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学习 | 把握推动高校马院校地共建的内在逻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06 09:45:02

李正军 付贝妮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校必须建优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而地方高校与地方党委宣传部共同建设(以下简称“校地共建”)则是其中的重要路径。

校地共建有利于校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加强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压舱石”。地方党委宣传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与地方高校党委紧密配合,旗帜鲜明地共同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好管好办好。理论工作“四大平台”是新形势下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础性作用,能推动“四大平台”一体化建设并发挥其整体效应。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智库品牌建设、学术品牌建设、阵地品牌建设、名师品牌建设,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协同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党员干部培训、共建教学、宣讲团队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努力把马院建设成有区域特色的思政教育阵地、科学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校地共建出发点在“共”、落脚点在“建”。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深入研究阐释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因此,做实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是地方高校与地方党委宣传部的共同使命责任。其次,地方高校和地方党委宣传部可以从“共建精品课程、共建研究队伍、共建优势学科、共建特色智库”等方面着手,把推动思想理论工作创新发展作为共同使命,把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共同任务,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基地、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高地、研究阐释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阵地。

校地共建必须发挥各自所长,协同发力。地方和高校资源禀赋不同,必须发挥各自所长,协同发力,实现“资源共享、科研共建、人才共育、办学共融”。第一,在“人才联育”上下功夫。地方党委宣传部可以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讲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赴地方挂职锻炼、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高校要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第二,在“宣讲联动”上下功夫。地方可以把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吸收到主题教育宣讲团,走进企业、社区、学校、农村广泛开展主题教育、理论政策和会议精神宣讲。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坚持“开放办院”,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主动面向地方开展理论宣讲、调研实践、志愿服务等。第三,在“研究联合”上下功夫。校地双方须共享资源,汇聚众智,不断在大团队、大项目、大奖项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既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政策咨询与决策参考,又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均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湖南工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为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行业特色型高校‘三联五共·四方协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HNJG-2022-0193)研究成果】

责编:曹茜茜

一审:曹茜茜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