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报》 2024-03-26 09:38:51
李烛尘:担任新中国部长的实业家
李烛尘(1882年—1968年),湖南省永顺县人。他从民族资本家到红色资本家,最终走上了新中国化学工业部部长的岗位,为我国民族资本化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李烛尘
投身实业报国
李烛尘,原名李华搢,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9岁即中秀才。辛亥革命之后,李烛尘东渡日本,到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化工专业学习。学成回国后,他立志要为中华民族从黑暗中崛起发出自己的光芒,并以“烛尘”笔名投稿《盐政杂志》等刊物,抒发报国理念,并更名李烛尘。
此时,同样留日归来、怀有实业报国理想的工商界人士范旭东,正在创办天津久大精盐公司,拟发展民族盐碱化工业救国。李烛尘即受聘成为天津久大精盐公司技师,与范旭东等人携手致力化工实业。他们努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方法,天津久大精盐公司日新月异。到1925年底,久大精盐的年产量达到6万余吨,公司“海王星”牌精盐市场影响力逐渐扩大。这一时期,李烛尘积极引进人才和技术,努力开创制碱业,以改变当时中国无法制碱的困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生产出纯碱,行销国内外,打破了英国财团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中国首家制碱企业永利碱厂也由此建成。
为改良制碱技术,范旭东、李烛尘等依托碱厂实验室,创办直接为产品生产和技术革新服务的企业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就这样,大名鼎鼎的“永久黄”化工企业联合体正式诞生,近代民族化工行业由此奠基启航。抗日战争爆发后,“永久黄”不仅积极转产生产硝铵、铁工等军工原料支援抗战,服务国家,更是严词拒绝日本侵略者威逼利诱,决定将企业所属各厂由天津、青岛、南京、上海等地南迁渝蜀。迁入西南后,李烛尘即刻在重庆设立华西办事处,并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如此,“永久黄”这一民族化工事业才免于沦入侵略者之手。
共产党忠诚可靠的朋友
1945年,李烛尘等工商界人士一道商议筹建工商业界自己的政治团体,这就是后来的中国民主建国会。此后,李烛尘担任“民建”常务理事,还与天津中共地下党组织建立了联系。1952年,在重工业部化工局领导下,公司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李烛尘任合营后的“永久黄”公司董事长,发挥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引领作用。此后,李烛尘先后担任全国工商联筹委会第一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1956年6日李烛尘被任命为国务院食品工业部部长,后任轻工业部部长。
1968年10月7日,这位矢志救国兴国的老人停止了求索奋斗的脚步。
“时尚教父”潘岱青
潘岱青(1894年—1970年)湖南湘乡人,曾风靡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菲菲伞的创始人。他将所学化工专业在竹和纸之间施展,与时尚碰撞出一道火花,风靡多年。
潘岱青
将独到眼光投入一把伞
1918年,潘岱青患严重咯血,从清华大学留美预科化工系停学回到老家养病,病愈后,留在湖南创业救国。他从弟弟带去美国的油纸伞受到追捧中嗅出商机,变卖了家中30亩田产的一小部分,再借了些钱,于1924年在长沙的长康路上办了伞厂,取名菲菲伞商社。
潘岱青一边将自己的专业用到制伞工序里做成“独门秘籍”,一边嗅着时尚气息,把这把伞变成都市女士竞相追逐的时尚单品。
