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湖南高校大有可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3-31 06:55:54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 京  余 蓉

药效强、毒性低的慢性肾病治疗创新药物有望“本土造”,用于肝癌早期诊断与监测的肝癌“哨探”全球首创……近日,芙蓉实验室202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对外亮相。

作为湖南“4+4科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芙蓉实验室由中南大学牵头,2022年7月挂牌启动,集聚了我省精准医学领域的优势科研力量。这批给众多患者带来新希望的科研成果,正是实验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佳见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湖南各高校的负责人和科研工作者纷纷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湖南高校大有可为。

点“智”成金,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据统计,湖南高校承担了省内90%以上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如何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中南大学探索出了“现金+股权”“高校+平台”的成果转化“中南模式”,打通了“基础研究—核心技术—企业孵化—产业发展”成果转化全链条。2016年以来,该校12项单项金额过亿元的重大科技成果项目有6个在湖南实现产业化,依托该校技术在湖南设立的公司达1000家以上。

以该校计算机学院为例,学院依托中南大学IT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联合小米、华为、中兴等多家企业建立创新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产研联合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学院党委书记赵晓霞表示,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新渠道,在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上展现使命担当。

聚焦新兴产业链,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同样是高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聚焦长沙工程机械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了“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体,服务装备制造为支撑”的工字号特色专业群体系,就业岗位范围覆盖我省工业新兴产业链达80%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备受鼓舞,也深感重任在肩。”湖南工业职院党委书记刘建湘表示,学校将紧贴先进制造业头部企业,依托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共同体建设,不断深化与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为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模式,培养更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

湖南高校集聚了全省80%以上的科技领军人才,以及50%以上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近50%的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人才优势凸显。形成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创新支撑体系,湖南各高校在不断发力。

湖南大学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持续实施“双一流”建设行动计划,部署推进高峰学科打造、基础学科振兴、应用学科提升、新兴交叉学科培育等项目。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围绕国家战略,先后建立并实体化运行机器人学院、生命医学交叉研究院、半导体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布局建设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10个国家急需紧缺专业。

“作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和‘两个结合’先声地,湖南大学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了传道济民的书院文化、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实事求是的革命文化。”该校党委书记邓卫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擦亮“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办学特色,切实发挥教育、科技、人才集中交汇点优势,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更多急需紧缺人才、提供关键核心技术支撑。

为助力教育强国和教育强省建设,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近年来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扩大“陶铸班”“院士卓越班”等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擦亮“林业特岗生”名片,着力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大批卓越农林人才。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义强说,作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聚合点,学校将锚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林业、生态特色,重点在特色林木品种创制、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加强科技攻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林业领域科技创新主阵地、转化运用大平台和管理改革新样板。“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为绿色发展蓄势赋能、提质增效,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航空产业蓬勃发展,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瞄准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抢抓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航空动力)高地、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建设机遇,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航空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和贡献度。

该校校长刘喜宾表示,学校将依托全国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全国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平台,共建产业学院,在实体化和“产、学、研、训、创”方面下功夫,探索“专业学院+产业学院”办学新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培养更多能够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中部崛起,助力国家航空产业发展。

责编:万枝典

一审:黄京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