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杜甫游洞庭|岳阳: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潘刚强     2024-01-08 12:35:58

文/潘刚强

杜甫船泊巴陵渔港,终是夜雪初霁,从西门拾级登临岳阳楼。水天浩瀚,舟帆飘荡,江国宏放,气象深远,他心中充满无限感慨。一首《登岳阳楼》将万千画卷重新舒展: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洞庭湖为宇内第一巨浸,岳阳楼为天下莫大奇观,杜甫只用四字虚字,看似轻轻松松的如椽巨笔,将心中“昔闻”、眼前“今上”和盘托出,洞庭湖畔岳阳城楼的恢宏气势,豁然收归诗中。

岳阳古名巴陵,又名岳州。东倚幕阜山,西抱洞庭湖,北枕万里长江,南连三湘四水。夏、商时为三苗之地,春秋战国时属楚。秦属长沙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东部属长沙国,西部属南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孙吴分长沙郡北的下隽、罗县建汉昌郡,郡治在今平江县。建安二十年(215年)孙吴大将鲁肃屯兵巴邸阁,筑巴丘城,即今岳阳楼区。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隽县西部建巴陵县。元康元年(291年),分长沙郡北部四县置建昌郡,郡治在巴陵县城。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置巴陵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巴州,十一年(591年)改为岳州。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湖只此两句,雄跨今古,远望云霄。《水经注·湘水》:“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洞庭湖之东为豫章,即东吴境。杜甫最后的归宿,平江县那时称昌江县,恰是吴头楚尾。西南北环湖皆楚境,湖水居其中。坼,分界,东吴南楚两国以湖为界。日夜之间,无时不与天地相浮荡,乾坤反似为其所浸然也。洞庭湖的精神骨气,皆在于此。

元代重修岳阳楼,曾将杜甫此诗与孟浩然诗并举。孟浩然《临洞庭湖》大书左序毬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均写洞庭实景,何以不似后人“泛咏”洞庭诗赋?两首诗后四句均从实景转入实情,“我”的胸襟便是不朽诗章的精髓所在。“亲朋无一字”,则因登高远望而思家,“老病有孤舟”,杜公仍在洞庭湖畔。又接“戎马关山北”,因身处废时而忧国,“凭轩涕泗流”,杜公仍在岳阳楼上。紧扣登岳阳楼,一个“北”字,便是回首长安而心在朝廷。杜甫生平忠君爱国的本性,随处而发,气概非凡。

走进南岳坡,岳阳老城区水陆码头的丁字口,洞庭路沿湖岸南北走向,与东西走向的巴陵路对接,连贯洞庭湖水日夜拍打的岳阳城西。岳阳楼在南岳坡北边,城楼下有一个圆拱水门,西对洞庭湖,西门。南岳坡另建有南门,南门内设有鱼巷子、茶巷子,延伸至街河口。不消说,渔船贩湖鲜,一年四季湿漉漉地飘散鱼腥气味;酒肆食佳肴,茶果荤素香透半座岳阳城。宁静莫过慈氏塔,无论喧闹与冷寂,它像一只麻壳笋,从瓦砾乱蓬间破土而出,从不言语,孤独地镇守湖岸。近望七级浮屠,只能仰视,檐角砖缝中生长些许须发,寄生的枯枝残叶,鸟儿与大自然的杰作,宝塔越加显得苍老。

杜甫《岁晏行》,应当就是在此触景生情喷发而作: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岳阳民谣:“先有乾明寺,后有岳州府。”自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以来一百三十多年间,洞庭湖一带共发生了八十余次大规模的水灾,其中最严重的有八次。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六月,洞庭湖一带洪水滔天,“平地三丈”灾难惨重。安帝是一个十分虔诚的佛教徒,故“欲籍佛国之力而平矣”。元兴二年(403年)六月,安帝决定请永安皇后带着诏书赴巴陵乾元寺(今乾明寺)求住持昙翼法师以了心愿。当年,西域沙门妙吉祥(大月氏国人,生卒不详)居乾元寺。他提出“依湖筑浮屠(宝塔)不仅可安葬寺内圆寂之祖师,且能安抚云梦泽之孽”。义熙二年(406年),昙翼委托妙吉祥在乾元寺西南角洞庭湖畔行造舍利塔之事。

