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篇小说《山霞》:当代大学生励志创业的乡村牧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04 20:41:09

文丨田野


作为湘中地区一位执着坚守、勤耕不息、宁静淡泊的乡土作家,肖克寒(又作萧克寒,笔名铁瑛)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山霞》,以近40万字的篇幅,为我们奏响了一支当代大学生励志创业的乡村牧歌,谱入火红时代的雄伟旋律,读后淋漓酣畅,眼前一亮!

由湘中“天龙山”和“十重大界”合体而成的“天龙大界”,让作家肖克寒有了一种仰望生命拥抱生命的渴望,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无论是长在荆棘深处还是长在陡峭的崖壁之上,它们染红山峦染红天空,一种中国红的鼓点在群山中此起彼伏,一种磅礴的生命力舞蹈在心中的春天芭蕾。

可以说是天龙山和十重大界成就了《山霞》,也可以说是《山霞》成就了天龙山和十重大界。两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在一次次乡土情怀与创作激情的博弈中,一个宏大且宽厚的主题,一支大学生励志创业的乡村牧歌就此诞生。读肖克寒的文字,眺望他的坚韧人生,他笔下的杜鹃花以及他的梅山文化,分明是一场艰辛跋涉。像他早些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散文》《农民日报》《湖南文学》《湘江文艺》等报刊发表优美散文作品时的创作激情一样,《山霞》更是注入了作者自身澎湃的情感以及地标性的区域文化元素,面向历史与当下文学创作的现场,面向振兴乡村的现场,既注重对文学力量的定格与形塑,更注重对当代大学生创业与社会变革的接轨和运行,沿着具有时代价值观的文学现场道路终究走向未来。

随着当代乡景、乡愁、乡情和乡土文化的掘进,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纲领、思想。那么,肖克寒作为一个长期专情湘中乡土的作家,继他反响很好的散文集《晴色山路》《山泉在上》之后,其长篇小说《山霞》是一种乡土文化的突围?还是一种乡土文化原生态生命力的再现?甚至是那个年代几代人心中的乡土情结与精神乐土的再现?那些源自大山深处、梅山文化、信仰和爱情、大学生和创业的励志故事,所批判或弘扬的最原始最纯粹的情感,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契合中国当代乡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文化思想的贯彻,对中国当代大学生学以致用,扎根乡土的自身发展形成反哺。以一己之力将振兴乡村的琴弦拨到洪亮,将振兴乡村牧歌与其现实的意义拨到洪亮。

契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与精神文明的意义

小说《山霞》以其湘楚大地梅山文化和乡村习俗、方言、历史渊源,以其清晰的乡村种养黑山羊与旅游开发主流特色诉求,以大学生代表谭宝山与吴彩霞、孙猴子与虎哥等热血青年,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执着的中坚人物与沸腾乡村的开拓者。

文学创作说到底就是要深入现实生活,抒写平民百姓,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精神力量,表达人性的冲突与纠缠,能与读者共情共振,同时也给予人们启迪。从作品中,可以看到肖克寒从大众视角切入真实的现实生活。以养殖黑山羊、旅游开发为中心,逐渐向当地乡亲和社会各界扩散,在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的不断推进中,坚持捍卫人与自然,以人为本,坚持捍卫时代高地,互帮互助共创共赢,书写出大时代的温度与呼吸,书写出谭宝山、孙猴子、虎哥在天灾人祸面前,不折不扣坚持养殖的创业精神。这就是《山霞》的动人之处,更是作者肖克寒能准确把握时代变迁的张力中写出当代大学生的“大我”情怀,足见肖克寒对乡村生活的理解、热爱,对村民精神面貌的洞察力。这意味着他的思想他的语言就是一种承载文学使命的力量,一种自主创业的鞭策与美好愿景。确实带着生命体验的,且暗含让人激动与感动的特质,而这正是一种生命创作的现象。


揭示人性内耗与救赎的真实意义

不可否认,《山霞》,它是对自然和历史的讴歌,更是当代大学生对理想、事业、爱情的讴歌。杜鹃花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语言,一种小说的语言。滚滚红尘中,还有多少杜鹃花这样的人,枯死山顶是命,绿意盎然也是命。

我始终相信,杜鹃花,是肖克寒从乡土领域到精神领域的一个现场性的创作,是催动乡土情怀和他内心情感的催化剂,让人从日常的生活中潜入人性深层的冲突。小说中的虎哥,一个典型的大山汉子,一个沉默寡言的梅山守护神,一个生活在最底层的“智者”,他与自己心爱的女人悲欢离合的一生,他的信仰他的人生,就是拼尽全力为振兴乡村养殖道路保驾护航,为了有一天能成为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一座乡村里的、有道义有担当有追求的“农民”。这种时代的压迫感与现场感的描绘、生活出来的生命经验与苦难的表达,与当下相互内耗的时代所产生的对流,尤其是对于不自省、不止损的人们,无疑有着挽留式的托举。

生活中所有幸福与痛苦的感受,都是人生信仰的坚定与崩溃。人生的真实内容是永远的奋斗,是为了超越个人生命的价值而挣扎。

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像谭宝山、吴彩霞这样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理念、生存状态、价值观与振兴乡村的社会秩序观,这种追求自我的思想萌生一种社会动力。从乡亲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恋人关系中相互扶持且走向各自的“绿洲”。这里的乡土风光无限,这里的爱情是内心的救赎与生的力量。活着就是积极向上,追求“真”追求“纯粹与自由”追求“生活与事业”追求人类的和谐与发展,追求最高的善。这也是作者肖克寒从个人情感的土壤里,逐步迈向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迈向更广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里程。

吸收乡土文化养分的真实意义

杜鹃花本是一个静物,一种静态中的生长,却成为《山霞》的一种文学象征与隐喻,一种生生不息的乡土形象。作者肖克寒以宏大的格调着力描绘一群大学生的创业篇。他笔下的乡土深沉,在阴霾的风俗中有着正义与强权的博弈、金钱与名利的捆绑、爱情与人性的沦丧,逼真地写出了乡村的闭塞、落后、黯然,也写出了时代变革中力挽狂澜的兄弟姐妹。

不制造风暴,只产生真实的社会境况,既表现死的内耗又呈现生的磅礴。这种文学叙事的复线结构——历史与当下的叙事,形构了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的自主性和乡村振兴的必然性。这也源于肖克寒对“民族形式”“大众化”“通俗化”乡土文化有着深厚的理解与吸收,源于他挖掘乡土和社会关系中的人性和牧歌情调的纯艺术,以寄托自己别有见地的社会、伦理和审美理念。既能把握、表现乡土气息的新农村形象,将视野更多集中于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乐观情绪,也能对农村唯利是图、狭隘自私的心理予以峻切的批判。

可以这么说,《山霞》写出了中国当代大学生创业的艰辛与崛起。也启示我们,新乡土小说创作越靠近大自然,就越靠近人民,就越散发纯粹的乡土气息。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