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童年 阅读涵养家风——芙蓉区育英学校开展“书香家庭”推介活动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4-16 17:37:38

为大力推进书香教育建设,提高学生阅读素养,为学生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家庭氛围。近日,芙蓉区育英学校开展“书香家庭”推介活动,让全体学生的家庭都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亲近中华经典,学习领会中华优秀文化内涵,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共同享受阅读的魅力。

品古今文学长卷,阅人世千般气象。每一本书,皆是一份热爱。让我们走近这些学生家庭,一起欣赏他们的风采!

2304班 鲁沐希同学家庭

鲁沐希从2岁左右开始看绘本,至今,她接触的儿童类书籍达数百册。

通过阅读,鲁沐希的语言表达有明显进步,她经常会说出让我大吃一惊的词语,问从哪里学来的,答:“书里学的。”

阅读带给鲁沐希的“好处”,当然不仅是词汇量的增加,日复一日的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和滋养了她。

阅读《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绘本,鲁沐希在卡梅利多和卡门的身上学到了敢于尝试与挑战;阅读《神探狗狗》系列图书,孩子懂得了如何与邪恶势力斗智斗勇;而在阅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的过程中,更是丰富了她的精神世界……

培养孩子多读书,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其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拟定读书计划,有了阅读兴趣,孩子就能自觉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书过程中,家长要引导孩子多写读书笔记或者读书摘录,学以致用。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家长们都能陪孩子坚持阅读,积极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共筑书香人生。

2304班 鲁沐希家长


2304班 周佳灏同学家庭

冰心先生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爱读书是开启本有的智慧,只有与书为伴,才能使我们思想不贫穷,不孤独,生活才会充满情趣。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如何把孩子的'“爱玩”的心收回来,那就要靠“书”的魔力。

接下来,我想谈谈自己如何引导孩子读好书的。“念终始典于学”这是教育巨著《兑命》里面的一句原话,“读书要从读经典开始,而且是始终好好读”,可见经典的重要性。

首先,打造家庭读书环境也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关键因素,家里的电视机已成摆设,上面贴着“先做该做的,再做想做的”,并把客厅改成了书房,打造了整面书架墙,书架上放着各类书籍大约有500册以上,平时在家的时间,我们一起读书,练书法和下棋;也时常走出家门与天地接触,偶尔约上同学外出徒步游学,深知吃苦就是幸福,游学更是读书。

古人云“少则多 多则惑 学贵有恒”,每天可以读少一点甚至一句话也可以,多了就会有点迷惑,虽少但是每天一定持续读,阅读那就必须先认字,在孩子5岁的时候就进入家塾国学馆学习,由文字教子启蒙,从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并了解老祖宗最先造这个字的本义是什么(也就是从图到文 由文到字 再字到义),认识了200多个文,再由文生字;其二、是通过大量熟读经典启蒙,特别是《三百千》反复指读,从而不断加深对字的形状加深印象最终达到会读到会认得结果。

读书从家长开始,2019年开始接触中国文化而后带着孩子一起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去,家长先读起经典国学类书籍来,如《三字经》 《千字文》 《千家诗》《黄帝内经之上古天真论》《论语》《学记》《大学》等,孩子在家不玩手机,跟孩子共读经典、文学史记、现代文学等;同时,我为了带动周佳灏同学读书,自己跟着老师学国学,身教大于言教,每天早上5:40起来读书,给孩子做好学习的榜样,用生命影响生命。当然我这样做和学习最终目的就是不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天花板,我们更希望孩子正如荀子先师云:“学不可以已。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最后用一段话来结尾,“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孩子们“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2304班 周佳灏家长


2305班 胡潇予同学家庭

我叫胡潇予,今年刚入一年级,是一位“小书虫”。

幼时不识字,最爱听妈妈、奶奶、讲故事,后来妈妈换了一种方式,有时还会让我讲故事给她听,因为妈妈,爸爸工作的关系,有时候就是奶奶陪伴我阅读。因为阅读让我喜欢上了画画,喜欢上了一切美好的事物,也让我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

