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发布(之一)

  湖南工人报   2024-05-10 09:40:36

湖南省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发布(之一)

(2024年第一期)

为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实施典型标杆的选树培育和示范推广建设工程有关要求,推动我省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省总工会定期分领域发布湖南省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现发布2024年第1期创新案例,供各级工会相互学习借鉴,并结合实际推广应用。

株洲市总工会

依托“厂BA”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

株洲市总工会依托该市深厚的厂矿文化基因,全力擦亮“工”字招牌,倾情打造“厂BA”文体品牌,同步开展职工思想引领、文体交流、劳模工匠宣传等活动,焕发产业工人昂扬奋进力量,激活制造名城发展动能。

一是以“厂”之名,唤醒“工业记忆”。以在株厂矿企业为主体举办篮球联赛,加强企业交流、活跃职工文化。场外同步设置“工业印记”和“城市印记”等展览版块,阐释工业株洲的文化底蕴,激活职工群众的厂矿记忆,提升产业工人的地域归属感和阶级自豪感。二是以“球”为媒,彰显“工人力量”。首届“厂BA”参赛的12支球队均来自中车株机、株硬集团等在株大型企业,每周末“准点”开赛,参赛球员大多来自生产一线,场上拼击搏杀、激情四射,场下精研技艺、精益求精。广大职工组成啦啦队,为工友摇旗助威、欢呼呐喊。比赛间隙,全场职工高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将活动气氛推向最高潮。三是倾“城”之光,点亮“工匠荣耀”。设置劳模工匠观赛专席,为比赛加油助威。总决赛现场,邀请10名劳模工匠为获奖球队颁奖,尊享礼遇、感受荣光。比赛之余,组织6名技能人才参加“制造名城早餐会”,与市领导餐叙交流,就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助力培育制造名城建言献策。

湘潭市总工会

“五大精品课堂”送到职工心坎上

湘潭市总工会紧扣时代特点,把脉职工需求,在全市开展“湘潭职工大讲堂”活动,开设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劳模工匠宣讲、女职工素质教育大讲堂、法律维权宣讲、职工文艺课堂“五大精品课堂”,将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职工心坎上。

一是人才专家唱“主角”。市总工会建立230余人的“五大精品课堂”人才库,遴选优秀讲师为广大职工精心授课,广泛邀请党政领导、劳模工匠、法律专家、知名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力求多提供“对胃口”、符合职工发展需求的好课程,以授课的权威性和针对性,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双线课堂接“地气”。“五大精品课堂”都设置了主体班,由市总工会宣教部统筹协调,由相关业务部室牵头组织实施,授课以“‘职’播课堂、‘工’享未来”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2024年,市总工会将面向全市职工送上155场精品课堂,并摄制10期精品课堂供广大职工线上学习。三是内容丰富结“硕果”。“五大精品课堂”内容设置丰富,不仅有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还广泛开展法律普及、心理疏导、文艺素养等各领域培训,兼顾技能提升、实务操作和案例教学,全面提升全市职工综合素质,活动惠及全市56万职工和产业工人。

长沙市总工会

开展“情暖职工  爱在工会”

关爱服务政策集中宣传推介

长沙市总工会按照“服务化、体系化、品牌化、创新化、数字化”要求,于2024年1月起实施“情暖职工  爱在工会”关爱服务政策集中宣传推介项目,吸引人民网、中新网、新华网、《工人日报》、《湖南日报》等19家媒体关注报道,总阅读量近400万人次。

针对以往工会关爱服务政策分散、宣传推介不系统、社会知晓度有待提升等情况,此次项目创新宣传载体、方式与手段。一是体系化设计。全面梳理与职工入会、维权、成长、生活等密切相关的工会普惠性关爱服务政策,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海报、动画短片等,同步形成数字版本,“扫码”即可了解服务流程。二是多维度宣传。通过举办新闻推介会、媒体报道、投放电梯广告、工会新媒体平台推送、服务阵地发放资料等,宣传海报和动画短片在240多个商务楼宇、居民小区2000余台电梯投放,曝光量达1362万人次。三是送政策上门。结合“冬送温暖”,在全市工会开展“送温暖、送政策”活动100余场,在全市工会驿站、职工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将关爱服务政策送到职工身边。

望城区总工会

开展“学雷锋精神  展劳动风采”

劳模宣讲展演系列活动

望城区举行“学雷锋精神 展劳动风采”劳模宣讲巡演系列活动(一场大型宣讲+五场巡演),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劳动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再创佳绩。去年5月,一场大型宣讲拉开全区工人阶级宣传月帷幕。来自全区各行各业代表、劳动模范和“长沙工匠”代表等350余人参加活动。之后,推出劳模宣讲巡演下基层“五送五进”,进机关、企业、社区、商场和学校等,观演人数达4000余人。

劳模宣讲展演主要以演讲、小品、音诗画、音乐剧、朗诵、歌舞等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弘扬雷锋精神、展现劳动风采。小品《雷锋班的故事》真情演绎了省劳动模范、华润燃气雷锋班班长陈述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真实故事;《十行百优陶艺秀》由全国技术能手、“长沙工匠”李保仓现场展示拉坯技艺;《泰嘉,我的家》通过子女托管、爱心帮扶等举措展现企业的担当精神。巡演现场还设置了与工会相关的互动答题,提高观众参与度,加强工会知识宣传,受到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

