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丨现代化产业“大棋局”,岳阳如何“落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01 11:42:09


现代化产业“大棋局”,岳阳如何“落子”?

——中共岳阳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之二

东风浩荡,万象启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牢记嘱托,实干笃行。岳阳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岳阳一直被寄予深切厚望。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岳阳调研时要求:“切实增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实力和辐射带动力,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2023年,岳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841.78亿元,距离5000亿大关仅一步之遥。

站在新的历史关口,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岳阳给出的解题思路是:以高质量产业建设推动城市发展能级量级迈上新台阶。

产业之兴,折射思想光芒。近日召开的岳阳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岳阳市委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1+3+X”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思想伟力与生动实践在岳阳撞了个满怀。“1+3+X”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起岳阳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一幅“体格”变高、“体型”变轻、“体质”变优的现代产业发展新图谱正在巴陵大地徐徐铺开。

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构建“1+3+X”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岳阳市对标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岳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规划目标、实施路径,制定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施工图。

何为“1+3+X”现代化产业体系?

“1”即改造提升现代石化传统产业;

“3”即巩固延伸港口物流、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加工、文体旅游三个优势产业;

“X”即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生物制造、氢能等未来产业。

千帆竞发势如虹,蓄势扬帆破浪行。

一座现代化产业金字塔,已然屹立在洞庭湖畔,指引着这座大江大湖之城扬帆远航。塔尖是领航灯、塔身是支撑杆、塔基是动力源,围绕做精“塔尖”、做强“塔身”、做宽“塔基”,为岳阳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做精“塔尖”,示范引领树标杆。

《实施意见》明确,要推动现代化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奋力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中部地区石化新材料技术创新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现代石化绿色发展示范区。

“以石化兴城”的岳阳,历来是石化产业的“重镇”。携手走过70余载,在时间的精雕细琢下,岳阳石化产业基础更加雄厚、产业规模更加壮大、产业实力更加强劲。

石化产业作为岳阳市第一个千亿产业,占到全省石化产业产值的60%、税收的70%。

“十四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打造万亿现代石化产业,岳阳作为“排头兵”,已然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全球单套产能最大、技术领先的己内酰胺生产研发基地建成投产;全球生产原料最齐全的双氧水生产基地;亚洲规模最大的炼油催化剂生产基地……

一张张石化产业新名片,犹如一根根毛细血管,构筑起岳阳石化产业发展的大动脉。

在2023年全省十大产业项目中,岳阳乙烯项目位列榜首,总投资357亿元,为岳阳石化产业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前,以湖南石化为龙头,岳阳市石化产业规上工业企业近300家。绿色化工高新区作为岳阳石化产业的“主战场”,现拥有1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43个省级研发平台、6个省级以上创新机构。

智慧之光,照耀巴陵。今年1月16日至19日,岳阳市迎来史上最强“智囊天团”,近30名专家齐聚岳阳,精准把脉现代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4月19日,湖南省石化新材料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成立。

在技术创新、平台助力、人才聚集的加持下,岳阳现代石化产业发展必将再上新台阶。

做强“塔身”,强化支撑逐浪高。

港口物流、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加工、文体旅游作为岳阳优势产业,被视为产业金字塔的塔身,支撑作用明显。

因港而兴,乘势而上。

《实施意见》明确,要加快推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将城陵矶港打造成“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现代物流的重要园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门户”和长江区域性航运中心。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西联成渝,东达四海。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与滚滚东去的长江在岳阳交汇,孕育出“长江八大良港”之一的城陵矶港,虽历经百年,却依旧雄风浩荡。

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一类口岸,城陵矶港承载着全省人民通江达海的开放梦想。2020年,岳阳获批“港口型物流枢纽城市”,这让岳阳做强港口物流经济有了更足底气。

依江而建,因港而兴。岳阳充分发挥“三区一港五口岸”九大国家级开放平台优势,依托水、公、铁、空、管“五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多式联运体系,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023年,城陵矶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万标箱,岳阳市物流产业总产值突破1700亿元。