当我五岁,妈妈带我去过一次书店后,我就爱上了那里,每次都会先自己看书,然后就会把书上的图片组成话讲出来给书店的阿姨们听,每次时间要到了,我都还舍不得走。

读书,让我知道了大海的浩瀚,长城的雄伟,故宫的富丽;读书,让我欣赏到童话、神话的神奇精彩,让我感受快乐。

如今,我步入小学了,在接触到拼音之后,在掌握拼音的同时,可以在妈妈的陪伴下把一篇课外书拼读出来。妈妈总是鼓励我,让我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我现在还学会了画思维导图让自己的阅读更上一层楼。在幼儿园毕业前,我被评为“阅读小明星”。

家里的书加起来至少也有100本,如《胡萝卜种子》《克里克塔》《落叶跳舞》《阿利的红斗篷》《要是你给小老鼠出饼干》《365夜睡前故事儿童故事书》《蚯蚓的日记》《蝴蝶豌豆花》《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华歌谣》等。

书籍是人类的阶梯,阅读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有了书籍,我一天天进步,继续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名知识渊博的优秀少年,一个人最高的气质,是书香气。

2305班 胡潇予


2305班 沈子桐同学家庭

我和我的爱人都是医生,漫长的求学生涯和日新月异的医学知识注定让我们终日与书为伍。无论我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我每天都浸润在书香四溢的环境中。

我们家有两个小男孩,兄弟两相差只有两岁,相近的年龄和男孩子好动的天性让我们家注定每天都“热闹非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耳濡目染胜过万千说教。每当晚饭过后,我们一家四口一起坐在书桌旁,各自看着自己的书,有时是我们陪着小朋友轮流朗读,看到有趣的地方会一起分享,看到开心的地方,会一起哈哈大笑。读书成为了我们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家庭和谐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一个爱读书的家庭应该有很多的藏书。我们家就有400余册的藏书,还会经常带小朋友去图书馆看书,把书当作奖励买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在与孩子们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营造家庭读书的环境与气氛,让自己的孩子时时感受到书的气息和馨香。愿这一路的书香永伴我家!

2305班 沈子桐家长


2305班 余梓昊同学家庭

现在他能每天坚持阅读三十分钟至一小时,对书中的内容善于思考,尤其是他感兴趣的书籍,看过之后能和我们进行互动交流,分享书中的故事情节为他带来的奇思妙想,并圈出自己看到的好词好句。每到周末我都会带他去书店看书,并让他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买回家。目前,他的个人藏书已达1000余册。

书是我们对他最好的奖励,因此他才对自己的每一本书都倍加珍惜,书柜都是由他自己归纳整理,书籍无破损、无脏污,真正做到了排列有序,一尘不染。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阅读的重要性。在我们这个小小的家庭中,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家中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和先生爱好广泛,都很喜欢看书,家里几乎每个房间都有零零散散的书,孩子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才爱上了看书,在他的身上几乎没有经历过不爱看书的阶段。我始终认为,大人的言传身教以及阅读的陪伴是培养他今后爱好读书的重要一环,这种良好的习惯我们一直延续至今,也正是如此,他才成为了现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书迷。在幼儿园小小班的时候,他就喜欢翻看一些漫画书和简单的绘本,进入大班以后,我带他进行了趣味识字认读,于是他慢慢可以阅读一些简单文字类的书籍了,在书中,他认识了漂亮可爱的白雪公主,认识了周游世界,经历惊险无数的格列佛,认识了变成真正男孩的小木偶,了解到树叶为什么春天变绿,秋天变黄;知道了大自然的很多奥秘。从《西游记》中知道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完成了西天取经的任务。总而言之,在阅读中他体会到了阅读带来的快乐,也丰富了他的知识,更为他的想象力插上了一双翅膀。

幼儿园时期他经常会把自己觉得有趣的书带到学校去和同学一起分享,利用课间和身边的同学一起阅读、一起讨论。

他的阅读类型比较广泛,时事政治、传统文化、自然科学、军事百科、历史类书籍都非常喜欢,尤其喜爱唐诗宋词,目前能熟练背诵古诗词、六十首,并能大致讲出所背诗词中的意思。阅读丰富了他的知识,拓宽了他的眼界。

记得有一次周末的下午,我在书店帮他买了一套《小药童的秘密花园》,第二天的上午就要我带他去乡下找茯苓,在乡下一棵松树旁看到一株貌似茯苓的植物,拿起锄头就要掘地三尺,挖出来后,通过反复对比根、茎、叶,他确认这就是茯苓,那兴高采烈的叫声和得意的神态,就活像一位得胜归来的战士!成功带来的喜悦,让他感到无比的自豪。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是阳光,让我们沐浴在七彩的世界里;书是阶梯,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巅峰。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溢满我们的校园,让好书伴随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吧!

