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灵芝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2-23 16:44:0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特约记者 胡灵芝
一个县的气质从哪来?书香泸溪告诉你:从农家书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到泸溪县图书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图书馆再到泸溪农村青年儿童喜获中宣部“我的书屋·我的梦”优秀作品的背后,是全民阅读蓬勃发展的力量滋养。
一个县的自信足不足?文化泸溪告诉你:辰河高腔闪亮“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泸溪深厚文化,其底气是常抓不懈的韧劲和久久为功的定力。
一个县的活力强不强?氧城泸溪告诉你: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宣传推介深入人心,全年接待游客577.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6亿元,神秘湘西·氧城泸溪成为人们向往的“诗与远方”。
2023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强化思想引领、坚持守正创新,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唱响强信心的主旋律,为泸溪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旗帜,真理之光照亮前路
理论学习常抓常新,真理之光照亮前路。
泸溪县委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第一议题”和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作为“龙头”,带动各级党组织以深化理论学习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现在村里人人好,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强,国家补贴样样有,家家都把党来夸……”在泸溪县小章乡梓木坪村,村民陈国正的苗歌声高亢嘹亮。
苗歌声中,一场基层微宣讲以“院坝小讲堂”的形式在泸溪县小章乡梓木坪村举行。村里十几位老阿帕、老阿唔围坐一堂,聆听村干部用苗语和汉语“双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理论宣讲扎根一线,党的声音直达民心。该县积极打造“院坝小讲堂”“一起赶场去学习”“送戏下乡宣讲”等宣讲品牌,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巡回讲、基层宣讲员广泛讲的“立体声”。2023年以来开展专题宣讲、微宣讲等120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10万余人。
深入贯彻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连续开展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夯实意识形态工作基层基础。
凝心聚力,时代强音响彻沅水
纵挥凌云笔,抒写新时代。
新时代的泸溪风鹏正举,全县上下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做强主题宣传、做透形势宣传、做实成就宣传,以一系列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精品佳作,记录和讴歌伟大时代,全面展现泸溪儿女奋发进取的昂扬风貌,奏响团结稳定鼓劲的时代强音。
聚焦重大主题,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四个强县”发展战略、致力“六个奋力打造”战略目标,集束式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开设学习专栏、建设法治泸溪等专题,深入挖掘典型事例和鲜活故事,以小见大反映泸溪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这一年,面对暴雨和冰冻雨雪灾害天气,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干部深入现场、倾力报道,为打赢保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这一年,县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撰写理论文章,将泸溪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鲜明的观点、鲜活的文风进行阐释和推介,带动全县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过硬本领、实干作风和发展成效。
立足百姓视角,讲好故事、凝聚人心。深入挖掘“雁归来、建家乡”企业家杨昌军、抗美援朝英雄陈其昌夫妇、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彭浩、湖南好人泸溪民警刘江、湖南省见义勇为英雄泸溪公安驻村辅警刘呤等人的故事,展现泸溪奋斗者爱岗敬业、鼓足干劲的前行姿态。
展示泸溪形象,广泛传播、立体呈现。全县在州、省、中央媒体上稿6314条,中国新闻周刊推出泸溪文旅专题,湖南日报头版头条推介泸溪文旅,专版推出泸溪乡村振兴十年综述。团结报多个专刊推介泸溪,在团结报上稿数居八县市第一。在泸溪县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暨滨江大草原开园节期间,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等媒体联合推荐宣传泸溪,相关话题报道全网传播实现1亿+,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
步履铿锵,最美风景润泽四方
文明锻造一个地方的“形”,文化积淀一个地方的“神”,形神兼备,方显魅力无穷。
泸溪以“巩固省级文明城市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全方位开展全域文明创建,以文明实践、典型选树、移风易俗为抓手,推动“城乡文明”融合发展。
文明创建形势喜人。浦市镇马王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荣获湖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浦市镇新建街社区荣获湖南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4个单位入选州文明标兵单位,3个单位入选州文明单位,7个村入选州文明村,2个学校入选州文明标兵校园,2个学校入选州文明校园。总投资1.3亿元,6个老旧小区开工建设,文明创建“六大工程”全面铺开,好家风建设深入人心,成功通过了省级文明城市复审实地测评。
“志愿红”映衬“沅水蓝”,折射出泸溪深厚的文明底色。全县8支专业志愿服务队,278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3万注册志愿者共参与创城志愿服务超过7万小时,组织了“学习雷锋 奉献爱心”等八大主题活动,开展了“文明祭祀”“爱心送考”等特色活动,形成了“交通巡逻劝导员”“医路有我·义诊万家”“法润苗乡宣讲团”“情暖旅途志愿队”“书香阅读体验官”等一大批文明实践品牌,为群众解决小事、难事2000余件,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凝聚民心合力。
文化传承统筹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今年来,泸溪县新时代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传承,守正创新——从成功举办首届沅水流域辰河高腔艺术节到受邀参加“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展演,泸溪县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辰河高腔为桥梁,搭起了与世界文化互鉴共享的新赛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挑花作品《苗寨传说系列》在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荣获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被评为“最佳作品奖”。苗族挑花与踏虎凿花作品包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法治作品一、二等奖。泸溪与广东深圳、浙江海宁三地专家深度挖掘,撰写《金庸与泸溪的一世情缘》等重头文章,填补了“金庸研究”湘西的空白。
文艺精品,百花齐放——在中宣部“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作品征集活动中泸溪县为全州唯一入围县市,湖南省“我的书屋·我的梦”优秀作品中八县市中泸溪县作品最多。5件书法作品入选第四届湖南省中青年书法大赛。在湘西州首届“从文读书季”暨“相‘阅’湘西”全民阅读活动中,泸溪节目“重温满江红”荣获一等奖。
文旅融合,节节攀高——举办“神秘湘西·氧城泸溪”
2023泸溪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暨滨江大草原开园节文旅发展高峰论坛、电音节、权盟群星演唱会、千人“涉江”水上马拉松、浦市中元节、时光音乐会、走红军走过的路等活动,全县实现月月有活动,全年保持市场热度,持续出彩出圈。
文化硕果,百姓共享——新建7个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全县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90.35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面积达3.85平方米。组织“送戏下乡•演艺惠民”130多场次,完成公益电影放映1691场次,县电影中心在全州电影放映技术比武大赛中获一等奖。举办“沅水明珠·画里泸溪”百景百图王锡忠水彩画创作工程作品展。邀请著名作家王跃文、湖南师范大学专家和省、州艺术家来泸溪授课。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神秘湘西·画里泸溪·过大年”“山乡小剧场”“三月三”“六月六”“浦市中元节”“大陂流油菜花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努力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时间镌刻下奋斗的足迹。回望过去,信心更足;展望未来,步履愈坚。
新的一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始终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围绕中心促发展,凝魂聚力展担当,为泸溪县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责编:胡灵芝
一审:李孟河
二审:莫成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