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鹏 新湘评论 2024-03-27 19:59:48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突出强调了人才要素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性、基础性作用,对人才工作服务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基
劳动者即人力资源,是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力资源要素的贡献主要体现为劳动者数量的扩张,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则会越来越高。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质,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相较于传统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劳动者队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大幅提升,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更加突显。因此,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当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2.2亿人,比2012年增加1亿人以上,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技能劳动者总量超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
同时也要看到,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人才资源状况仍有显著不足,人才工作还有很多不适应之处。比如,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不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畅,人才评价体系不科学,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持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与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的情况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堵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现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的良性循环。
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推进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具有决定性作用。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校专业和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要求,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发现、培养人才。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作用,培养、聚集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使产业一线成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一线。
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大批高技能人才。 随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新质生产力对传统劳动力的需求显著下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则大幅提升。当前,新兴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普遍面临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状况,一“匠”难求现象屡见不鲜。要建设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要从各方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水平,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激励政策,使技能型岗位成为对劳动者特别是年轻劳动力有吸引力的职业,努力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新质生产力集聚的产业发展速度快,技术迭代升级频繁,过去学好一门技术能用一辈子,现在往往几年就可能被淘汰。要有针对性地出台技能提升政策,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为劳动者终身学习、终身进步创造良好条件。
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
发展的人才政策环境
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提升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需要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近年来,我们在人才管理、科研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人才发展政策环境明显优化,但仍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放权、松绑”,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培养、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要持续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科技计划体系和科研项目管理,精简整合各类人才计划。要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避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待遇、配置资源的倾向,消除为发文章而发文章的无实际意义“内卷”。要完善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政策,推广“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不拘一格选人才。要更大力度支持青年科技人员,帮助他们解决职称评审、薪酬待遇、项目申报、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培养宏大的充满活力的青年人才队伍。
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企业家、科研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是高风险活动,探索新领域、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往往要经过“九死一生”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建立容错和兜底机制,为创新创业者消除后顾之忧。对技术密集型、知识管理型、技能劳动型企业,要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落实好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相关政策,鼓励对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实行更为灵活的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创新资源具有很强的跨国流动性,新质生产力配置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吸引更多一流人才来华工作,使我国成为全球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和集中承载地。(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