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15:22:08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诵读着屈原的名篇《离骚》,不经意间,纪念这位爱国诗人的节日——端午已悄然而至。徜徉在街道、集市,耳闻此起彼伏的粽子、包子、盐蛋的叫卖声,不由地让人打开了尘封的记忆,想起了儿时的那段往事。
(一)
包子原称 “馒头”。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战国文献《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蒸饼”即馒头(包子)的前身之一。
三国时期,馒头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谓之 “蛮头”。 宋代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记载:“诸葛亮南征,取面画人头祭之”。相传诸葛亮七擒七纵收服孟获后,行到泸水时,军队无法渡河,于是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做成人头模样,祭祀后大军顺利渡。这种祭品被称作“蛮首”也叫作“蛮头”,后来称为“馒头”。
“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始于宋代。 馒头因包有馅,又被称作“包子”。宋《燕翼诒谋录》记有:“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包子后注曰:“即馒头别名。”南宋最为盛行的是猪肉馒头。
到了明清时期,人们才彻底将包子和馒头分开称呼。《乡言解颐》中说: “腊月望后,便蒸馒头,分有馅、无馅两种。在《素食说略》里有记载:“以发面蒸之,曰蒸馍,俗呼馒头;以发面使蔬菜其中蒸之,曰包子。”
总之,包子就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装的不只是馅料,更是大江南北不同的饮食文化和地域个性。
(二)
在我国,包子常常与家庭情感紧密相连。它代表着家人之间的关爱与陪伴。特别是在节假日或家庭聚会时,包子成为不可或缺的美食。家人亲手制作的包子,满载着家的味道,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包子也是人们社交互动的一种媒介。在中国,朋友聚会、商务洽谈等各种社交场合,包子常常作为一道美食出现。通过分享美味的包子,人们增进友谊,促进交流,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包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雏形,到唐朝的盛行,再到宋代的多样化,包子不断传承与发展,成为了中国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各地的包子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制作工艺,将这一美食传承下去。
在现代社会,包子不断创新,融合了各种食材和口味。除了传统的肉馅、素馅包子,还有各种创新口味的包子,如海鲜、水果等。这种创新与融合使得包子更加多样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
(三)
在我小的时候,那是一个缺衣少粮的年代。只有在端阳节才能吃到香喷喷的包子,因此盼过端阳节就像盼过年一样。
湘潭人过端午节有女婿到岳家送礼品的习俗。端午节期间,女婿要带上新鲜肉包子、粽子和酒肉等礼物送给岳家,称为 “送端阳”。不过这些风俗对于儿时的我们而言,除了端午的新鲜肉包子外,其余的都不感兴趣。
曾记得为了那时的端午节,父母亲会想方设法让我们兄弟姐妹一饱口福。
一般在农历五月初四的早上,母亲就会拿出去年留存的老面(发酵过的面也称 “酵子”),放在一个小瓷碗里倒进适量温水浸泡,再用一个葫芦瓢严严实实地盖着,防止老鼠偷吃。晚上就必须开始和面。
五月初五,小端阳。当我们兄弟姐妹还沉浸在节日的美梦中时,母亲已早早起床,到菜地里弄蔬菜去了,回家后把菜摘净洗好摆一旁晾干水分备用。不一会儿,在母亲切切嚓嚓的刀声中,韭菜、葱花、生姜、蒜瓣等原料悉数备妥。这时,父亲已从集市上买回最抢手的 “五花肉”,然后把肉切成小块,在砧板上用刀将肉块剁成肉泥,边剁边加上韭菜、葱、姜、蒜、盐、料酒、酱油等佐料,绿豆大小的肉粒己剁好。
父亲年轻时在长沙城里的饭铺里做事,对打豆腐、做香干、蒸包子颇有心得。他告诉我们,要使包子具备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更是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有十几个褶。此时,母亲往面团中加碱的最后一道工序已然进行中。一切准备就绪,父亲开始把发酵的大面团用刀切成条,母亲再分切成小块,开始做包子,
做完所有的包子后,我们围在灶台旁,看着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包子放到蒸笼里,不一会儿蒸锅里的底水沸腾,肉包子的香气扑鼻而来,馋得我们直往肚里咽口水。包子蒸熟后,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难怪这肉包子一直深得家乡父老的青睐,当作端午节聚餐的美食。拿着热气腾腾的包子,我狼吞虎咽地吃着,感觉特别香。
端午节吃包子,更多的是享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家的温暖,小小的包子包住了希望,包住了美好的未来。不吃吃这包子,端午节还就少了那个味儿!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嘴角从不缺乏精美食物的刺激,可那种原始的自然清香,那浓浓的亲情味虽已远去,但在我心里愈来愈浓。
文/楚国良
作者系湘潭市委党校退休干部,四级调研员。曾连续6年被评为《湘潭日报》优秀通讯员,其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特产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县域经济报》、《领导科学》等权威报刊上发表。先后主编或参编《晓霞之子》、《今日梅林》、《青山文史》、《响塘文史》和《云湖文史》等多个乡镇文史资料。
责编:何婷
一审:何婷
二审:范焱
三审:丁伟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