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届养老专业本科生迎来毕业季

  中国青年报   2024-05-20 15:41:42

我国首届养老专业本科生迎来毕业季

“银发浪潮”到来,年轻人可大展拳脚

2020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刘佳芸选择了“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当年这个专业在全国首次招收本科生。抱着对这个新专业的兴趣,她填报了志愿并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录取。经过近4年的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践,她即将进入上海市养老服务协会综合事务部工作。

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2019年10月,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设置家政学、老年医学等养老相关专业。2020年9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山东女子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设立此专业并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今年两校共迎来近100名本科毕业生。

这届毕业生的就业出路如何?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未来养老产业,年轻人有何作为?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两所高校的师生。

专业对口,学生“丝滑”入行

近4年来,刘佳芸的专业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先了解养老行业的概况,再系统性地学习行业相关政策法规、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技巧等,还可以按照个人兴趣选修课程。

大二的专业课“医疗与长期护理保险” 让刘佳芸印象深刻,因为这门课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她说:“上海从2018年年初开始试点实施‘长护险(医疗与长期护理保险简称——编者注)’,它的制度和体系还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上课时,很多教学资料都还没有系统性地编印出来,老师整理了全国各地相关政策的试点情况和学术界的最新研究,还有老师让学生共同参与上海市‘长护险’需求的调研项目。”

此外,专业课教师会为学生“牵线搭桥”,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进入养老机构实习,从基础的护理岗做起,逐渐过渡到运营管理岗,从而了解整个机构的运营方式。起初,刘佳芸对某养老机构的印象是“中高端定位”“设施设备好”,实地参观后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和管理方式本质上是围绕老年人的需求设计的,不只是设施设备‘豪华’这么简单。”

大二和大三暑假,刘佳芸分别去了一家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和一家主营助餐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实习,对不同岗位和机构有了更多了解。对刘佳芸来说,找实习和找工作都比较顺利,“不管是我自己找还是学校推荐的单位,对方一看到我的专业是养老服务管理,首先会觉得新奇,然后认为这个专业十分对口”。

刘佳芸之所以选择进入上海市养老服务协会实习和工作,是因为她喜欢这个包罗万象、充满机会的平台。“在这个协会工作,能接触到旗下1000多家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会员单位,还能在座谈会上了解一线的调研数据、听业内的专家和老师发表观点,直观感受到本市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我也许有机会去更大的平台闯一闯。”

3月19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办了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专场就业实习招聘会。养老机构泰康之家上海分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毛佳杰告诉记者,之前他就了解到这所高校的这个专业今年有第一届本科生毕业,而当天现场场面比他之前预想的更加“火热”: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机会远大于该专业第一届毕业生的数量;该专业大一到大三的同学和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等非养老专业的硕士生也好奇地前来参加招聘会,以便自己更早地了解市场上企业的招聘需求。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罗娟告诉记者,在首届32名本科毕业生中,除了个别同学选择出国深造、继续学习养老领域知识外,绝大部分同学都将进入养老行业工作。

据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教师陈姝君介绍,首届64名本科毕业生中,有几名同学选择考公或跨专业考研,其余约九成同学有望留在养老行业。5月9日,学校举办了就业双选会,35家企业参与招聘,共提供就业岗位400多个;现场有约300名同学前来——除了60多名养老服务管理专业首届毕业生,还有该专业其他年级的同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参加。

新专业需厚积薄发,也要与时俱进

罗娟向记者介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从2010年左右就开始进行养老服务研究,尤其是对养老保障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这为开设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奠定了基础。

新专业在设立之初明确了定位,即在公共管理门类下,兼顾工商管理学科属性,目标是培养三类人才:一是养老机构职业经理人,即未来的养老院院长、养老集团总经理;二是社区养老规划师,负责在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养老机构负责配置和优化养老资源,以满足辖区内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三是个人养老咨询顾问。

在申报新专业前,罗娟在调研中发现,专科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更侧重服务层面,主要培养的是面向养老机构的护理员;本科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的人才。因此,在4年的本科培养规划中,学生需要深入了解养老机构的品牌化运营、长期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陈姝君介绍,山东女子学院在2015年就开始办老年服务与管理(后更名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科专业,每年招生规模在150人左右,2020年申报获批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后,与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组建“健康养老专业群”,坚持学科交叉、数字赋能,依托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健康养老产业学院,不断加强产教融合和共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得了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在培养方案制定上,山东女子学院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团队深入研究岗位要求,坚持需求为本、明确毕业要求,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陈姝君告诉记者,该专业的教师团队由来自管理学、社会工作、中医、护理、食品营养工程等领域的教师组成;由于养老行业发展非常快,为了对标行业需求,教师团队与多家养老企业和学界专家长期保持沟通,还会邀请专科毕业后在养老企业中做到中层位置的学生回校,大家反复协商,调整专业培养方案。

陈姝君说,经过4年一轮的培养,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已经调整至比较稳定的阶段。在专业特色上,一是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设了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分阶段分主题带领学生进企业实践,邀请合作企业带着项目进课堂;二是注重国际化视野培养,与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院校和机构开展了多样化合作;三是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如艺术素养、数智素养、健康素养等。

“我们会告诉学生,老年人也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包括精神层面对生活之美的享受。有的养老企业提出来,他们需要能将空间设计得非常美的养老建筑师,因此开设了‘生活美学’课和插花、茶艺、书法、文学欣赏等选修课。”陈姝君告诉记者,4年来该专业招生的数量正在逐年上升;未来,学院希望推进养老服务管理硕士点建设,一方面让学科体系更加完整、毕业生可以对口考研;另一方面能够培养更多更高端的专业人才。

养老是“朝阳产业”,年轻人可大展拳脚

谈及未来职业规划,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林佳华目标明确:“评估是养老服务的重要环节,我希望深耕评估方向,成为一名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未来可以全职或兼职从事评估工作。这个职业能测量和评估老年人能力等级、评估养老机构,也能指导居家适老化改造过程等。”有了4年的专业学习,再加上在北京和福建的实习经验,她认为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是未来市场需求更大、也更加规范化的职业。

林佳华的同学刘学昊目前在养老服务品牌“泰康之家”于青岛新开设的社区实习,岗位是文娱活动师,日常负责带老人开展各项活动。刘学昊曾在烟台学习过非遗剪纸,凭借这项特长,他为老人开设了剪纸课程。他说:“我觉得养老行业是‘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好。我的短期规划是深入行业,学习更多技能,积累经验;中期规划是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担任管理岗,有自己的团队。”

在教育界,随着社会上对养老行业的认识加深,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也吸引了更多学生报考。罗娟告诉记者,4年来,养老管理专业招生人数正在逐年增加,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比例也在上升。“上一届就有一个退伍回来的大二学生,回校后从金融专业转入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因为她觉得这个专业很新,也想为养老事业作贡献,并且有信心能做好。现在她在班级里发挥着很好的积极带头作用。”

不仅如此,今年9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在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基础之上,面向全校学生和上海西南片区的联盟学校学生开设“微专业”,围绕“生命健康管理”开8门课,学生分两个学期修完课程并获得证书,有利于未来以对口专业就业。

在罗娟看来,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养老行业的产业链变长,未来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都要为老年群体再细分一次,“比如在消费品方面,老年鞋的热卖就是一个例子”。她在课堂上告诉同学们,未来在教育、文旅、金融、保险、医疗器械、数字平台、住宅适老化改造等领域,在养老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有年轻人大展拳脚的空间”。

责编:曹婕妤

一审:潘文秀

二审:詹娉俏

三审:熊佳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