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 2024-03-26 22:50:22
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3月20日,国务院又公布了《节约用水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纵观长沙县,水资源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且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22立方米/年,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2%,是丰水地区的缺水典型。
近年来,为实现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长沙县系统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统筹推进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于2021年被水利部评为“全国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此后更是持续深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水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
科学擘画节水蓝图
为科学规划节水,长沙县编制实施了《长沙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统筹工业、农业、城镇生活等领域用水发展布局,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落细。
根据初步测算,2023年全县用水总量4.43亿立方米,较2022年下降8.65%。
此外,长沙县以“五水共治”为抓手,通过构建城乡互联互通、互备互补供水网络,实施多源共济、多向供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规模68.17万吨/天,推动实现县域生活用水“空间均衡”。
同时,长沙县将城乡污水处理能力从2018年初的42.63万吨/天提升到现在的96.96万吨/天,浏阳河、捞刀河水质整体稳定三类以上,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水资源。
长沙县结合高标准农田和现代灌区建设,提高蓄、引、输配水能力,大力发展以管灌喷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
精准落实节水举措
一直以来,长沙县、长沙经开区积极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高地,加快实现节水型工业体系转变,减少水资源消耗。
完善供水保障体系,全县以湖南自贸片区为核心,建成集约高效的工业供水网络,对规上企业实行取用水计划管理,对年用水量30万方以上的23家企业进行动态监控,2023年全县重点工业企业节约用水500余万立方。
在农业方面,长沙县积极部署实施现代化灌区建设整县推进,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结合高标准农田和现代灌区建设,提高蓄、引、输配水能力,大力发展以管灌喷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
截至2023年,全县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近17万亩,水肥一体化灌溉面积1.1万亩,地膜覆盖、水肥耦合等农艺节水改造面积31.9万亩;建成农业用水自动监测站点82座,在桐仁桥、红旗等中型灌区灌溉作业用上了远程控制的管道“自来水”。
2024年3月22日,水利部正式发布“桐仁桥灌区回购结余灌溉用水权实现多方共赢”为“2023年全国节水十大经典案例”。
为提高再生水回用率,一方面,长沙县在城区范围星沙、城北等污水处理厂建成再生水回用系统,建设31个再生水取水点,每天为市政绿化稳定提供2万立方再生水量,基本满足高峰期县城园林绿化和市政道路用水需求。另一方面,城区污水厂通过提质改造升级处理工艺,达到了准四类标准,满足了再生水补给河湖景观要求,枯水期每日向河湖景观娱乐用水区补水45万立方。
雨水是非常规水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利用最为便捷的一种。长沙县大力促进雨水利用,通过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持续提升非常规水利用比例。特别是望仙公园、龙塘水体公园最大程度地保留原始植被和水体,水域面积4万平方,年复蓄利用雨水量超10万立方。
(一市民带着小朋友在松雅湖边,给孩子介绍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系统营造节水氛围
湖南信息学院共有自然景观湖5处,水面约10.5万平方,储水量约60万立方,县水利局引导并鼓励学校推行合同节水、定额用水、活用湖水、科技强水等措施,鼓励其建成学生公寓非常规水利用管网及配套系统,将处理后的景观湖水作为公寓厕所卫生用水;建成校园能耗、水耗自动监测平台及三级全自动计量体系,实现对公共供水、非常规水利用的精准计量。目前,学校每年非常规水使用量已超26万立方,2022年获评国家级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
湖南信息学院、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获评国家级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获评省级节水型企业;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县桐仁桥灌区获评省级水效领跑者……近4年来,长沙县成功创建省级节水类载体荣誉17个,市级先进节水载体25个,在县域内形成了示范效应。
此外,长沙县近年累计开展了30余场节水相关主题宣传、公益视频,通过借助新媒体技术,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在全县范围广泛传播和宣传,增强群众节水意识,营造了全民节水氛围,推动全民节水,县水利局因此获评全国《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题宣传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2024年,长沙县将按照“产水适配、城水协调、人水和谐”原则全面升级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全面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推进水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率先打造节水型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责编:潘文秀
一审:潘文秀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星沙时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