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巅一寺一壶酒┃温酒习唐诗⑫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10 09:00:16

19.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人。他一生写了三千多首诗,“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他诗中写有:“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的诗句。后人便以“诗魔”称之。

白居易中进士后从政,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翻看他的从政履历,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他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任杭州刺史时,主持疏浚六口古井,以解决饮水问题。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因此修堤蓄积湖水。至于西湖上的白堤,误传是白居易所修,其实在他来之前此堤就已存在,当时称为“白沙堤”。任苏州刺史时,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人称“七里山塘”。

白居易很多诗平易通俗,如《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一首。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乐府诗相当一部分采自民间,具有通俗易懂、反映现实的特点。

白居易的诗也是有魔性的,以至于一些诗句越沉淀越有魅力。如《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0.元稹的才子佳人梦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

元稹与白居易既是老乡,又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形成“元和体”。

元白友谊是全方位的,从政治倾向到文学主张,两人都基本一致。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在通州听说后写了一首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只所以提这首诗,是因为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与白居易曾写的两句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如出一辙。这是白居易在听闻元稹遭贬谪、前往江陵上任时写的,同样的命运,同样的休戚相关,同样的感同身受。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

元稹诗文兼擅,代表作有《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菊花》语言淡雅朴素,饶有韵味。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都是为了追悼亡妻韦丛而作。韦丛20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无半分怨言。七年后韦丛病逝,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遣悲怀三首》写得悲气袭人,令人不由得一掬同情之泪,其中第二首的结句“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世所熟诵。《离思五首》更有经典之句:

《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句由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意思是已经观看过茫茫大海的水势,那江河之水流就算不上是水了。“除却”句化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意思是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称不上彩云。

元稹与韦丛感情深厚,但婚前他曾与一女子颇有私情,此女便是崔莺莺。但为了仕途发展,元稹还是弃莺莺而娶了京兆尹韦夏卿之女韦丛。也许是受良心的谴责,也许是对初恋难以忘怀,所以很多年以后,元稹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即后来《西厢记》的前身。

婚后,元稹和才女薛涛的爱情故事更是轰动中唐文艺界。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才貌过人,虽然身为乐伎,但心比天高。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蜀中时,慕名约见了薛涛。两人谈诗论政,相互吸引,情谊渐深。不久元稹调离四川,两人只能书信往还。薛涛喜欢写四言绝句,律诗也常常只写八句,因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于是她稍加改造,将纸染成桃红色,并裁成精巧窄笺,特别适合书写情书,后来人称薛涛笺,并流传至今。

只是粉红色的思念留不住多情花心的才子,只留下了薛涛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责编:喻亮

一审:喻亮

二审:瞿建波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