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的老炮庄

欧阳晓东 陈先枢     2024-01-16 09:54:16

△浏阳爆竹作坊遗址

文/欧阳晓东 陈先枢

浏阳制作烟花鞭炮,历史悠久,素有“鞭炮之乡”美誉。抗日战争前,湘省出口商品,鞭炮仅次于桐油、矿产而居第三位。1928年浏阳花炮占全国出口花炮的48%。1937年浏阳花炮销售40万箱,出口达30万箱,占75%。其时,浏阳县城有炮庄63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20余家,如 鼎和元 元记瑞、 永庆祥、谦达利、世吉祥、元和庆、五福长、鼎泰和等,每户有流动资金2~3万银元,湘、汉、沪有联号,获利颇丰。仅以 鼎和元 元记瑞为例,分述如下。

鼎和元炮庄

鼎和元炮庄是浏阳最早、最大的花炮销售商之一,创始人为丁静庵。丁静庵(1843——1901),字铸元,祖籍江西省金溪县竹溪。清咸丰十年(1860)来到浏阳县城。在同乡王锦隆布号做学徒。出师后,协助祖父经营培德厚商号。两年后,祖父返归原籍.由他主管店务。

他看准浏阳鞭炮销路顺畅,遂停营夏布和折表纸,专营鞭炮。 浏阳制作烟花鞭炮,历史悠久,素有“鞭炮之乡”美誉。1935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记述:“湘有爆竹造制,始于唐代,发达于宋末及清乾隆年间,湘东之浏阳为花炮制造之中心地。” 到清康熙十九年(1680)以前,浏阳鞭炮已具相当生产规模。1680年《浏阳县志》记载:“卷纸作筒,实以硝磺,名曰爆竹,馈遗者,号曰春雷。往岁小除以后,声响不绝,且有彼此竞爆以鸣豪举者。” 可见其生产、销售之盛。

雍正(1723—1735)年间,浏阳烟花鞭炮成为贡品,清廷放的“架子焰火”,即来自浏阳。到嘉庆年间,浏阳东、南、西三乡农闲时操此业者达30余万人,其中城区制作之作坊有300余家,工友达2500余人,年产14万箱以上,值白银12.9万两。咸丰五年(1855)县内花爆商设庄于省内外诸埠,并开始出口。到同治年间,浏阳鞭炮制作已成为拥有庞大队伍的手工行业,县城的南市街、南乡的大瑶铺、金刚头、澄潭江、文家市、杨花一带,历来有“十家九爆”之称。同时来自广东、山西、山东等省客商,纷纷入境采购贩运。于是浏阳爆竹作坊,咸集于城市,制作日精,声誉远播。

同治十一年(1872)浏阳花炮形成了大行业,最高年产已达25万箱。主要品种有平头加花、顿编、牛口、寸金、大炮等5种。到光绪元年(1875),浏阳鞭炮已大量出口,如“保生东”号经营汕头庄,从港澳转口,运销南洋,“丰绥永”号经营汉口庄,从汉口转运上海出口。外销渠道打开后,洋行开始插手鞭炮贩运。

丁静庵正是从这时大举进军花炮业, 他先后在浏阳金刚头、澄潭江,醴陵白兔潭.江西萍乡上栗等地设分庄,加强收购和运转业务。同治十二年(1873)回赣,与兄弟商议,出卖一部分田地,充实商业资本,开设 “培德厚”爆庄,通过广州洋行出口。 随后在广东佛山镇八间楼设鼎和元炮庄。后又在香港德辅道西设分庄,开拓浏阳鞭炮的海外市场 ,将 鞭炮 直销南洋,年销售量在一万箱左右。从此鞭炮有了洋庄交易,外地商人也竞相收购,产品一时供不应求,因而出现了专营收购鞭炮的坐庄。邻县醴陵生产的鞭炮常由庄客贩往浏阳进行装封成箱,贴上“浏阳鞭炮”商标,再转销外埠。

原先,浏阳鞭炮运至佛山镇,需经湘潭、郴州、宜章、坪石、韶关等地,全靠木船装卸和人工挑运,时间长,费用大,又不安全。后来,上海招商局轮船直达汉口,还定期开往长沙、湘潭,丁静庵便改由长沙或湘潭装船,北至汉口,再东运上海,转运香港,同时在汉口、上海、厦门等地加设分庄,并与当地其他商号联营或代理经销,进一步扩大了经营。

