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21 10:51:30
22.杜牧应该叫杜扬州
年轻时的杜牧专心政治,曾专注研究治乱与军事,希望有所作为。十几岁的时候就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当时正值藩镇军阀刘稹谋反,杜牧向宰相李德裕献策,结果平藩大获成功。他的政论篇《阿房宫赋》更是让洛阳长安纸贵,朝野上下到处传颂: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大和二年(828年),26岁的杜牧进士及第,但并没有得到大显身手的机会,做了半年校理典籍的闲差后,到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府中当起了幕僚。
俗话说愤怒出诗人,不遇出名篇。杜牧途经三国古战场赤壁,感慨赤壁一战对历史的改变,回想自己胸怀大志却不受重用,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更重要的是,833年春,杜牧奉幕主沈传师之命,由宣州经江宁往扬州,拜访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被牛看中,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书记,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得以长期居住在扬州,从此与扬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杜牧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我倒觉得应该叫杜扬州,因为他写了很多关于扬州的诗,扬州因他的诗而出了大名。
就算三年后杜牧赴长安任监察御史,也舍不得扬州,更不舍得扬州青楼里那些相好的女子。
《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每当仕途失意,他就不由想起扬州,想起扬州那些温润女子。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后来诗人受排挤外放为黄州刺史,追忆十年前的扬州岁月,如梦如幻,又写了一首《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春风十里、三生三世,扬州因杜牧这些诗而出名,杜牧却因这些诗被后人视为风流放荡。
由于职务清闲,在长安的杜牧四处凭吊古迹,写下了不少诗篇。《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期间杜牧短暂在宣州任职后,路过乌江亭,写了著名咏史诗《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回到京城还是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职,不禁发出和失意宫女一样的叹息: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42年,杜牧外放为黄州刺史,后任池州、睦州刺史。池州刺史任上的清明,孤身在外的杜牧在雨中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人年岁渐长,世事开始看得通透,深秋置身山林之中,已不再感时伤怀,而是尽情欣赏秋色的绚丽。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虽然写的不是长沙岳麓山的爱晚亭,爱晚亭确实是因此诗而得名。杜牧不仅成就了扬州,也意外地成就了岳麓山。感谢杜牧!
责编:喻亮
一审:喻亮
二审:瞿建波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