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利 2024-02-14 11:17:19
贯穿县域全境的舞水河,曾经河水浑浊、河岸杂乱,如今碧水长流;舞水河中游约10公里的和平湖(蟒塘溪电站至和平电站),一改昔日模样,人工湿地、滨江景观、水生态文化长廊等让和平湖生机勃勃;在乡村,河道同样面貌一新,杨溪河、梨洞溪、碧涌溪等溪河的河岸景观,经过整治后焕然一新……随着芷江侗族自治县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全域化推进,一大批河道悄然蝶变。
芷江以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核心,以彻底解决水生态“最后一公里”顽疾,持续改善全域水生态环境为己任,严格推行河长制,大力推进河湖生态环境治理,有力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近年来,该县针对河湖多、线面广、管理难的实际,把护水、治水、兴水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探索河湖管护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县乡村三级河长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共同绘就“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绿色河湖生态画卷;该县依托智慧河湖管理信息平台,通报河湖管护人员巡河湖次数、发现问题等情况,将落实河湖管理与保护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河道非法采砂、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总磷管控、河湖监督执法和水生态环境整治等行动,推动流域整改,压实河湖管护责任。
截至目前,该县共开展巡河湖行动12万余次,处理影响河湖健康的突出问题1000余个;该县还坚持因地制宜,在“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的基础上,深化“河湖长+警长+检察长”联动机制,积极联合公安、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执法力量,实现了打击水事犯罪、法律监督和行政机关执法管理职能的有效衔接;同时,该县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积极推动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研学政”三位一体试点工作,设立河湖生态治理研究基地,先后邀请6名高校教授、21名专家赴芷江县开展南方山区小流域生态修复课题研究,已完成3项水生态专项技术转实用示范,正逐步突破山区水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瓶颈,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该县在“管”逐步规范、有序的同时,紧盯河湖治理顽疾,不断加强“治”。针对河道管理范围以内“四乱”问题,实施了“清四乱”“清河行动”“河湖清违整治”等多次专项行动,累计治理河道岸线治理河道岸线200余公里、清除流域水白菜、水葫芦等水生植物20余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房15000平方米,整治城市、农村黑臭水体12000米,全面提升河道行洪能力及生态环境质;同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该县通过“清河行动”,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水环境得到改善,水生态持续向好。该县正在积极开展美丽示范河湖创建工作,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在巩固好无违河湖的基础上,分期分批打造一批美丽幸福河湖,加快构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河湖安澜”的良好水环境,逐步实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目标,让河湖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美丽河湖。(通讯员 祁春华)
责编:潘文秀
一审:潘文秀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水利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