2305班 余梓昊家长


2305班 张骥贤同学家庭

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读书的人,谈吐清新而不凡,举止稳重而端庄,思想活跃而深刻,自信但又不自负,这是我们一家所追求的目标。

我们全家每个学期会共同拟订读书计划,会跟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共同探讨交流读书心得、读书方法,鼓励并督促孩子写读书笔记或批注,引导孩子在阅读中思考人生。孩子出生后,每天对其进行阅读启蒙,两岁时,我们就给孩子订了《幼儿画报》和各种绘本,坚持每天带着孩子阅读。长大一点,开始读童话、哲理小故事、三字经、名人传、中外名著等,在大量识字前,已听完几个版本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四大名著,历史、文学、科学类书籍都爱看。

我们家长会在假期带孩子去书店买书或者图书馆借书、看书,家庭藏书1000本以上,每年至少购书100本以上。每天晚上,有固定的家庭阅读时间,家庭每人一本书在手是常态。同时,我们都会鼓励孩子带上书籍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阅读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休闲和享受,通过阅读,孩子也养成了爱思考、善表达的好习惯。

读书明理,读书益智,阅读带来的营养和智慧,让张骥贤兴趣爱好广泛,运动、朗诵、围棋、书法、画画、古筝,都能坚持去学习。目前硬笔书法3级,漫画7级,多次参加朗诵比赛获奖,曾获得“青春好榜样全国青少年美育科学素养展示活动”铜奖,第九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展示活动“朗诵金星”、第四届“人艺杯”经典传诵人大会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今后,希望我们家能一直与书香为伴,让阅读丰富人生,有书籍滋养生活。

2305班 张骥贤家长


2306班 刘雅彤同学家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最好的家风,书架是最好的不动产。世上永不贬值的家产,不是堆砌的金银,而是家里的藏书。

我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书可以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从而奠定优美人格。我始终相信多读书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底气和格局。我常常跟孩子说:读书有好多好处,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可以增加我们的智慧。

在女儿开始2岁开始,我就慢慢地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每晚睡觉前我都会给孩子讲绘本故事,孩子听得很仔细,每次听得很投入,一定要听上半个小时故事才能睡着。直到现在孩子每晚依然保持睡前阅读的习惯。每次跟她一起阅读时,既能沟通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又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增长我们的见识,形成全家学习的氛围,可谓一举三得。我们在陪孩子一起读书的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大声朗读,遇到精彩的内容,我们会和孩子发出朗朗的笑声,渲染出愉快而又幸福的家庭氛围;有些奇思妙想的内容,能激发出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

孩子最喜欢的书籍是《红楼梦》《哪吒闹海》及童话系列的书籍《格林童话》《山海经》和诗歌散文系列书等。孩子坚持每天坚持阅读,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当她沉浸于书中某个角色时,她会向我提出很多天马行空的问题,当然,对于她们这个年龄,特别充满想象丰富,她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奇奇怪怪的、很抽象的,我都很难以回答。这时,我就会用反问式的方法,引导她自己思考,她在思考的时,会运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然后形象而生动阐述她自觉的观点和故事带给自己的启发。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很大的收获。现在看着孩子对书的热爱胜过于我,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有时我读到一篇好的文章时,也拿来和她一起分享。她看到好的书时也会跟我们分享,声情并茂地朗诵着,非常投入。今年我们班级建了“班级图书馆”。在贺老师的号召下,同学们都纷纷把自己的好书拿到班上分享和品德,本学期在第4个星期被评为班级“阅读明星”,我希望孩子能在书香中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品一本好书,宛如获得人生之真谛,给予你震撼心灵的力量。愿这一路的书香伴随着我们一生,受益一生!