令人振奋的是,这些数据还在不断攀升。

鱼米之乡,逐梦沃野。

《实施意见》明确,要突出“质量、品牌、规模”三要素,推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国家农高区,推动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打造农业“芯片”及农业技术集聚地。

巴陵大地,胜状叠彩。

岳阳国家农高区创建稳步推进,平江休闲食品之都加速崛起。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和水产品生产基地,“岳字号”农业品牌群星闪耀。君山银针、长乐甜酒、华容芥菜、平江辣条、湘阴樟树港辣椒、岳阳王鸽等农业品牌享誉全国。

奔走在田间地头,尽显“科技范儿”。“智慧农业”建设高标推进,物联网、云计算、传感器、大数据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从牛耕到机耕,从“栽禾”到机插,从手摇式喷药到“飞防”,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入,在岳阳,穿着皮鞋种田不是梦。

2023年,岳阳推广高速插秧机、有序抛秧机645台,北斗监测平台机插机抛作业面积达59万亩;汨罗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改大田”经验获央媒推介。

文旅融合,动能澎湃。

《实施意见》明确,要依托屈原、岳阳楼、古琴三张世界级文化名片,推进“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大江大湖,壮阔秀美。

岳阳悠久的历史积淀、厚重的文化滋养,为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文旅硕果累累。岳阳楼日、洞庭渔火季、“天下洞庭”湿地芦苇节、“跃马江湖”岳阳马拉松赛、“岳阳一桌菜”、洞庭湖国际观鸟节等一批节会活动火爆出圈,持续释放品牌效应,让岳阳出新更出彩。

岳阳中华大熊猫苑、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守护好一江碧水”生态文化公园、汨罗江旅游度假区、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相继建成运营,成为岳阳文旅新地标。

文旅名片更加璀璨。岳阳楼旅游区获评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2023年,岳阳市接待游客超7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30.3亿元。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化名城,正阔步向前、逐梦四方,奋力答好“文化+科技”这道融合命题。

做宽“塔基”,向上合力添后劲。

《实施意见》明确,要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生物制造、氢能等未来产业。这是岳阳做宽“塔基”,向上形成合力、增添发展后劲的有力抓手。

夺取高地,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既是优化经济结构的应有之义,也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必要之举。

逐梦岳阳、走向全国、奔赴世界,越来越多的“岳阳造”组团出海、名声大噪。

由天一奥星研制的我国首台大功率液压双驱动潜油泵,为我国能源战略储备工程再添重器;湖南中瑞科技生产的3D打印设备已出口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岳阳造”成为外国宠儿。

汨罗市作为全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迄今近两百年历史。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每年吸纳各种再生资源超过400万吨,加工成原材料近200万吨,相当于每年为国家新建一座不需要开采的原生矿山。

2023年,汨罗市有色金属循环综合利用产业集群上榜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实现新突破。

医药健康产业是关乎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民生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建设“健康岳阳”,步履铿锵。

岳阳已成长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抗生素和输液管生产基地,集聚科伦制药、新华达制药、康润药业等一批优质医药企业。岳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已形成以生物医药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2024年,岳阳作为湖南省唯一一个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名单。

前瞻布局,在未来产业上破冰突围。

破冰突围,落子未来。岳阳押宝“新质生产力”。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既是丰富完善应用场景、培育产业生态的顺势之举,也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主动之为。

芦苇、秸秆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岳阳发展生物制造产业有先天优势。

洞庭湖区是全国14个芦苇主产区之一,岳阳市域洞庭湖与长江洲滩有芦苇面积50多万亩,约占洞庭湖区域芦苇总面积40%,年产芦苇秸秆约30万吨。

有了资源,更要善于利用资源。钠能时代负极材料千吨级生产线成功完成调试并投产,标志着在全球范围内,以芦苇为原料生产硬炭的钠电池技术首次在岳阳实现产业化。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也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加速开发利用的一种清洁能源。

