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4-04-19 17:32:14
平地、放线、起垄、覆膜、机械播种……,近日,在祁阳市白水镇到福桥村天子龙大豆(胡萝卜)种植基地,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与省农科院专家亲临现场,指导农户们有条不紊地开展大豆单产提升示范种植。
图为:天子龙大豆(胡萝卜)种植基地正在开展大豆示范种植
“我们这个大豆种植基地有1200多亩,并全面建成了水肥一体智能化滴灌系统,虽然近年来基地产能连年有所提升,但与省内外高产典型相比,还有着巨大的增产潜力存在挖掘。”基地负责人李德纯介绍道,在农技专家的全程指导下,今年基地采取起垄覆膜机械化播种密植栽培模式,并采用滴灌施肥精准调控技术进行挖潜增效,“我对大豆单产实现大幅提升充满信心”。
“采用起垄覆膜机械化播种密植栽培模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耕地成本,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变种植环境改善土地的水、肥、气等条件,从而更加有利于作物光照、促进根系发育、减少病虫灾害,大幅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祁阳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易爱民现场介绍道,“我们力争将大豆亩产由150公斤提升到300公斤以上”。
图为:祁阳市梅溪镇“早专晚优”双季稻万亩示范片正在机插作业
“天子龙大豆种植示范基地,只是祁阳高质量集中打造一批示范种植基地建设成效的一个展示窗口。”祁阳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高级农艺师邓远财介绍道。今年来,祁阳市以开展单产提升行动为抓手,围绕“点创高产、片成规模、线有看头、面有提升”示范创建目标,聚焦水稻、大豆、玉米、油菜种植,重点突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通过示范引领在全市集成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和良制“五良融合”,推动全市粮食生产整体发展。目前,该市在龚家坪、文明铺、白水、七里桥等镇高质量创建了大豆单产提升示范片,并在白水、黄泥塘、羊角塘、潘市等镇创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同时,通过继续开展“万千百”办点示范,全市共创建“早专晚优”双季稻万亩示范片5个、千亩示范片14个、500亩示范片41个。示范创建让关键技术在“三吾”田野迅速落地扎根,展现出一派现代农业迅猛发展的蓬勃活力。
在祁阳市肖家镇牛头湾村“早专晚优”双季稻绿色高产高效万亩种植示范片,当地种粮大户刘志华组织农机手驾驶着大型拖拉机正在美丽壮观的紫云英花海里迂回翻耕。另一边,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正在田间取样,对比观测稻田土壤变化。
图为:刘志华驾驶拖拉机正在长满了紫云英的田间翻耕
刘志华是肖家镇第一批持有五级农艺工职业证书的现代化职业农民。2023年,他采用“双季稻+紫云英”的“稻稻花”种植模式,在示范片核心区域种植的1000多亩水稻,每亩化肥使用量较比往年减少了35%,产量比以前增加了12%,而且同品种大米,比其他种植户的售价每公斤高出1元以上。这让他既感到喜出望外,更让他对发展现代绿色生态农业充满信心。
图为: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实验站紫云英替代化学氮肥定位试验田
“幸好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为我及时开具了‘良方’,才得以起死回生。”谈起自己种粮曾经遭遇的困惑,刘志华感慨万千。2018年,刘志华的粮价从一公斤2.4元一下跌到1.2元。“年年都这么种,为什么粮食突然就不俏了呢?”这让刘志华一度陷入了迷茫。市农业农村局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派出相关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其检测土壤,分析原因,并带领他和另外一批有着同样感触的种田大户前往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现场参观了绿肥和稻草还田定位试验田,让他深受启发:提升耕地质量,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从2019年开始,刘志华按照农技人员开具的“良方”,将单纯依靠化肥种田改为“双季稻+紫云英”的“稻稻花”轮种模式。同时,他还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对耕地补充“营养”。如今,他流转的耕地越种越肥,生产的稻谷又成了“抢手货”,这让他又尝到了科学种田带来的甜头。
图为:智能化循环运动式立体育秧操作现场
“好秧才能长好禾”。在祁阳市梅溪镇鑫峰种植合作社,种粮大户王海峰告诉我们,现在种粮政策好,补贴力度大,今年他又建起了一栋4000平方米的连体育秧大棚,彻底改变了传统育秧模式,不仅节约了种子和人工,而且有效克服了烂种、烂芽以及出苗和成苗率低、后期病害多发等问题。“今年的早稻秧苗比往年都要茁壮整齐,完成栽插后,我准备在平衡施肥、‘一喷三促’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增产配套技术上发力,加强田间科学管理,契合全市粮油作物高产竞赛,力争早稻亩产突破 550 公斤。”王海峰说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三农”工作者,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针对扩面增产难度越来越大这一现状,为确保全市粮食生产迈上56.8万吨新台阶,祁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詹国平表示,祁阳农业农村部门将瞄准单产这一关键变量,进一步整合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力量开展大协作、大攻关,集聚资源、集中力量集成一批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广一批增产增效关键技术、挖掘一批大面积整建制高产典型,全环节、全过程挖掘粮油单产潜力,努力推动“多技术集成、大面积普及”均衡增产的新格局在全市加快形成,让“三吾”田野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邹乔夫)
责编:杨柳彬
一审:杨柳彬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