的绿色金融业务识别、认定、统计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差异化安排。

数字化有望成为绿色金融业务推进的关键助力。浦发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建议,相关部门应推动金融机构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建立自身的碳排放数据采集、碳核算、碳账户管理体系,并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上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做好监督和审计。

围绕绿色债券发行及定价,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债券相较于非绿色债券的发行价格优势不明显,加之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需要承担额外的管理要求,因此绿色债券发行动力不足。建议进一步优化完善绿色债券发行的激励机制,对绿色债券发行给予奖补,加大金融机构绿色债券投资的考核比例等,有效降低绿色债券发行价格,为绿色产业募集更多低成本资金。

责编:肖秀芬

一审:肖秀芬

二审:曹娴

三审:李志林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