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以虫治虫”防治林业有害生物

熊昌勇 胡军文 林少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4-05-29 15:42:4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9日讯(通讯员 熊昌勇 胡军文 林少军)5月28日,在道县桥头镇会潭村鹅婆塘松林中,道县林业局生防员正指导民工在松林中投放赤眼蜂。“连日来,我们在桥头、寿雁、梅花、蚣坝、西洲等镇(街道)投放了3.6亿只赤眼蜂卵,‘以虫治虫’防治思茅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在场生防员介绍,“目前共投放赤眼蜂的松林面积为3250亩。”

思茅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都以松针为主食,轻则影响松木生长,重则导致松树死亡,是松树的大敌。赤眼蜂是思茅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的天敌,成虫将卵产于思茅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卵内,虫卵发育成幼虫后取食寄主卵黄,使被寄生的松毛虫卵不能发育孵化,导致寄主死亡,以降低其危害。

近年来,道县充分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成本低效果好,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天敌无伤害,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影响等优势,持续多年向林农提供“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服务,提升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能力,切实维护森林生态资源安全。据统计,道县近三年从省林业局天敌繁育中心累计采购20多亿只赤眼蜂卵,免费防治思茅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2万余亩,防治效果均达良好。

责编:何化继

一审:何化继

二审:何骏革

三审:周流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