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露锋 2024-01-25 11:35:09
文/苏露锋
中国有修史的传统,绵延不绝的文献记载,清晰地勾画出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自古以来,一直不缺追求信史的殉道者,司马迁是早期的典范,谈迁是后期的代表。为历史真相而献身,从司马迁到谈迁,可以看到这种精神的绵延不绝。
司马迁的父亲是太史令,受其影响,刻苦好学的司马迁,逐渐树立了继承父业、研究历史的志愿。父亲临终前,拉着司马迁的手,说自己想要写一部通史,但未能如愿,希望儿子完成他的遗愿。司马迁担任太史令后,便开始了写《史记》的准备工作。42岁那年,司马迁为李陵之事说了公道话,获罪 , 遭遇腐刑。司马迁忍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巨痛,用生命写出了空前绝后的巨著《史记》。
司马迁不怕再次获罪,他尊重史实,秉笔直书,不为尊者避讳。对汉高祖刘邦,除了正面描写其作为创业君主的善于用人等长处之外,还用大量篇幅写刘邦的无赖,不尊重儒生,贪酒好色,尤其描写刘邦的虚伪,更是入木三分。
司马迁对当朝的汉武帝也是直言不讳。汉武帝实行严刑峻法,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司马迁在《史记》中多处披露这一点,批评汉武帝不重德治,而用酷吏,完全是本末倒置。司马迁不满于汉武帝的用人,批评他不用直谏之臣,而用谄谀之辈。司马迁在《封禅书》中,写汉武帝为长生不老而迷信方土,尽管多次被欺骗,却始终不觉悟。在《平准书》中写道,汉武帝大兴土木和奢侈浪费;外连年用兵,造成府库空虚。为此司马迁愤怒地指出:武帝“于是外壤夷狄,内兴功业,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在司马迁笔下,汉武帝是个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贪图享乐,而不顾人民死活的皇帝。
揭露宫廷矛盾,也是司马迁批评汉武帝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集中表现在《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司马迁着重写了汉武帝即位前后,外戚之间、外戚与皇家之间、皇帝与太后之间、窦太后与王太后之间,以及皇家与大臣之间,互相倾轧、争权夺利的矛盾现象,并对汉武帝将国政当作一家私事来处理的政治弊端,给予了有力的剖析和揭露。
明末清初史学家、《国榷》作者谈迁,把司马迁当作精神导师。谈迁原名以训,明亡后更名迁。他出生于盐官(今浙江海宁市)一个贫困之家,长期给人家当秘书,以办些文墨事务、代写应酬文章来维持生活。他自幼好学,尤其喜欢读史。他发现明代实录中,有几朝实录经过重修,存在严重失实,而众多私家所修的当代史中多有毛病,出于强烈的责任心,他决心写一部信史。但是,一个家徒四壁的穷秀才,既无“金匮石室”可供查阅,又无厚禄巨资可资周游,其困难可想而知。他撰写《国榷》的主要依据,是明朝历代实录,然而,《明实录》当时并没有刻本,只有极少数大官僚地主家才藏有抄本。他不辞辛苦,经常步行到百里之外去借抄。他还涉览了明人著述百余种以上。
在他耗费心血完成《国榷》初稿之后,谁知天降横祸,小偷盗走了全部书稿。27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这对年已55岁的谈迁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流着泪说“吾力殚矣。”然而,他并没有灰心丧气,继续从头做起,4年后再次完成430多万字的《国榷》。
谈迁除了重视文字资料的收集,还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他很早就盼望去北京,以便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第二次书稿完成后,这一夙愿终于实现。义乌朱之锡进京供职,聘他做 记室 。谈迁在北京住了两年半。他借阅了大量著作和资料,并阅读和抄录了邸报(政府公报),以补充崇祯朝、弘光朝史料的不足。此外,他还经常与熟悉明朝掌故的耆旧交谈,以获得书本之外的资料,来订正《明实录》及其他稗官野史记载的错误,补充其记载的缺漏。他还亲往拜谒崇祯的思陵及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的坟墓,并与守陵的宦官交谈,了解甲申之变宫中的详情。
《国榷》这部编年体明代史,记录上起元文宗天历元年 ( 1328 ) ,下迄明末弘光元年 ( 1645 ) 共318年的历史。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记述史事的过程中,继承了司马迁重视考信的优良传统,对所依据的史料进行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在《国榷》中,谈迁不但如实还原了清廷极力掩盖的“黑色发家史”,还毫不掩饰地直称清先人为“建虏”,清 朝 建立后又改称其为“清虏”。这在当时,是要冒着被杀头危险的。庄廷鑨揽人撰写《明史辑略》,不承认清朝的正统,直呼努尔哈赤为“奴酋”、清兵为“建夷”,结果引起清廷大兴文字狱,相关人等被捕杀殆尽。
私人修史犯了清廷统治者的大忌。但谈迁不信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一人之力,为后世留下了一部信史巨构,是私人修史的杰出代表。
摘自《士人风骨》,北岳文艺出版社2023年版
责编:罗嘉凌
一审:罗嘉凌
二审:尹慧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