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创三湘·银发创客|何清华:五旬白手起家,他从造挖掘机到做飞机……

  湖南省总工会融媒体中心   2024-05-22 09:25:09

“山河智能的英文名称‘Sunward’,意思是朝向太阳,只有敢为人先,进行先导式创新,才能引领市场发展。”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河智能”)首席专家何清华的话铿锵有力。

53岁时,何清华踏上了充满挑战的创业之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地下到地上、从水中到空中、从中国到世界,创办了山河智能、山河星航两家企业。他带领团队勇闯海外,打破技术垄断,推动自主创新装备走向世界,引领行业前行。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河智能,对创始人何清华及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业精神和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予以肯定。如今,78岁的何清华依然坚守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他坚定地说:“筚路蓝缕,自强不息,做我所好,率众前行,善于创新,坚韧不拔,不迷浮云,家国情怀,自然天成。”

是什么让他成为行业领军者?又是什么动力让他在创新创业路上步履不停?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何清华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白手起家

1965年,何清华从长沙市一中高中毕业,作为知青到江永县一家农场担任生产队长。

1969年,23岁的何清华又辗转来到益阳一家公社农机厂,一边当工人一边做设计。在这里,虽然条件艰苦,待遇微薄,但他却发现了自己对机械的热爱!“当时,我全身心都投入到令我着迷的机械技术之中。”何清华通过自学,成为焊工、锻工、车工等多个工种的佼佼者,能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创造性地自制简易机床、插秧机、翻耕机等等。为了提高设计能力,他开始自学《高等数学》等大学课程,且将它当成一种高级消遣。有时上瘾了,他甚至在晚上一边将双腿泡在水桶中防止蚊虫叮咬,一边汗流浃背忍受炎热看书做题。

▲1973年春天,何清华(右)在益阳泞湖公社农机厂开拖拉机。

1980年,结束了15年的知青、工人生涯,何清华此时已经34岁,他自学考上中南大学,成为该校机械学科的第一位研究生。1984年毕业后,何清华留校任教。在校科研教学15年间,尽管他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然而,他意识到原有的厂校合作模式不能解决科研成果转化中遇到的众多瓶颈问题。

1999年,何清华为了让自己发明的科研成果能够更好地进行市场转化,53岁的他决定白手起家开始创业,创办了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带领团队走上了体系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1999年山河智能创立初期,何清华(二排左三)和他带领的团队在公司大门合影。

创业之初,何清华作为教授和公司负责人,身兼多职,经常要开车接员工、拜访客户;产品出了问题,面对客户的问责,他总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拎着几十公斤的零件上火车,通宵达旦在现场处理问题……

尽管面临着资金、技术、市场等多重挑战。但何清华凭借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以个人原创发明——液压静力压桩机起步,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随后,他带领山河智能不断推陈出新,成功研发出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产品,逐渐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自强不息

2004年,何清华第一次到欧洲参加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展,当时中国的企业全部集中在一个偏僻的角落,整体气势还不如韩国一家企业。那时,他眼眶湿润地在这家企业的展台前踌躇了许久。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国际专业化展会是真正体现企业实力也是国家实力的地方,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次出国经历更加坚定何清华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决心,加快了挖掘机产品的创新研发进程。

2001年,何清华决定进军这一工程机械的核心领域,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设计制造难关,最终在长沙建立了自主、完备的挖掘机研发、制造和配套体系。这一成就不仅为山河智能赢得了市场认可,更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树立了榜样。

▲纯电动液压挖掘机下线,何清华现场指导。

“‘先导式创新’摆脱了市场追随模式,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何清华介绍,产品研发分市场跟随式和市场先导式,前者是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后者是在市场相对空缺时提前研究、开发,从而引领市场消费,是一种更复杂、更艰难的全过程产品研发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山河智能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差异化显著的产品,其中全液压履带桩架就是典型代表。该产品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了日本品牌的技术和市场垄断,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典范。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山河智能已经成为现代化国际性企业集团,总资产超过200亿元,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

意气风发

“在中国低空空域开放的时候,我们希望天空上飞的更多应该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飞机。”何清华满腔热血地说。

2006年,当中国通航飞机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航飞机保有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时,何清华就立下了坚定的决心:要为中国通航产业贡献力量,让中国的天空上飞得更多的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飞机。他带领团队,不畏艰难,开始了轻型运动飞机的研制之路。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2008年,首架山河“阿若拉”飞机成功下线。这款飞机从外观设计到每一张图纸,每一件碳纤维零件,都是由山河人自主完成。没有一个是航空专业科班出身的团队,凭借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对创新的执着追求,成功打破了行业壁垒,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阿若拉参加湖南省国际通航展。

“阿若拉”飞机的成功推出,不仅证明了何清华团队的实力,更为中国通航产业树立了一个标杆。现在,“阿若拉”已经成为市场上备受青睐的产品,其性能优越、安全可靠,具备自动驾驶、夜间飞行、高原起降等多种能力,累计交付量超260架,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达到70%。

▲阿若拉编队飞行。

在何清华的带领下,山河星航不断追求创新,坚持自主研发与自主制造。他们培养了一支对发展中国通航产业具有高度使命感的高素质航空人才队伍,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山河星航已经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了“自我造血”,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何清华的创业故事,已经成为中国通航产业发展的典范,激励着更多的创业者投身这一领域,共同推动中国通航产业的繁荣发展。(记者 申文珍 实习生 覃琴

责编:陈丽丹

一审:陈丽丹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省总工会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