岳阳拥有湖南省最大的石化产业集群,制氢用氢企业众多,发展氢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氢能战略支撑、制氢和物流核心资源丰富等优势。

2018年,岳阳开始启动创建氢能示范城市,六年来,岳阳“氢城”之梦的理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大江奔流,一路向东。江湖交汇处,尽展新气象。

加快构建“1+3+X”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岳阳决策层对时代脉搏的一次精准把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岳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机器的轰鸣踏响项目建设的鼓点,长臂挥舞的塔吊舞动出大干快上的节拍,一个个产业项目建设的现场引擎轰鸣、奋战正酣。身在岳阳,处处可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眼下,岳阳正围绕“1+3+X”现代化产业体系这座产业金字塔,招大引强、向“新”而行、广聚英才,实现差异化发展。

项目为王,招大引强。

从岳阳正着力构建的“1+3+X”现代化产业体系来看,优质项目是产业体系建设最稳定的支撑。

一切围绕项目干、要素围绕项目保。在岳阳,全市上下早已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广泛共识。

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纷至沓来。2023年,岳阳市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分别达到545个、559个、523个。

今年1月3日,在全省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中,岳阳独占5个,风景这边独好。

在大项目云集、大产业勃发的背景下,天辰新材料、汇川、攀华、紫光等大企业带动一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落户岳阳。

以项目为驱动,在高质量发展的“棋盘”上,频频落子,虽然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2023年,岳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入库2533家,较2022年实现翻番。全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53家,总数达到919家。

一家家“龙头”企业落地见效,一个个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蓄势发力,一条条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快速运行,一座座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千帆竞发……

古老的巴陵大地,正奏响产业主导的最强音。

2024年岳阳市首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向“新”而行,提档加速。

纵观“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图谱,既有对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也有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谋篇布局。重点突出体现在一个“新”字上。

创新是挖掘增长动力、开启发展空间的根本出路。全面提升城市产业体系的“含绿量”“含新量”,是岳阳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

向“新”而行的岳阳,处处洋溢着“科技范儿”,迸发出向“新”力。

湖南中创空天研发生产的铝合金锻件,成功用于“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多个关键部位。“岳阳智造”成功翱翔九天、逐梦深空。

在湖南湘联新材料竖炉连铸连轧铜杆生产线,一根手腕粗的铜杆,被加工成0.016毫米的铜丝,“岳阳精度”全国领先。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洞庭湖区域中心、湘江实验室区域创新中心、洞庭实验室等“省四大实验室”先后落户岳阳。目前,全市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177个。

这让坚持向“新”而行的岳阳有了更足动力。

岳阳兴长打造集产品研发、技术孵化及联合开发为一体的开放性科技创新平台,并拥有全球首套单产邻甲酚生产装置;中科电气与湖南大学联合共建“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岳阳市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积跬步以至千里。沃土之下,创新“基因”正不断加速融入岳阳产业发展的“血脉”。

高性能铝合金熔铸生产线。

人才汇聚,逐梦岳阳。

人才聚,则城市兴。

城市产业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支撑。产业发展之变,指明了岳阳阔步行进的创新突围之路。以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以人才链补强产业链,正是岳阳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良性路径。

近年来,岳阳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蓄水池”不断扩充,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80万人。数据的背后,是岳阳始终对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眼界与格局,是人才选择岳阳、投身岳阳、建设岳阳的信任与期待。

随着四大省级重点实验室齐聚岳阳,现代石化、港口物流、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加工、文体旅游、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加速发展,厚实的产业基础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用武之地”。

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选择岳阳、投身岳阳、圆梦岳阳,在各自行业担重任、干大事,共同书写“逐梦之城”的新篇章。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岳阳力量,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也是我们开创新局的战略考量。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喻熙荣)

责编:王相辉

一审:周磊

二审:徐典波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