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经开区:向绿 向数 向高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14 16:56:2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14日讯(通讯员 陈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转型升级中重塑竞争,已成为沉甸甸的“必选项”。面对这条向“新”而行的道路,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出更多新质生产力?

阳光正好,绿意盎然。走进岳阳经开区各园区车间,无论是工厂车间的“哐哐”锤打声,还是“无声胜有声”的大数据智慧平台亦或研发室内的“碰撞”讨论声,生机勃发的季节里,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正在积蓄、壮大。

当前,正处于跨越结构调整阵痛期、转型升级承压期关键阶段的岳阳经开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不断推动产业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转型,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走出了一条具有经开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向绿色转变 擦亮发展新底色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产业“含绿量”可以更好地支撑发展“含金量”。

在岳阳经开区康王乡,绿水青山间孕育出了国家级“绿色工厂”——岳阳新华达制药有限公司。

“绿色工厂”是指优势产业领域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骨干企业,是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

“绿色工厂”有这样的高门槛,新华达制药是如何做到的呢?

行走在“绿色工厂”里,新华达制药节能降耗的高招随处可见:进入厂区内,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引进先进污水处理系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柴油叉车改用电动叉车减少尾气排放;升级低能耗Vortec系列无油涡旋空气压缩机,实现节能30%以上;生产过程采用清洁厂房负压+高效空气净化系统,实现粉尘与VOC零排放……对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企业精打细算,锱铢必较。

“一直以来,我们积极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持之以恒推行清洁生产,将绿色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公司办公室主任马细兵介绍,近年来企业从原材料控制、工艺改进、设备升级、资源回收利用等环节提高能源利用率及能效水平,并于2022年通过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绩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绿色蕴含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理念,也呈现出新华达制药可持续发展的脉动。在“双碳”目标下,短短十余年,企业总资产快速增长,2023年公司销售收入3.5亿元,税收达2700万元。其中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盐酸氨溴素口服液等专利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真正做到了以“绿”赋能,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向“绿”而行,因“绿”而兴。

近年来,岳阳经开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动企业绿色转型,通过引导企业建设绿色厂区、打造绿色生产线、创新绿色产品等系列措施,助力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未来,经开区将持续在降碳、减污、扩绿上协同发力,加强节能环保绿色产业发展,全面推进绿色园区建设。

向智造转型 激活发展新动能

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为各行各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然而,不能转、不敢转、不会转,当下不少企业对数字化转型仍存有困惑。

那么,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而言究竟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呢?在湖南德爱威云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笔者找到了答案。

高大宽敞的车间几乎一眼望不到头,一列列高端自动化生产线在精准作业,一瓶瓶美缝剂在长长的传送带上“列队而行”,少数几位工人站在设备旁,一丝不苟地“监督”着生产线每个环节的运行。

“如今我们的美缝剂生产线经过四代更迭,自动化率高达100%。”公司副总经理黄伟成告诉笔者,目前,公司美缝剂日产14万支,年产值超3亿元,销售业绩跻身全国行业前三。

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

“我们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从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到销售配送的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黄伟成表示,数字化转型是制造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企业通过全面数字化可以有效监控整体生产,利于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综合成本可降低50%。

湖南德爱威云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是岳阳经开区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

加速“数实融合”、推进智能化技改、“联”上工业互联网……在经开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力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高质量发展动能愈加强劲。其中,智能制造传感器产业园等项目稳步推进;锐健科技投资10亿元的智能电动滑台平台项目已投产;中科电气、科美达电气、千盟智能3家企业入选全省软件企业50强,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不仅如此,经开区还加快数字化体系融合,汇集人才资源、现代金融、服务保障等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要求的融合体系,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引导带动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以智能化“改”出新天地,以数字化“转”出新动能。数据显示,近三年来,经开区每年引导企业“上云”400余家,“上平台”40余家,加快打造数字强区。

向成果转化 促进产 业高端化

上料、印刷、检测……在湖南珞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传感器生产车间,一个个小小的芯片正批量产出,一整套工艺流程简洁而快速。

对于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科技成果的创新与转化就是企业的“生命线”。

“这枚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小芯片,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高温高压智能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广泛运用于汽车、医疗等行业。”公司行政部部长王俊森说,除了围绕高温高压智能传感器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企业还在金属增材制造、复合材料制造等多个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可实现完全自主的研发、设计和生产。目前,公司申请专利54件,其中发明专利49件,公司的产能得到大大提升。

多个专利,多项“唯一”的背后,是珞佳智能高度重视研发创新,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投入的体现。王俊森表示,未来,珞佳智能将充分利用人才优势资源,紧密结合智能制造产业的特色与发展潜力,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科学,持续攻克“卡脖子”难题,为湖南智能制造产业贡献新力量。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岳阳经开区多措并举,加强政产学研协同,通过制定一批科创政策、联动一批科研院校、引进一批科创人才、共建一批科创平台、培育一批科创企业、落地一批科创项目,厚植科技成果转化沃土,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更具说服力:目前全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91家,高新技术企业136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2家;先后与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多所科研院校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各类创新平台84个;涌现了科伦药业、中科电气、雷勃电气、乾龙新材等一批骨干型企业,形成了生物医药、制备制造两大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新型产业……

已见繁花初结果,无边胜景在前方。岳阳经开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推出新探索、新招式、新路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4%。

(一审:陈砂;二审:周玲;三审:蔡华波)

责编:周磊

一审:周磊

二审:徐典波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