中国航发南方工会

“赋”“集”资源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竞赛

助力新质生产力释放

中国航发南方工会聚焦“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拓展平台,“赋”“集”资源,组织21个劳模创新工作室600余名成员,围绕“规范管理、创新攻关、人才培育”开展竞赛,释放工作室创新创造活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力量。

一是创建“赋”力,夯实竞赛基础。坚持“建在一线现场、围绕一线生产、解决一线难题”建站原则,以赛促建,开展建站指导,形成以领导小组、专家团队、专业组为架构的组织模式,定期拨付专项经费和扶持资金,有力保障运行。

二是创新“赋”能,释放竞赛活力。开辟工作室领衔人技术课题申报专属通道,开展创新课题立项集中辅导,推动成果快速转化;组织结对共建、经验交流、成果分享活动,厚植创新土壤。

三是“集”智攻关,增添竞赛动力。通过引入“揭榜挂帅”参与课题攻关、型号攻坚,组织跨工作室技术协作、联合攻关,积极参与精益改善、成本工程、“金点子”等活动,助力研制提质增效。

四是“集”才育人,扩大竞赛成效。坚持“劳模成链、先进成林”培养思路,开展劳模工匠“名师带高徒”活动、技能竞赛集训指导,加速高技能人才成长;注重把团队骨干培养成劳模、工匠,形成“金字塔”式后备人才库,扩大群体示范作用。

通过竞赛,近两年完成创新攻关项目1500余项,申请专利150余项,签订师徒合同400余份,产生省部级成果20项,发表论文113篇,4名领衔人获评省级工匠。

益阳市总工会

组织劳模开展“四大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益阳市总工会组织动员各级劳动模范,积极开展“技术指导产业发展、创业就业示范带动、结对志愿帮扶服务、倡导引领乡风文明”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开展劳模技术指导产业发展行动。积极组织农林牧渔等行业的技术专家型劳模,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培育一批有一技之长、带动能力强的“乡村工匠”126名。

开展劳模创业就业示范带动行动。动员劳模立足农村地区实际和区位、资源特点,在当地投资办企业,吸纳乡村劳动力就业,扶持农民群众自主创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企业家劳模创办企业吸纳乡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6万多人。各级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创建了12个“益阳市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开展劳模结对志愿帮扶服务行动。以县区为单位,组织劳模队伍中的热心人士、专家能手、优秀管理者,成立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志愿帮扶服务队16个,采取“一对一”帮扶、团队扶持等模式,帮助返乡农民工及农户群众创业。

开展劳模倡导引领乡风文明行动。结合劳模大讲坛和劳模进基层等活动,组织50多名劳模深入农村举办乡村振兴政策解读、知识讲座、法律咨询、科技推广、创业引领等常态化科技、文化服务活动。组织劳模现身说法20多场次,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植根于乡村,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娄底市总工会

“三心”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

深入开展“六个一百”活动

娄底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全市劳模工匠人才作用,倾力打造一支以“匠心”“筑心”“爱心”为核心的“三心”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开展“六个一百”活动。

组建百人服务团队,走进百家企业园区。创新“劳模匠心志愿者+”服务理念,以劳模、工匠为骨干打造各专业服务小队,组建5支总规模达100人的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每队由20名劳模工匠组成,并设一名队长和一名联络员,分赴企业一线“传经送宝”。破解百个技术难题,结对百名青蓝人才。积极探索劳模工匠志愿者服务队送技入企的“升级版”,从明确目标任务、结对标准、资金补助、考核评价等方面精准发力,助力100对青蓝人才和劳模工匠“师徒结对”,开展技术协作、技术交流30场,技术服务6200人次,推广新技术应用38项,破解技术难题110个。组织百场技能培训,开展百堂精神宣讲。聚焦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入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举办技能培训110场,培训职工1.8万人次,推进3项“卡脖子”技术、10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还依托职工之家、工会驿站、创新工作室、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职工思政教育“百师百课”线上线下宣讲活动120场次,受众职工群众达10.8万人次。

大唐华银株洲发电有限公司工会

打造劳模工匠“星光大道”

照亮职工技能成长之路

大唐华银株洲发电有限公司工会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将公司生产机房外的员工通道打造为劳模工匠“星光大道”,通过精心设计的海报、标语和视频资料,集中展示公司市级以上劳模工匠和先进人物的风采、荣誉和寄语。走在“匠心闪耀”的劳模工匠“星光大道”上,职工纷纷表示要以身边的榜样为力量,比学赶超,争当技能成才、岗位建功的“大明星”。同时,举办劳模工匠宣讲会、劳模工匠与青年职工座谈会、职工演讲比赛,在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开辟劳模精神工匠宣传专栏,大力弘扬“三种精神”。每年集中举办“名师带高徒”签约仪式,并落实“师带徒”协议执行的过程跟踪和评价机制,营造“结成一对、带动一片”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由公司劳模黄姝领衔的设备技术创新工作室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2023年实现降本增效超500万元;由劳模汪毅刚领衔的工作室被授予“全国优秀班组创新工作室”和湖南省首批“职工(劳模)示范性创新工作室”,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累计实现降本增效超1亿元。