△礼花弹

鞭炮销售具有很强的时令性。每逢销售淡季.有的鞭炮商就不敢进货,而丁静庵却凭借自己的资金优势,大胆收购,因而货源充足,利润也高。他十分重视商品质量,各收购点和包装站均请老手把关,分级包装,分等论价,并采取薄利多销、多点设庄的方式,使浏阳鞭炮畅销国内外。丁静庵暇时常读《周易》《史记》等书,常引太史公语,谓人“不能不知理财”,“经商者应智于权变,勇于决断,仁于取予,强于自守”,要“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因此县内名儒欧阳中鹄称誉他是“商界特出人才”。

丁静庵经商30余年,积资巨万,却布衣、粗食,崇尚俭朴。在长沙、湘潭、汉口各庄巡查,有时不坐车轿。有人问他何以如此,他说:“浏阳的山路我都走得,何况街道?”他还能轻财重义,对回乡伙计必送程仪.对奔丧者必送奠仪,举凡修桥补路或救灾,他无不捐资相助。城西、城南两座万寿宫,就是他捐资修建的,后来改作了豫章小学。

元记瑞炮庄

浏阳“元记瑞号”炮庄,本庄设于广东佛山,其主要生产收购基地,设在江西上栗,创办者是浏阳县金刚台人刘荔仙。民国十二年(1923),刘荔仙在上栗北街谢家祠堂内设元记瑞子庄。名叫“新元爆竹庄”。民国十七年(1928)又改名“绥祐爆竹庄”.民国二十年再改称“广泰祥爆竹庄”。

民国二十四年(1935)时上栗设有元记本、元吉、元记瑞、泰顺祥等30余家炮庄,有的还在桐木、鸡冠山、万载等地设有子庄共有50余处,这数十家上栗炮庄中就有“元记瑞”炮庄。当时为了便于鞭炮的收购,“元记瑞”曾在江西宜春的慈化,湖南的长沙、浏阳、醴陵白兔潭和桐木、鸡冠山以及广东的佛山设立子庄、货栈或集散点。民国二十四年(1935)之前是元记瑞炮庄发展过程中的鼎盛时期。

△花炮包装木印板

据元记瑞炮庄职工刘德兴的回忆,元记瑞爆庄实有资金5万银元,出钱票5万银元,出“架子”(到钱庄贷款)10万银元,合计20万银元左右。由此可见,元记瑞炮庄发行钱票的数量大约折合银元为5万元。

由于资金雄厚,收购鞭炮都用现款,其发行的钱票随时都可兑换。因此,元记瑞炮庄钱票可在湖南醴陵、浏阳,江西萍乡,宜春的慈化,万载的株潭、黄茅等地流通,且信誉很高。

元记瑞炮庄钱票主要在浏阳发行。今从民间收藏的样票可知, 钱票背面图案及文字为棕褐色。边框四角也各有一个大写“壹”字:其中心图为说明文字图案,内印“向湖南省城下太平街公和庆内照兑”等说明文字。其左右两侧分别各绘制一幅民间生活风俗图,一幅为《挑担图》,一幅为《行船图》。其上再次印有庄号名称:“元记瑞号”。“公和庆”是浏阳一家规模较大、较有名气的炮庄。长沙下太平街的“公和庆炮庄”是该炮庄本庄所在,而“元记瑞号”商号设在长沙下太平街“公和庆炮庄”之内。可见 ,元记瑞号不仅在长沙设点,在浏阳也有店铺,是一家规模颇大的炮庄。

△元记瑞炮庄钱票样票

为了搞活资金周转和流通,使货款及时回笼,收购鞭炮能及时付款,元记瑞爆庄还在长沙坡子街设立了一家钱庄,专门负责爆庄的资金周转。这样一来.从广东销售鞭炮的货款及时汇入长沙钱庄,上栗收购鞭炮所用款项又能及时从长沙钱庄取出,减少了中间环节,加快了资金的流通与周转。

民国二十四年(1935),老板刘荔仙在衡阳病故,其独子刘同茂接任。因刘同茂从小娇生惯养,成人后.鸦片成瘾,嗜赌成性,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民国二十九年(1940),在不善经营的刘同茂接手5年后,元记瑞炮庄因连年亏损而倒闭。

摘自 《湖南老商号》,湖南文艺出版社

责编:罗嘉凌

一审:罗嘉凌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