潘岱青首先改进伞制作配方和工艺,最关键的是他研制了两大材料——胶水、光油,大大改变了伞的品相和质量。其次菲菲伞在花色的选择上也与众不同。菲菲伞的伞面是潘岱青请了专门的水墨画师手工绘制图案做成,然后一块块贴上去,再通过胶水黏合。这些画的选择,既有民族古典著作的系列题材,也有紧跟时尚的一些画作。潘岱青甚至想到了都市时尚女士穿什么样的旗袍,他就去旗袍店买什么样的布料,然后根据旗袍的颜色和图案来做菲菲伞,这样,这把伞就真的成为旗袍的专有配饰,不买不行。
菲菲伞投向长沙市场后,马上供不应求。潘岱青于是在长沙的南阳街、司门口、中山路国货陈列馆等地设立门市部,并于1926年将家中剩下的20亩田全部卖掉,对伞厂作了进一步的投资。
菲菲伞流行起来后,潘岱青将伞分等级,在女式花伞类推出大号、小号和特定的伞号,计两百多种,伞上花型中西结合,并得到美术教师李昌鄂的协助设计,绘有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等国画图案,又印制有《潇湘八景》《黛玉葬花》《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新花样,栩栩如生。那时候,时尚美女们为了收集完整的《潇湘八景》图,还把潘岱青的菲菲伞当集邮般收集。
有一种时尚叫“美女持伞”
菲菲伞独特的设计和定位,迅速在时尚基地上海流行起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月份牌上,有一专门分类叫“持伞美女”,潘岱青的菲菲伞出现的频率很高。
1928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芝加哥,潘岱青的弟弟租了一个小门面,专门销售菲菲伞,没想到,菲菲伞卖到脱销,轰动芝加哥。1936年,菲菲伞参加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拿到金制盾牌,悬挂于南阳街门市部。第二年,潘岱青携带菲菲伞参加了当时在广州召开的四省国货交流会,港澳侨商大为欣赏,纷纷订货,从而扩大了国际市场,远销美国、日本、南洋等地。当年的潘岱青,创造了民族商业奇迹,时人称他为“时尚教父”。
1938年抗日战争中,一场“文夕大火”,菲菲伞四个门面及厂房全部毁于一旦,也摧毁了这一全盛的产业。1953年,菲菲伞正式歇业。
丁鹏翥:中国羽绒工业创始人
丁鹏翥(1891年—1958年)号博生,湖南衡阳市人。中国羽绒工业创始人,实业家。
丁鹏翥
发明提绒车 获国家专利
1918年湖南实业银行停办前后,原任银行监管员的丁鹏翥欲经商谋生,苦无资本。一次,他偶然在报纸上看到,被人们摒弃的鹅、鸭羽毛经加工拣选后,可卖给外商收购。得知此消息,丁鹏翥喜出望外,他搜集来大量被人当做“废物”的羽毛,回家和妻子一起辛苦地手工拣选后, 集成一包邮寄湖北汉口经营羽毛的出口商处试销。试销后,他得知鹅、鸭羽毛中数量微小的净绒朵,价格远远超羽毛。看到此中有商机,丁遂偕眷回衡阳原籍,研究筛选净绒的方法并“试制器具”。
在衡阳,丁鹏翥反复试验,历时数月,终于在1918年7月试制完成了第一部铁木结构的提绒车以及洗毛、消毒等设备。次年4月28日工商部批示“给予专利五年,以示鼓励”。丁鹏翥也由此成为湖南获发明机器专利的第一人。当时欧美各国还没有发明提取羽绒的机械。
1920年,丁鹏翥在长沙市中山东路创建了我国第一家羽绒企业——长沙华新羽绒公司,1921年又扩资组成华新羽绒股份公司,丁鹏翥任董事长兼总技师。公司一成立,大笔生意就接踵而来。
丁制羽绒被获国际奖章
1923年,丁鹏翥再次创新发明“丁制三层式被”,此被轻柔保暖,且能浮水,质量远超欧洲同类产品,它曾多次参加国际展览,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中国特产奖”。现在羽绒被的制作工艺基本还是沿用了丁氏羽绒被的制法。
从1925年起, 丁鹏翥先后著书20余本,集中反映了他的技术成果和生产经验。1951年,他受命为轻工业部草拟全国羽绒工业发展计划;1956年由北京回到长沙,被任命为长沙市轻工业公司董事长兼湖南鸭绒被厂厂长。1958年,丁鹏翥在长沙因病逝世,终年67岁。去世之前,他强持残躯,在病床上将《中国羽绒工业》一书加以补充修改,给中国现代工业史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文萃报》3330期综合澎湃新闻、《学习时报》《衡阳文史资料》等,责编:杨海英
责编:罗嘉凌
一审:胡晴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