2306班 刘雅彤家长


2306班 张瑞和同学家庭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北宋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的名言。“立身”,也就是品行修养,安身立命,用现在的话来说,叫人格魅力形成,适应社会,协调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协作能力养成,它是建立在“立学”,也就是学习的基础面上;而“立学”的根本方法就在于教书。

出生后,我们一直每天陪着他认字、识图,给他讲故事。就这样,他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识就从贴画和卡片中开始了。于是,“读书乐”的氛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会形成了。

进入小学,我们开始有针对性地引导他阅读,培养他自己背诵的兴趣。在他自己的要求下,我们一次买了二十多本国际获奖的少儿读物,其中十本里头都标注上头有汉语拼音。这些书籍涵盖我们小时候就很熟悉的《小王子》《环游世界八十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历史系列《典籍里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少年读历史》《三国演义》我们把这些书,还有在我们自己中精选的一些全部放到他的书架上。书架的填充进一步激发了他阅读更高层次书籍的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不断开阔,思想也日趋成熟。他会对出现在学校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意识到,他开始有自己的思想。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有脆弱的思想、极端的性格、自私的品德大部分都是在这个阶段萌芽的。如果这个时候不加以引导,将会在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留下许多未知的隐患。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除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之外,就是读书。

2306班 张瑞和家长


2306班 钟依辰同学家庭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丰富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素质,同时在学习的时候更能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服务社会,发展成为德智体美都具备的身心健康的孩子。在学校开展书香家庭的动员和号召下,我们一家更坚定了热爱读书、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并且朝着这一目标不懈努力。

钟依辰算是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爷爷奶奶和外公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外婆是公务员,爸爸在中南大学工作,妈妈在一家国企做综合文秘。从小我们就教育引导孩子要热爱学习,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见识和阅历。主要从以下一些方面体现:

首先是从小我就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就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我鼓励孩子去读自己喜欢的读物,去和孩子探讨读物中的人物,和孩子探讨读书的感想。现在孩子很爱读书,在幼儿园就爱参加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被称为“读书小明星”。目前已经通过自己独立阅读上百本书,幼儿藏书有400余本,家庭藏书600余册。

其次是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是形成书香家庭的重要措施。作为一个工薪阶层家庭,我们并不富裕,我们的居室里,没有高档家具,让我们全家深感自豪的是装满了书籍的书橱。我们全家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围坐在一起看书。作为家长我们做到了自己也要多学习多看书,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孩子作一个学习的榜样。我们坚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与孩子同学习,抽空要看孩子所学的课堂知识,跟孩子多讨论,多沟通,与孩子形成共同语言。把自己的一些知识在沟通时慢慢地灌输给孩子,增加孩子的知识面。同时,提倡孩子晚睡前看半小时书,并且帮助孩子形成习惯。孩子看书时作为家长严格控制自己,绝不看电视,与孩子同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再者建议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识别能力。多读书是孩子读好书的前提。作为家庭,我们自己的藏书还是十分有限的。我们建议自己的孩子,学习完课本知识,就到书店去看书,在人人都看书的环境里培养孩子读好书。什么年龄段看什么书,什么是有益的书。通过看书让孩子通过自己来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不断提高自身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通过书这样一个纽带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同时多渠道、多方式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当今时代,纸质的书籍已经不是唯一的学习知识的渠道与方式。我们作为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同时,经常建议自己的孩子,学习知识的渠道有很多种,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常常建议孩子如果有空就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从小培养孩子要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良好心态。以此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超出课堂知识面,发散型发展。有益的电视剧也建议孩子看,能多了解历史。通过知识的积累与学习,培养孩子爱国的品质。此外,我建议孩子多了解时事资讯,不断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成为社会的有益人才,这也正是书香家庭的最终归宿。学校只要有活动,我都鼎力支持。孩子的进步得益于读书,更得益于学校、班级营造的读书氛围。

我们坚信,只要不间断的努力学习,把学习当作人生永远追求的目标,就会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最是书香能致远,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围绕这一目标去奋斗,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进步。

2306班 钟依辰家长

责编:刘琼

一审:刘琼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