宁乡经开区总工会

拓宽技能人才培养渠道

为高质量发展增强“技”动能

宁乡经开区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全方位提升工人职业技能,为园区育人才、培根基。

一是弘扬工匠精神,礼赞劳动创造。依托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平台,劳模、工匠宣讲等形式,组织“工人阶级宣传月”“中国梦·劳动美”等主题宣传活动,运营“宁乡经开区党群之家”微信公众号,在国家、省、市级媒体发表正面报道18篇,树立正确导向,凸显工匠品牌。

二是聚焦赋能成才,强化队伍支撑。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培训职工266名。打好产业工人学历提升学费补助和求学圆梦学费补助的激励组合拳,补助职工89名,补助资金60多万元。连续9年举办“技能蓝月谷技工节”,每年投入40多万元资金用于技能人才的竞赛培训和奖励。开展职工“123”计划(评选职工创新英才10名,职工科技创新成果20项,职工合理化建议30项),推动产生的经济效益累计在3亿元以上。

三是树立榜样旗帜,争创工字特色。开展三届宁乡经开区劳动模范评选活动,连续5年选评园区优秀工匠共计160名。联合省职工疗养院开展优秀工匠疗休养活动,以“工匠+家属”的模式,倡导“一人获奖、全家受益、全家光荣”的风尚,让疗休养活动“出新”。园区获评省幸福园区试点单位,“幸福园区试点”工作在全国新区开发区第三十四次工会工作研讨会作典型发言。

双峰县

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

双峰县以“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为抓手,把技能培训、创业就业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结合,免费开展农机、电商等技能培训,服务全县3万多名产业工人,有效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组织推进。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工会、教育、人社、商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推行“一联会”“三免一补”“七统一”的落实机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免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给予误工补贴;统一组织协调、统一培训基地、统一培训计划、统一劳务信息、统一跟踪服务、统一资金管理、统一考核考评。

高水平开展技能培训。实施“引智工程”,推动35家企业与中国农机研究院等19家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组织家政服务等“小班制”短期培训、待业大中专毕业生培训、电子商务培训班86期,累计培训4000多人。为农友集团等20多家企业开设农机修理等“订单班”15期,培训5000余人。

高质量开展建会入会。推动建立农机、货运等企业工会、行业工会86家,吸纳会员1.1万余人。建好县总工会职工帮扶中心,实行困难帮扶、就业培训、劳动争议调解、用工信息发布等项目一条龙服务。建设各类“职工之家”42家。

湖南晓光汽车模具公司

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促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

湖南晓光汽车模具公司借鉴“双元制”职教模式,坚持人才自主培养,创办工匠学院,与28所院校建立产教融合机制,开发完整课程体系;建立实习基地,每年为6000余人次提供见习、实习机会;搭建公共实训平台,与园区共建“长沙智能制造技能实训中心”,整合职教资源,联合产业链主导企业、职业院校,建立“政、行、企、校”终身职业教育生态联盟,精准培养技能人才。

公司承办集训竞赛20余场,服务企业260余家,每年为园区“一主一特”主导产业提供职工技能提升培训2000余人次,服务专业技能人才超万人。与长沙雨花经开区10家主导产业链主导企业、长株潭10所职业院校组建“终身职业教育生态联盟”,开设首批“国际高级双师培训班”,为55名院校老师和企业骨干人员颁发“双元制”双师资格证书,成为区域汽车模具行业培训“标杆”。

江麓机电集团工会

实施“四个对接”打通育匠通道

江麓机电集团工会探索创新育匠机制,实施“四个对接”,着力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目前,公司高技能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1.8%。

一是技能等级与职工薪酬水平相对接。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薪酬体系,实施技能等级与技能津贴挂钩机制,并将技能津贴列入集体合同内容,形成了技高者多得、崇技尚能的良好氛围。

二是公司劳动竞赛与上级劳动竞赛相对接。公司结合落实上级工会关于劳动竞赛的部署,将“五创五增”的要求融入公司劳动和技能竞赛方案,坚持以赛促训、以赛强能、以赛育才、以赛兴业。

三是技能攻关与技术攻关相对接。鼓励高技能人才参加公司技术攻关、工艺创新,将产业工人的技能创新融入公司技术创新链条中。近年来,公司9个劳模创新工作室累计解决技术难题160多项,实现节创价值3000万元以上,取得专利30余项。47项技术创新成果、18个特色操作法得到推广和应用。

四是成长通道与职业发展通道相对接。制定公司“人才发展30条”实施办法,推进实施硕博士“倍增计划”和“人才高地”建设,积极推选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公司分工会主席,拓宽高技能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2023年,公司新增中国兵器科技带头人2人,新增享受省、市政府特殊津贴技能大师2人,湖南省首批特级技师5人。

责编:陈丽丹

一审:陈丽丹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工人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