慈氏塔又名慈氏寺塔,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年—741年),位于岳阳楼区洞庭南路宝塔巷。现存古塔仿木式结构楼阁式实心砖塔,七层八角,通高三十九米,占地六十四平方米,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下部塔基用五层麻石铺砌而成,塔身全部用青砖砌筑。自第二层起,每层四面均设有小佛龛,共有二十八个,龛内原供小佛像。每层檐角设小钟,微风吹来,叮当作响。塔顶置有铁刹相轮,上有六根铁链从塔顶直贯塔基,用来起稳固和避雷作用的。日出之初,影射重湖,镇洞庭水孽。慈氏塔从其塔身、密檐与塔刹来看,表现出浑厚古朴的风格,它是湖湘大地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古塔之一,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雪飘冰封,渔父无从作业。莫徭,本是瑶族人,以其居山洞之中,不任徭役,故谓莫徭。今日临湘、平江幕阜深山,依然保存有瑶族遗址。唐大历二年秋,潭、衡水灾,减京官职田三分之一,以给军粮。“去年米贵缺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渔父、莫徭、农夫苦不堪言,而高马达官依然歌舞升平。杜甫曾经感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洞庭湖区,他更是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号:“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2015年,慈氏塔落架大修,在塔顶覆钵表面意外发现八组铭文,其中落款为大宋治平三年(1066年),专家认定此为古塔修建时间。另在塔顶第二层相轮内发现古钱币,用布条串成串,藏放在一个方龛中。钱币共二十个类别、一千多枚,始于开元通宝,止于治平元宝,大部分为宋朝早中期。开元通宝制造年代跨越唐朝初年至宋朝初年,材料包括铜、金、银、铅、铁等。“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杜甫《岁晏行》真实的“史诗”记录,佐证了唐代安史之乱带来的私铸乱造。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杜甫《登岳阳楼》等诗作,充满忠君爱国的人民情结,成就了他被后世今人尊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千百年来,洞庭湖风光如旧,岳阳楼游人如织,临湖凭轩极目四望,杜公诗句总会唤起心中的无限遐思。

1962年,纪念杜甫诞辰125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杜甫列为四大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岳阳楼公园审时度势,在院内临湖五坪台修建怀甫亭。怀甫亭坐南朝北,歇山顶由四根方柱支撑,它占地四十平方米,高七米,四周环以栏杆。小亭上部为纯木结构,北面檐下悬挂着樟木匾额,苍劲古朴的“怀甫亭”三字,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手书。朱德总司令曾为杜甫草堂题匾,说起这个故事极有韵味。岳阳楼公园因没有得到毛泽东主席为岳阳楼题匾而深感遗憾,正当小亭竣工,又写信请求题匾并附上一张怀甫亭的照片。毛泽东主席上次转给大文豪郭沫若,这次他转给了大将军朱德。今日岳阳楼三楼正壁,悬挂毛泽东手书杜诗《登岳阳楼》,总算光争日月。

怀甫亭孤守岳阳楼公园隅角,通幽小径布满青苔,很少有人问津。亭中竖有石碑一块,正面镌刻杜甫画像及《登岳阳楼》诗,阴面刻有《怀甫亭序》,概述杜甫的生平业绩。正面双边亭柱上,由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吴丈蜀于1979年春撰书的对联一副:“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杜甫一生的惋惜怀念之情,但事实上,“魂归洛水”若是改为“魂归汨水”,更能反映岳阳人民对伟大诗圣的追忆。

若有意追寻杜甫行踪,从瞻岳门漫步南岳坡,穿越洞庭渔火季遗址公园,闲逛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千年古城的人间烟火扑鼻而来。期待夕阳西下,坐守湖畔听涛声拍岸,面对君山岛仙境,静观“乾坤日夜浮”的大千气象,你最能体悟杜甫忧国爱民的伟大情怀。

摘自《岳阳日报》

责编:罗嘉凌

一审:罗嘉凌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